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与沅江经济发展

2010-02-10 04:19邓奇志肖华云黄晓文肖双江谢淑华
作物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沅江市蔬菜农业

邓奇志,肖华云,黄晓文,肖双江,谢淑华,张 伟

(沅江市农业局 ,湖南沅江 413100)

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已经且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农业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温室气体的吸收汇,属于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发展低碳农业,在农业领域推行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1 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特点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让“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低碳意味着环保、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所谓“现代化”,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愈来愈大,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全球屡屡出现灾难性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健康安全,农业生产受到的危害尤为严重。低碳农业就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现代石化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保护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的。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 (能源、资源)、低污染(环境、产品)、低排放(废弃物、CO2等温室气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实质是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以及清洁生产问题,核心是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 沅江市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践

在全球关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沅江市积极引导各级农业生产和管理主体树立低碳理念,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等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碳、氮和甲烷等排放,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沅江市作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严格控制氮肥等农业投入品的施用比例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继续提升粮食和蔬菜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水平,把这些功能区建设成节能减排的示范区;加大农业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冬季农业;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种养发展模式,实施畜禽(水产)排泄物综合治理和利用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建设 8个生态农业示范区和 21个示范基地。

为了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沅江市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在项目的规范管理、扩大辐射、提高绩效、成效上做文章,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蔬菜)功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低产田改造等五大项目,为全市低碳农业发展建立可看可学的样板,争做发展低碳农业的先行者。

2.1 着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效明显

近年来,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整治与创建并重,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农村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了整体环境质量。

(1)落实“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农村中小企业环境污染。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决不姑息。两年来,共关闭污染严重的制浆、苎麻脱胶生产线近 30条,停产整治制浆造纸、苎麻脱胶纺织企业 10余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积极引导扶持企业通过创新科技实现节能减排。

(2)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严防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杜绝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出现。

(3)积极组织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从规范环境管理,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清查污染源,改水改厕等方面开展乡镇重点村庄污染整治工作,鼓励乡镇、村争先创优,树立新农村建设生态榜样。

(4)大力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划定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使用重点控制区,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的使用量,积极推广施用生物农药、农家有机肥料和可降解塑料薄膜。

(5)加大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对位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人口集中及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所有养殖企业进行清理,凡不符合规定的予以搬迁或关闭。对位于环境敏感区以外、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标准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同时,积极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倡导标准规模化饲养。

2.2 推广绿色清洁能源成效显著

近几年,沅江市在城乡普及推广绿色清洁能源,既为人民群众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清洁了城乡环境。

(1)在城市和乡村推广应用太阳能、沼气能源。目前,该市有城区新源南路主干道及万子湖村应用太阳能路灯,城区有 18 000户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近几年,该市还投资上千万元在农村地区建设了 16 000多座沼气池,农民用沼气生火做饭,点灯照明,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清洁了居住环境。

(2)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利用新能源。 2009年 3月,该市通过招商,与湖南益阳华顺生态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就沅江市漉湖风电场建设签订投资协议。湖南益阳华顺生态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注册成立沅江华顺漉湖风电开发有限公司,首期投资5亿元进行风电场开发建设。2009年 8月,省发改委批复同意了沅江华顺漉湖风电场前期工作。该风电场建成后,装机容量可达20万千瓦。

(3)建立清洁能源利用长效机制。根据省市项目要求及沼气建设现状,成立了“沅江市可再生能源服务中心”,各乡镇设立了 20个沼气服务网点,初步形成了以县市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专业组织服务网点为依托,农民技术员为骨干的可再生能源服务体系,解除了农户建池的后顾之忧。

2.3 农村清洁工程成效斐然

宽阔的水泥路,明亮的路灯,醒目的路牌,成行的花草树木,整洁的农家小院,标准划一的垃圾池,这是现在沅江市阳罗洲镇跃进村展现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新农村画卷。截止到目前,沅江市已建垃圾填埋场132处,垃圾池 5 369个,配备农村保洁员 323名。

近年来,沅江市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切入点,采取市、乡、村三级联动的方式,着力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在总结21个新农村示范村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将农村清洁工程推广到全市的208个村。为将农村清洁工程落到实处,市财政从市级城市建设管理费中,每年安排8%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考核奖励。要求各乡镇场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了有机构、有牌子、有场所、有经费,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该市共组织开展宣讲活动 1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份。规定每村200户配备1名保洁员,并建立保洁员档案,组织业务培训,落实工资待遇。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三眼塘村目前共建了 52口垃圾池和 2个垃圾填埋场,配备了一台机动清运车和两台人力拖车,聘请了 2名保洁兼公路绿化员,确保了全村每年约300 t各类垃圾的安全科学处置。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万子湖村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村庄整治和卫生清扫委员会,安排专人负责全村所有公路、公共场所的清扫,以及生活垃圾的归池和公共绿化的管理与培植,全村的垃圾清运率达 90%以上,田间有毒有害包装袋(瓶)回收率达 70%。

2.4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兴未艾

自 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以来,沅江市扎实开展基础工作,5年来共野外取样 6 521个,分析化验39 126项次,实施田间肥效试验104个,示范片建设46个,全面掌握了全市土壤养分状况、耕地地力分级,开展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设。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28.3万公顷(播种面积),推广配方肥 3.58万吨,节本增收增效 2.05亿元。

测土配方施肥改变了农民传统施肥方式,减氮、控磷、增钾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施肥,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为沅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2.5 沅江市 8 000hm2蔬菜获无公害绿色认证

近日,沅江市南嘴镇西畔山洲蔬菜基地菜农张建华,将 2 000多公斤标有“国家有机食品”标志的辣椒、茄子、空心菜发往深圳沃尔玛等超市与集市。2010年1至6月,西畔山洲蔬菜基地共销售不施农药、化肥的有机蔬菜 8万多公斤。据了解,目前,沅江已发展有机蔬菜 130多公顷,并有 8 000 hm2蔬菜获得了无公害与绿色农产品认证。

近年来,沅江市把放心蔬菜基地建设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市农业局和蔬菜办采取在当地电视台开辟专栏、组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菜农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杀虫灯、双色地膜等新技术,确保蔬菜全部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同时,加大蔬菜检测力度。市财政拨专款购置仪器设备,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监督中心与速测点,每周对基地、蔬菜批发市场等蔬菜集中地抽检2次以上。严格的质量监管,使沅江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大大高于国家标准。去年,省及益阳市两级对沅江蔬菜抽检 4次,农残合格率达 100%。沅江西畔山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美国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美国国家有机项目认证;白泥湖蔬菜基地被授予“湖南省放心菜基地”称号;草尾镇挂角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沅江市还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身份证”管理,推行蔬菜专用标识徽,即对检测合格蔬菜贴上写有蔬菜基地编码、监管部门电话号码的专用标识,消费者购买时可拨打电话询问情况。目前,该市已有145户菜农拥有专用标识徽号码,标识面积达 130多公顷。这一举措,使“沅江放心菜”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成为品牌。目前,已有西畔山洲、白泥湖、沈家湾等 10多个蔬菜基地与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3 低碳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促进绿肥生产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绿肥生产这一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绿肥在低碳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固氮、吸碳、节能减耗等方面。

3.2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径流,增加入渗,通过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可防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树立资源节约观念,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广应用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经营

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方式,利用产业之间主副产品与资源、废弃物与资源的横向耦合关系,构建以“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林网保护、畜禽粪便沼气化、施肥绿色有机化、加工废弃物资源化”为基础,以“种植业→作物秸秆→畜禽养殖→三沼工程→绿色有机肥→种植业”为主要循环链条,农林牧、种养加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链网结构,实现废弃物再循环化(Recycling)和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4 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推进关联产业集群节能减排

按照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原理,通过农户、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关联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即以园区内企业为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利用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生产的主副产品或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减少园区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使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优化配置、循环生产有序进行,形成园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5 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

以畜禽养殖业畜粪为主要原料,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改变农村畜禽养殖业粪污随意排放现象,提升农村生态水平。同时,开发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技术,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3.6 注重相关制度创新

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仅要靠政府的强制干预,而且要让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即建立起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强制性制度创新,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财税政策,实现农业低碳排放。

[1]王 军.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J].世界经济,2008,(8):85-89.

[2]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R].http://www1.www.gov.cn/ldhd/2009-09-23/content-1423825.htm.

[3]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 [J].绿叶,2009,(1):65-68.

[4]季昆森.低碳经济在农业大有可为[N].农民日报,2009-12-14.

[5]邢继俊,赵 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

[6]徐更生.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 [N].中国环境报,2009-09-28.

[7]胡宗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48-49.

猜你喜欢
沅江市蔬菜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沅江市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双减”之下,合唱团更“嗨”了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奇怪的蔬菜
蔬菜
沅江:首本乡土教材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