第 15届亚锦赛中国女排夺冠失利后的思考

2010-01-06 01:57司徒小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亚锦赛中国女排女排

司徒小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第 15届亚锦赛中国女排夺冠失利后的思考

司徒小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2009年第 15届女排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夺冠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中国女排与泰国女排的技战术的对比以及中国队自身准备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女排;二传;技战术

中国女排自 1987年第四届亚锦赛重夺冠军之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对亚洲冠军的“垄断”。尽管这二十年间中女排经历了由高峰到低谷,从低谷爬坡,再次走向辉煌的曲折道路,但是无论球队处于何种困境,中国队在其后的十届亚锦赛中从没有让冠军旁落,但是自 2007年第 14届和 2009年第 15届亚锦赛均无缘冠军而屈居亚军。因此,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往日辉煌,是中国女排反思的关键。

1 中国女排亚锦赛失利分析

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比泰国女排高出近 10厘米,两队世界排名相差 14位,在亚锦赛前两个月之内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已两挫泰国队。但是在 2009年第 15届亚锦赛中国队与泰国队的冠军争夺赛中,双方经过四局激战,中国队在先胜一局的情况下被泰国队连扳三局,从而以 1比 3不敌泰国女排,屈居亚军。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上未能展现优势,队员之间配合生疏和防守的薄弱。

1.1 技术上未展现优势,进攻战术单一

新规则修订后,发球已经从破坏对方一传,遏制对方进攻的第一步,晋升为直接得分的主要手段,因此世界各队都在力拼发球。纵观中国队和泰国队争夺冠军的这场比赛,两队基本上都是采用大力跳发球,跳发球的球速快,攻击性强,很容易破坏对方的一传。从表 1可以看出泰国队发球直接得分比中国队高,中国队发球的攻击性不强,很容易让泰国队在反攻中组织强有力的进攻甚至得分,很容易陷入被动。扣球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扣球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整场比赛的成败,从中国队与泰国队的整场比赛统计数据可知,相对泰国队员来说身材高大的中国队队员扣球直接得分比身材矮小的泰国队低 5.5%,在扣球过网中虽然中国队高于泰国队,但因泰国队良好的防守体系使中国队的扣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从整场比赛的拦网技术统计来看,中国队通过拦网直接得分仅占 10.5%,反而没有泰国队员的拦网得分高,这说明中国队各项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表1 中国队和泰国队各项技术得分情况统计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上任后就提出新理念。在战术上,他积极向巴西队靠拢,提倡球队全面化,选拔一批平均身高 1.9米以上的年轻队员,要求主攻必须会接一传,但是却没有重视中国女排的传统打法——技战术的快速多变。快变战术一直是中国女排克敌制胜的基石,但是现如今的中国女排虽在高度上能与欧洲强队抗衡,但力量却逊色许多。目前中国女排的打法既不同于传统亚洲球队的小、快、灵的快速多变,也不同于欧美强队的高举高打。从整场比赛来看,中国女排在各个环节上的速度与过去相比都明显下降,几名接一传队员一传到位率和稳定性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自由人张娴的一传弧度偏高,降低了整体的快攻节

奏。二传魏秋月受脚下移动速度和跳传技术制约,使传球出手点不准和传球速度明显不够快。两名副攻手虽然打的比较快但进攻手段单一。在一传传球不稳和不到位的情况下,二传魏秋月也不够冷静。她的调整传球多数只能匆匆传到二、四号位,造成进攻路线和节奏的单一,更导致了跑动快攻的威力削弱。过去中国队所擅长的二、三号位的双背飞、背交叉、背围绕等集体战术配合的缺失,都使得中国队在该场比赛中的打法比较简单。即便组织进攻,进攻的力度却明显不够。反观泰国队的主要打法是两边拉开速度快、集体跑动进攻的战术,进攻变化多、攻防转换速度快。

1.2 一传不稳,二传不力

表2 中国队和泰国队接发球效果统计

从此届亚锦赛中国队和泰国队的整场比赛数据统计来看,中国队接发球的到位率仅为 29.8%,而泰国接发球的到位率为 41.4%,中国队因接发球不到位而需要二传调整的高达 62.8%(见表 2)。一传不稳,给二传的传球和调整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中国队的主二传魏秋月是这支队员中一个大赛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队员,她此前担当了 2007年中国女排的全年主力二传。魏秋月的优势是传球节奏感比较好,与两名副攻手配合比较默契。当一传到位时她组织的背飞、短平快和背溜等战术进攻还是比较娴熟的。在头脑冷静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场上的每一个点进行突破。此外她也能根据场上的局势和对手的情况找出突破口。但是在2009年亚锦赛中国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中魏秋月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发挥起伏很大,尤其是在大赛期间头号球星王一梅因伤未参加比赛、进攻接连受阻、全队的一传出现阶段性不到位的情况下,她在场上显得比较急躁,传球组织比较凌乱、进攻组织比较单调,防反中的乱球处理接连出现失误,四号位的高球也接连出现传球不到位,同时与队友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配合失误。使得中国队的进攻接连受阻而失分,也使中国队的防反能力明显下降。

1.3 防守体系薄弱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在此届亚锦赛中国队和泰国队的争夺冠军的比赛中使用双自由人的战术,企图提升后排防守体系,然而在比赛中只要泰国女排将球打过来,中国女排队员步伐慢、卡位差等缺点就全暴露出来。

表3 中国队和泰国队防守反攻效果统计

从表 3可以看出在防守反攻这一方面双方有一定的差别,虽然中国队有身高优势,理应在防守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从比赛统计的数据看出,中国队的防守反攻中防起不能组织进攻达到 18.0%,这也看出中国队的一传传球失误比较多,另外防守失误的比率比泰国队高 6%。这场比赛中发现中国队在防反环节有很多机会都没有抓住,不是推攻过网就是轻拍过网,根本没有给泰国队施加足够的压力,还有大部分时候是个别队员在打球,很少有掩护、进攻,防守体系显得很薄弱。而泰国队员在比赛中显得很有耐心,充分发挥集体的精神,整支球队都是在掩护、跑动中进攻,配合极为密切,在防守反攻中这一环节,泰国队的防起能攻就高达84.4%,这说明泰国队员在比赛时跑位积极,明确自己的职责,前后排配合严谨,顽强拼搏,每球必争。

1.4 配合生疏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优良传统就是,尽管个人能力不突出,但组合在一起就能有化学反应,连夺世界冠军。然而第 15届亚锦赛中国队和泰国队比赛中,队长魏秋月组织线路单调隐蔽性差,传出的球不是贴网球就是倒三角球,而其他球员主动跑位,主动掩护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在接发球时,如果一传没有传好或者将球垫飞,只有一传去救球而其他队员站在原地不动。由于新老队员的交替,彼此之间的配合生疏。而泰国队主力球员已经在一起配合了三四年,是一支非常成熟的球队。她们之间配合默契,技术全面,打法灵活。她们运用的双快游动、加塞、后攻等各种战术令人眼花缭乱,而这种配合正是中国女排所缺乏的。

1.5 自身准备不充分

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战胜韩国队进入决赛,中国队没有想到泰国队能击败日本队进入决赛,因此由于轻敌思想比较严重和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以至于在比赛开始以后,中国队在网上的进攻对泰国队一点威胁都没有。据了解,泰国队在过去的四年里,便已成为了亚洲强队之一,并多次获得亚锦赛第三名。而中国女排在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人员调整,队伍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而泰国队则依然保持了固有的人员,而且队中多名球员加盟欧洲各国的俱乐部,并且有很多球员都在欧洲职业联赛中打过球,长期的欧洲职业联赛磨练,使球员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跳发球、一传、防守、进攻、跑动、后排进攻样样都拿得出手,个人实力和比赛经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此次亚锦赛中国女排对泰国队运用的技战术准备的不充分是造成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2 中国女排亚锦赛夺冠失利引发的思考

2.1 后备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是过去十几年里一直困扰中国女排的一大问题。上世纪 80年代初,中国女排开始崛起时,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异常活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各大军区以及八一队,一、二线队伍多达二三十支,男女线球员叠加多达几千人。国内比赛热火朝天、竞争激烈,这也为国家队选材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保证。正是在这一雄厚的基础上,中国女排精挑细选后,经过艰苦训练终于在 1981年女排世界杯上率先实现了突破,不仅成为我国三大球中首个夺取世界冠军的队伍,而且还创下了五连冠的辉煌。但到了上世纪 90年代初,由于受到奥运金牌战略的影响,不少省市地方将人员众多、资金投入大、收效却甚微 (全运会金牌数少)的集体项目 (包括排球在内)砍掉,这使得国内排球队伍迅速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到 1996年排球开始创办全国职业联赛时,国内排球队伍已不足 16支。而联赛创办 12年之后,眼下这一局面不仅没有得到改观,而且二线队伍也缩减到五六支。据统计,目前国内注册的专业女运动员人数已不足 400人[1]。地方上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国家队选材的窘迫。国家队组建只能从这 400人中挑选出 18人参加集训,之后再精选出12人征战世界大赛,而且还不能输球,还要肩负拿冠军、为国争光的艰巨任务。在这样的难度和近似苛刻的要求之下,足见中国女排背负之重。

2.2 联赛水平下降

1996年开始创办的全国排球联赛,至今已经走过了 13个年头。在联赛创办之初,时任国家体委领导的袁伟民就曾指出,联赛成功与否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队的成绩如何。尽管这个标准在目前来看有欠全面,但它非常准确、直接地点出了联赛对中国排球发展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联赛举办的成功与否,对国家队乃至中国排球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排球联赛的举办起初的确起到了增加比赛、锻炼年轻球员、为国家队培养输送人才的目的。冯坤、刘亚男、周苏红、赵蕊蕊等整整一批功勋级球员,无不是经过联赛磨砺之后而成才的。到 2003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之后,女排情结再次点燃国人热情,联赛也随之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刻。受女排夺冠的影响,大批球迷重返赛场,随后的连续几个赛季联赛不断刷新球迷上座率的新高,与此同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了排球联赛。但由于自身后备力量的薄弱,加上重点保护国家队等措施,使得联赛的精彩度频频受损。与此同时,女排的辉煌并未给中国地方队带来更多的实惠,绝大部分地方队仍处于拉赞助补贴的初始阶段。这也使得地方队球员与国家队球员收入日益拉大,于是一批中生代球员在进入国家队前景无望之后,最终选择了出国、上学等其他出路。而这一批球员的流失也给联赛埋下了阴影,原本就人才稀疏,加上无谓的流失,这些使得中国女排联赛根基受到重创。联赛赛场上老的老小的小,各队水平参差不齐,比赛场面日益无趣已成趋势。而到 2006年中国女排惨败世锦赛后,联赛也开始滑入了低谷。

2.3 技战术面临质疑

此届亚锦赛中国队输给泰国队除了网上实力处于下风、强攻实力不足以外,中国队在战术进攻的组织和进攻速度上较过去明显欠缺也是失利的主要原因。中国队虽然已经高大化,但队员的弹跳和力量都不及欧洲队员,在网口与对手拼强攻、拼实力明显感觉十分吃力。根据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国队的取胜之道只能是:以快制慢、以变制高[2]。但目前中国女排在各个环节上的速度与过去相比都明显下降,一传队员的一传到位率和稳定性显然与过去无法相比,自由人张娴的一传弧度偏高,降低了整体的快攻节奏。二传手魏秋月受脚下移动速度和跳传技术制约,传球出手点和传球速度明显不够快。两名副攻手虽然打的比较快但进攻手段单一。

反观泰国队,主力阵容中除了两名副攻手的身高在 1.80米以外,其他队员身高都只有 1.75米上下,这样的条件在排球运动中不占优势,但泰国女排的全面快速进攻和顽强的防守与出色的个人技术,弥补了泰国队的先天不足。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想迅速提高一传和防守小球串联水平并不现实,而快攻组成率不高的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目前提升中国女排实力更现实的办法是加强后排进攻,争取在一传不到位时以多点进攻突破对方的拦网。

2.4 缺乏核心灵魂

从第 15届亚锦赛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暴露出不擅打逆风球的问题,一旦遭遇困境,球队就会兵败如山倒,关键时候无人能够挺身而出。一般来说,球队的绝对核心应是二传手,这个角色担负着全队进攻的组织工作,危难时能冷静思考,及时提醒大家应该怎样做,要攻对方的哪一点,要拦防对方的什么位置[3]。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对俄罗斯队的那场决赛,正是二传冯坤的巧妙组织,带领大家齐心合力、顽强拼搏实现大逆转夺取冠军。不过,如今的二传魏秋月还没有完全掌控球队的进攻节奏。当逆境出现后,暂停、换人都失效,迟迟无法改变局面时,她也开始急躁。与泰国队的比赛打到第三局时,中国队似乎人人都自顾不暇,没有人能设法调动大家的情绪,只好各打各的。除二传外,球队一般还需确立一个强攻核心和拦防核心,目前来看,王一梅和薛明有望承担这个角色。相对来说,王一梅在进攻受阻时,具有敢于下手的特质,具备成为核心的潜质。薛明在技术上达到了世界一流副攻的水平,但关键时候下手偏软,进攻气质有所欠缺。可见目前的中国女排,思想核心、一传核心、战术核心都还未建立起来。

2.5 中国女排精神的丢失

中国女排,是近代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 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2003年和 2004年七度成为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 20世纪 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4]。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然而在2009年第 15届亚锦赛上却没有看到,现在的女排自信心极差,总是垂头丧气。这届女排不论从选材,还是身体素质、身高等各方面都是历届女排中最好的,但水平及状态却不理想。今后中国女排在团队及精神方面应作重大调整,争取再次表现出场上的旺盛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1]李晖,李然.北京青年报[N],2009-09-015.

[2]李俊霞.从第十三届亚洲女排锦标赛谈中国女排技战术运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6(5).

[3]金晓阳.对中国男排亚锦赛失利后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

[4]陈忠和.中国女排强强对抗中的心理储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4(3).

Reflection on the Failed Attempt of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to Take the Crown in the 15thAsian Championship

Situ Xiao-hua

(Guangdo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Institute ofLight Industry,Guangzhou 510300)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failed attempt of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to take the crown in the 15thAsian Championship.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ChineseWomen’sVolleyball Team and those of ThaiWomen ’s Volleyball as well as lack of preparation for the former team.

ChineseWomen’sVolleyball Team,setter,techniques and tactics

G842

A

1001—9154(2010)04—0061—04

G842

A

1001—9154(2010)04—0061—04

司徒小华 (1961—),广东开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2010—03—10

猜你喜欢
亚锦赛中国女排女排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壮哉,女排精神!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