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I-3H11在荷瘤裸鼠体内的SPECT显像

2010-01-26 05:22秦红斌高惠波陈大明金小海白红升李存福雷衍庆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靶细胞荷瘤单克隆

秦红斌,高惠波,陈大明,杨 志,金小海,白红升,李存福,雷衍庆,尹 卫,*

1.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2413;2.北京大学 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 核医学科,北京 100036

胃癌的死亡率居我国各种癌症之首,患者就诊时多属进展期,对放、化疗不敏感,根治手术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诊治方法[1]。应用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恶性肿瘤[2]。单克隆抗体3H11与胃癌组织具有高阳性反应率、高选择性及高亲和力的特点[3]。3H11对多种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结合特性,并已成功地用于原发肿瘤及转移病灶的临床显像诊断[4-5]。免疫荧光显示,着染部位限于靶细胞的质膜,并得到免疫电镜的证实[6]。其对应抗原为210 kD的蛋白质,基本不含糖[7-8]。近年来,研究者采用131I标记的单克隆抗体3H11对胃癌的导向治疗进行了广泛的动物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9-10]。王川等[11]研究了125I-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张梅颖等[12]采用131I-3H11在荷人胃癌移植瘤中进行γ相机摄片,结果表明,标记物可明显地浓聚在肿瘤部位,可获得较清晰的图像,但标记物大部分仍在血池中,这就可能造成它的肿瘤定位、特别是探测处于高本底部位的病灶不够理想。为了探索更好的显像效果,本工作拟采用核性质优异的123I作为显像核素标记单抗3H11,并对标记物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进行观察和SPECT显像,探讨标记物作为胃癌和转移瘤诊断显像剂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装备

FT-603井型γ闪烁探头-FH463A智能定标仪,北京核仪器厂;AR2130型电子天平,感量0.001 g,美国OHAUS公司;单道可调移液器,美国Eppendorf公司;PD-10柱,瑞典GE Healthcare公司;Whatman No.1试纸,英国Whatman公司;Haier BCD-278A/C普通冰箱,市售;单光子发射体断层扫描仪(SPECT),德国Simens公司;京立LD5-10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

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小鼠单克隆抗体3H11、胃癌BGC823细胞,北京肿瘤研究所惠赠;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a123I溶液,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胃癌荷瘤裸鼠BALB/C(6~8周龄),SPF级,体重18~20 g,雌性,均于右前腿根部背侧接种2×106个BGC823细胞,8~10 d后肿瘤直径为0.8~1.0 cm,北京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1.3 3H11标记物亲和常数测定

采用文献[13]报道的优化条件进行3H11的123I标记及标记物的纯化。123I-3H11与BGC823靶细胞的亲和常数采用96孔板法测定。按照每孔3×104个BGC823细胞包被到96孔板,于4 ℃放置过夜,弃去培养液并用200 μ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含0.1% BSA,pH=7.4,0.01 mol/L)洗涤3次;每孔加入含5% BSA的PBS 200 μL封闭,37 ℃孵育1 h;将123I-3H11按倍比稀释法配成系列浓度,分别与包被的靶细胞结合,反应平衡后,按上述方法洗涤,洗涤后每孔加入200 μL的2 mol/L NaOH溶液,37 ℃下消化细胞20 min;收集每孔的细胞消化液,并且使用PBS洗3次,合并至消化液中;在γ计数器上测定每管试样为总结合(TB),并测量标准样的放射性计数。非特异性结合(NBS)每孔再加入200 ng(100 μL)抗体3H11,置于37 ℃孵育1 h后洗涤3次,消化后测γ计数。

1.4 123I-3H11免疫活性测定

取1支放免管加入人血清0.5 mL(5×104个)后再加入1.5 mL PBS记为N管;另取1支放免管加入BGC823细胞1 mL(5×104个)后再加入1 mL PBS记为O管。N管和O管室温放置30 min后离心6 min(3 000 r/min),离心后取走余液。在离心后的N管和O管中分别加入123I-3H11标记物10 μL(3H11质量浓度0.01 mg/L),摇匀成悬浮液,37 ℃温育30 min,分别加入2 mL PBS,离心20 min,去上清液,测定放射性计数。再另取1支放免管加入10 μL123I-3H11标记物作为标准液,记为T管,测定总放射性计数。按式(1)计算标记单抗3H11免疫活性。

(1)

1.5 123I标记3H11在胃癌BGC823裸鼠体内评价

1.5.1胃癌裸鼠的生物分布 选用15只BALB/C胃癌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每只自尾静脉注射0.1 mL活度约1.11 MBq的123I-3H11,并于注射后2、24、48 h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胃、肠、肌肉、骨、甲状腺,称重并测量放射性计数。由于123I半衰期短,为了便于校正放射性衰变,取0.1 mL注射液作标准,与上述生物样品同时测量。最后经衰变校正后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和肿瘤组织(T)与正常组织(NT)摄取放射性比(T/NT)。

1.5.2荷瘤裸鼠的SPECT显像 随机取3只荷人胃癌的BALB/C裸鼠(裸鼠封闭甲状腺)于尾静脉分别注射约7.4 MBq123I-3H11并于注射后2、24 h行SPECT显像。显像条件为:低能、高分辨、平行孔准直仪,128×128像素,每只小鼠采集50 000~150 000的放射性计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3H11标记物亲和常数测定结果

123I-3H11与BGC823靶细胞结合的饱和曲线(Prism 5.0软件作图)结果示于图1。对于BGC823靶细胞而言,有其固有的亲和力,当123I-3H11的浓度从零开始增加时,复合物123I-3H11-BGC823的量先快速上升,后逐渐变慢,表明其亲和力高(一般上升越快,亲和力越高),当标记物的浓度达278.1 pmol/L时,靶细胞绝大部分被饱和,通过Prism 5.0软件计算Kd=6.255×10-9mol/L,说明标记物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

图1 BGC823细胞与123I-3H11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饱和曲线Fig.1 Saturation binding of 123I-3H11 to BGC823 cells●——TB,◆——SB,▲——NSB

2.2 123I-3H11免疫活性测定结果

在定标仪上测定N管、O管和T管的10 s放射性计数,结果分别为291、3 282、4 349。

按式(1)计算得到标记物的免疫活性为68.8%,标记后单抗免疫活性有一定的损伤。

2.3 123I标记3H11在荷人胃癌BGC823裸鼠的体内评价结果

2.3.1荷瘤裸鼠的生物分布结果123I -3H11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示于图2。从图2可以看出,标记物进入动物体内后,从血液迅速清除,注射标记物2 h后放射性摄取(Dinj)为(10.35±1.79) %ID/g,24 h后回落到(3.81±0.81) %ID/g;肝对123I-3H11的放射性摄取2 h时高达(8.02±2.52) %ID/g;肾对123I-3H11摄取2 h时高达(6.72±1.16) %ID/g,标记物可能从肝、肾代谢;123I为亲甲状腺核素,当在体内脱落后沉积于甲状腺中,本实验的数据显示,随着时间延长甲状腺中的放射性有增高趋势,并且较其它组织中有明显的偏高,说明了123I-3H11体内有脱碘现象;标记物进入靶肿瘤较快,从注射后2 h的(4.35±1.45) %ID/g增至24 h的(11.06±1.86) %ID/g,有利于尽早开始SPECT显像;肿瘤部位放射性浓度维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随时间延长略有升高,由此表明,单克隆抗体3H11的123I标记物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123I-3H11在荷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T/NT比值列于表1,从表1结果可以分析出,标记物特异性地浓集于肿瘤,而其他组织的放射性摄取较少,即T/NT的放射性活度比值高,注射后24 h肿瘤与血、肠、肌肉比分别为2.90±0.06、17.01±0.26、15.58±0.82;标记物从肿瘤清除较慢,保证了显像时间充足;注射标记物24 h后肿瘤与肝、肺、肠、胃、骨等的T/NT达到较大比值,因此可以考虑药物注射后24 h为较佳显像时间。

图2 123I-3H11在荷胃癌裸鼠体内生物分布柱状图Fig.2 Biodisribution of 123I-3H11 in the bearing mice1——血(Blood),2——肿瘤(Tumor),3——甲状腺(Hypothyroid),4——肝(Liver),5——肾(Kidney),6——肺(Lung),7——胃(Stomach),8——脾(Spleen),9——心(Heart),10——肠(Intestine),11——骨(Bone),12——肌肉(Muscle)

2.3.2荷瘤裸鼠的SPECT显像结果 荷瘤裸鼠分别注射123I-3H11后2、24 h行SPECT显像,从各时刻显像图看,血中放射性本底早期较高,标记物主要存在于血液中,肝、肾等器官血运丰富,放射性分布较多而显影明显,肿瘤部位积聚少量显像剂,肿瘤轮廓较清晰(图3(a));随着血液中标记物的清除,心脏、肾、肺和胃等器官放射性摄取整体也随血液清除的增多而降低,肿瘤部位浓聚显像剂增多,肿瘤显像更清晰(图3(b))。荷瘤裸鼠的SPECT显像结果与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基本一致。

表1 123I-3H11在荷胃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T/NT比值Table 1 T/NT ratios of 123I-3H11 in tumor-bearing mice

注(Note):n=5

图3 2 h(a)和24 h(b)时123I-3H11在荷瘤裸鼠体内的SPECT显像图Fig.3 SPECT imaging of 123I-3H11 in tumor-bearing mice at 2 h(a) and 24 h(b) post intravenous injection

3 结 论

123I标记的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与BGC823靶细胞有较高亲和力;标记物有较好的裸鼠体内生物学行为,靶组织摄取较高,其它组织器官的非特异摄取较低;123I-3H11注射后24 h获得清晰的肿瘤显像。123I-3H11放射免疫显像图像清晰,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引入临床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董志伟,魏淑敏,张梅颖,等.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的应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5,2(2):84-87.

[2] Bruskin A, Sivaev I, Persson M, et al. Radiobromi-n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Using Potassium [76Br] (4 Isothiocyanatobenzyl-Ammonio)-Bromo-Decahydro-Closo-Dodecaborate (Bromo-DABI)[J]. Nucl Med Biol, 2004, 31: 205-211.

[3] 梁亚云,王耐勤,李 农,等.单克隆抗体与丝裂霉素交联物对人胃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J].药学学报,1989,24(11):801-806.

[4] 寿成超,李彩凤,孟 麟,等.抗胃癌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测定[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7,77:434-438.

[5] Xu G W, Zhang M Y, Liu B G, et al. Radioimmunoguided Surgery in Gastric Cancer Using131I Labeled Monoclonal Antibody 3H11[J]. Semin Surg Oncol, 1994, 10: 88.

[6] 魏淑敏,郭 琪,刘晓兰,等.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电镜定位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1,13(2):87.

[7] 李振甫,万文徽,张 宏,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对应抗原的纯化及鉴定[J].生物化学杂志,1993,9(3):260.

[8] Chen Donghai, Shou Chengchao. Molecular Cloning of a Tumor-Associated Antigen Recogniz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 3H11[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1, 280: 99-103.

[9] 吕大鹏,徐光炜,张梅颖,等.131I-3H11腹腔给药对Wistar大鼠肠道吻合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3,18:299-301.

[10] 吕大鹏,徐光炜,张梅颖,等.131I-3H11防治胃癌肝转移瘤形成的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2,29:291-300.

[11] 王 川,王 怡,苏向前,等.125I标记单克隆抗体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中的应用的初步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163-166.

[12] 张梅颖,朱家瑞,许小宝,等.131I标记胃癌单克隆抗体3G9及F(ab/)2片段和3H11在荷人胃癌移植瘤裸鼠体内分布的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1989,9:154-157.

[13] 秦红斌,尹 卫,高惠波,等.3H11的123I标记及其生物分布[J].同位素,2010,23(2):76-80.

猜你喜欢
靶细胞荷瘤单克隆
感冒了多睡觉,真的有用吗
双色法和三色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的实用性比较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两种方法比较①
高中生关于肿瘤基因治疗前景及方法的学习与思考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绿萝花及其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独角莲软胶囊抗人肝癌Hep-2荷瘤裸鼠移植瘤作用及对p53表达的影响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