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澹农场土地经营现状与对策

2010-02-10 04:19
作物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种植业监狱农场

胡 彬 彬

(涔澹实业公司种植分公司,湖南津市 415400)

涔澹农场位于湖南省北部,津市市近郊,澧水下游两条支流——涔、澹二水汇合之处。1955年冬围垦建场,境内昔日为沼泽连片,堤垸残缺的十多个小垸,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绩。全场总集雨面积 3 376 hm2,其中耕地 865 hm2、渔池 270 hm2、林地及果园 931 hm2。

1 涔澹农场土地经营的基本情况

目前,涔澹农场土地经营的主要途径是出租给承租户进行农业生产。除自种菜地25.3 hm2、自营林地200 hm2外,其余土地、渔池都对外出租。自己直接耕种的面积只占 10.9%,出租面积占 89.1%。

涔澹农场自 1955年建场以来,一直到20世纪末,土地资源的经营绝大部分是自种自养,种植业也一直是监狱农场的支柱产业,为监狱农场提供了大部分的经济收入和绝大多数的罪犯劳动改造岗位,对监狱农场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力的提升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罪犯改造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罪犯从事种植业脱逃风险大、效益相对低下等方面的原因,劳务加工项目被不断引进到监狱农场,劳务加工业逐步取代了种植业的地位,尤其在监狱体制改革、实行监企分离以后,罪犯完全从种植业中退了出来,种植业就被彻底边缘化了。涔澹农场土地自 2000年开始,即由各监区自行对外出租,出租面积逐年扩大,土地的管理体制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2004年底,全场土地由各监区集中到当时的种植业总公司(现为种植分公司)统一管理。 2005年,除自留罪犯生活用菜地外,其余耕地全部对外出租,并一直延续至今。曾经作用大、地位高、实力强的农业技术人员,绝大部分也已改行;完善的农业产供销体系也不复存在。前几年,在国家支农政策扶持下,农业升温,农业形势较好,承租农户的效益也较好,土地招租价格一路上升,从刚开始的 1 500~ 2 250元 /公顷,到 2005年达到 4 500元 /公顷,2006年达到 6 750元 /公顷,2008年达到 7 500元 /公顷,监狱农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远高于以往自己耕种的效益,并且罪犯转移到劳务加工业上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收入。直到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暴发,导致 2009年的土地出租十分困难,收入也大幅下降,只有4 950元 /公顷;同时,由于外来人员的大量进入,造成了管理难度大,治安状况不断恶化,各类矛盾纠纷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生产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地力明显退化,出现了很多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何面对和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监狱农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种植业的科学发展,是农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涔澹农场土地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涔澹农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备了一些独特的优势,如田园规划好、土地平整、集中成片、环境优美、工业污染极少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纵观涔澹农场土地经营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营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监狱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省各监狱农场大多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2.1 思想保守,怕担风险,图简单

自监狱农场土地开始出租经营以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地位就一落千丈,被严重忽视,很多人就有了不愿再搞农业生产的想法,怕担风险,怕吃苦,又没地位,干脆一包了之。特别是把大面积的土地出租给林纸公司种树,租期长达 21年,是这种思想的极端表现。目前,有些监狱农场也在尝试土地职工自种,但管理办法大都是老一套,思想放不开,没有结合新时期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如不及时加以改进,难免不步效益下滑、再行出租之后尘。

2.2 管理体制落后,致使发展困难

监狱农场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采取行政命令式管理企业,一直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短时间也许会发展得很好,但由于这种体制的先天不足,久而久之,矛盾就会爆发出来,极大的制约监狱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被市场所淘汰。特别是在监企分离以后,管理上更是有些乱套,各种关系还没有理顺,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分公司与承包户之间、各种职能部门之间等各种关系,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往往各行其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矛盾,导致管理粗化、不到位,纯粹是“维持会”的做法,根本谈不上发展。

2.3 生产经营环境退化,优势渐失

一是治安状况明显恶化。治安状况好一直是监狱农场的一块金字招牌,但随着罪犯退出种植业,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治安状况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二是生产条件不断退化。具体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滞后、排灌设施破坏十分严重,农业生产基本处于望天收的状况。农忙季节劳动力相当紧张,工价飞涨,制约了一些高效农业项目的发展。猪粪水直接排放,造成农业水源污染,淤积严重,无水可用,很多小面积的渔池已经抛荒,更多的渔池也面临难以养鱼的窘境。因土地对外出租,多采取掠夺式经营,化肥施用过多,地力不断退化等等。另外,植树与种地的矛盾也比较突出,目前本场的林网布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网格太小,与农作物抢光抢肥,有些树直接就栽在田内。

2.4 经营方式单一,后患较多

全部对外出租的经营模式,从眼前看,效益比较好,既不要投入资金,也不要投入劳动力,就有非常可观的收入;但从长远看,却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一是长期对外发包,就会对外形成一种依赖性,自身就会没有人才和能力组织很好的生产,一旦农业降温,就会受制于人,收入就会大打折扣;二是缺乏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三是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只会考虑眼前利益,不会爱惜土地,更不会培肥地力,造成土壤污染和地力不断退化;四是进一步加剧了治安状况的恶化,有可能导致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另外,部分土地出租给林纸公司种植杨树也存在较多问题。一是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二是合同期太长,不确定因素较多;三是土地荒芜严重,复耕难度大;四是价格低廉(2 850元 /公顷),效益低下,租金给付不及时,等等。

2.5 创新能力欠缺,后劲不足

在土地出租以后,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被忽视,绝大多数都改了行,脱离了农业战线,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种植业上的人才不足,直接导致了在土地经营工作上创新能力的缺失。加之自己没有直接组织生产,很难掌握生产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应用也成了一句空话,监狱农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3 对策与建议

3.1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要实现监狱农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种植业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放弃一些过时的条条框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查找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和问题,以把握监狱农场土地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次要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要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搞好监狱农场的土地经营管理工作,跳出一味只为经济工作的观念,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造福于民。此外,还要树立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土地和种植业的理念,树立监狱农场土地自营比他营好、自营一定能够搞好的理念,支持鼓励本场职工、家属、待业人员通过种地合法致富,杜绝“红眼病”、怕麻烦、一包了之等错误的思想倾向。

3.2 改革管理体制,优化管理

监企分离以后,现有体制已不适应土地管理和种植业工作的需要。可以考虑把原来的监区重新规划、调整布局,组建成几个职工农场,成立新的种植业公司统一管理,彻底从监狱体系中剥离出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制定扶持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农场建设为广大职工、家属、待业人员就业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阵地。把原种植业公司与种植业无关的一些职能分离到各相关部门,把其它部门涉及到种植业方面的职能整合到新的种植业公司统一负责,加强种植业公司的管理力量,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其专业职能,对种植业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管理,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改变管理粗放的现状,协调相关部门,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保护承租户的合法权益,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优化经营环境。

3.3 改革单一出租的经营方式,尝试、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一是支持农场职工直接经营土地,提升自身经营土地的能力。支持和鼓励下岗工人从事农业生产,允许本场职工、家属、待业人员承包土地、组建股份制农业企业和建设家庭农场,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并强化教育培训,培养一支新型农民队伍。同时,制定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实行内包、外包分开运行,互不干扰,避免对外来承租户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通过调动内部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可以充分挖掘内部的劳动力潜力,把职工、家属、老人、小孩等劳动力、半劳动力都利用起来,解决部分农业生产用工季节性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部分解决下岗工人收入过底、生活困难的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带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监狱农场应对“8511”新形势下,解决职工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整合现有的人、财、物中的优质资源,成立在总公司指导下独立运作的农业开发公司,其核心是开发一个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适应当地条件的农业生产及加工项目。其重点是建设好高效农业示范园,通过示范园带动周边种植户种植。公司通过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的方式,从而带动生产资料供应、农机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销售和加工等有偿服务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三是创新思路,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靠自身的实力将是十分艰难和漫长的,如能引进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就会大大加快建设进程。一要转变过分追求眼前利益的思想,创新思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吸引好的社会企业进来建设现代农业。二要吃透政策,争取国家各种支农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三可创立股份制企业或发行企业债券,募集社会和内部职工的闲置资金,等等。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后,农业开发公司从单位全额出资的经营方式逐步过渡到股份制的经营方式,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逐步摆脱对单位的依赖,一步一步走向市场,力争建成一个产权明晰、运作规范、技术领先、效益优秀的现代农业企业,长远目标是成为一个优质的上市公司。

3.4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升创新能力

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提升农业创新能力的主动力。要改变目前在岗农业技术人员少、知识老化、地位低下的现状。一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筑巢引凤;二要完善激励机制,留得住人心、留得住人才,使农业技术人员能安心尽心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三要加大培训力度,可采取专业学习、外出考察和到先进地区、先进单位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更新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只有好的人才才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才能让监狱农场土地的科学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3.5 实行土地综合治理,走循环经济之路

由于涔澹农场拥有大规模的猪场,猪粪水的污染相当严重。建议尽快建立猪粪水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利用猪粪加工成有机肥等,猪粪水经处理后可流入渔池养鱼,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在农业生产上推广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施用,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实现猪-渔-土地的和谐发展,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张美春.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 [J].江苏农村经济,2010,(2):62-63.

[2]王立新.国有农场土地经营体制探析 [J].中国农垦,2010,(3):39-40.

[3]徐世江.河北垦区土地经营状况探讨 [J].中国农垦,2008,(5):24-25.

猜你喜欢
种植业监狱农场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农场假期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农场
欢迎你到监狱来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对聪明的罪犯,监狱还关的住吗?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