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

2010-02-10 11:22谢冠豪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滑膜炎创伤性滑膜

谢冠豪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511400)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病症。由于滑膜在受伤后,会使得滑膜血管扩张、血浆、血细胞、红细胞、和巨细胞等外渗到关节液内,造成纤维蛋白沉积,同时滑膜细胞活跃、增生,并产生大量含有白细胞、红细胞、胆红素、脂肪、黏液素以及纤维蛋白等的黏液,而且使得滑膜增生肥厚、粘连、软骨萎缩,从而影响了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一般多采用固定关节,关节穿刺和注射强的松龙[1]等方法进行治疗。由于这些方法治疗的疗程过长,而且关节内积液吸收慢,因而容易引起股四头肌萎缩和关节粘连,从而影响了病患的治疗效果。而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中医药进行治疗,其方法疗效可靠,痛苦小,副作用少[2],因而现已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本文收集了从2008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31例,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31例,男性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6.7岁。损伤原因运动扭伤等,但其中有3例无明显的外在原因,初步认为是劳损所致。就诊时间为发现病症后2d到5个月。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中医药管理局颁行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有31例患者中,有28例有外伤史,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受限,局部发热或灰色暗红等。3例不明原因,初步认为是劳损。经过查体检验,所有患者膝关节可见明显的压痛,浮髌试验呈阳性。关节穿刺为淡黄色或深黄色液,经X线检查无明显的异常或是轻度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所有病例均排出了其他原因导致的滑膜炎[3]。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性的处理

受伤后24h内使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局部制动等处理措施。而对于病情严重,关节积液比较明显的患者,使用X线检查确定不存在骨性病变后,进行膝关节穿刺手术治疗。

1.3.2 中药熏洗

使用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姜黄、莪术、苏木、伸筋草、桂枝、透骨草和艾叶[4]置于瓷盆内,加水约2000mL,经过浸泡后,加热煮沸15min,然后趁热熏洗,每次用药20min,早晚各1次,2次/d。10d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1~5个疗程。

1.3.3 中药外敷

用苏木、红花、大黄、艾叶、黄柏、伸筋草、牛膝、苍术、苡米、白芷、远志、泽兰、双花及扶他林[5]调制成糊状,然后对膝关节进行外敷,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

同时配合中医按摩方法对膝关节周围肌肉及韧带,特别是疼痛比较明显的地方进行按摩。适当的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如果患者的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能恢复正常活动则可以认为是痊愈;如果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可做一些适应性的活动则可认为是显效;如果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有所改善则可认为是有效;但如果症状和关节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则视为无效。痊愈和显效视为基本痊愈,有效则可视为好转。

2 结 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所有31例病例,基本痊愈者19例,有好转者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所有患者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疗效比较显著。

3 讨 论

膝关节受到创伤后,会表现为肿胀、疼痛、髌骨浮漂、活动受限等现象。在临床其易与关节积血相混淆,因此要注意区别。其区别的依据为:积血在伤后立即出现,而滑膜炎则于伤后数小时才缓慢出现。而且积血疼痛明显,滑膜炎则较轻。同时积血常伴有全身反应,体温升高,而滑膜炎多无此反应。如果凭此还不能判断,则有必要时可通过关节穿刺,以确诊。 滑膜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症状,如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游离体,软骨软化,活膜结核血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可引起,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排除这些因素。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由于损伤或风寒湿邪侵袭,从而导致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有失濡养,水湿内停所致[5]。因此在治疗原则上要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通关节为主。在积液未消退前,应暂停主动与被动活动。严重者应适当制动。过早活动,可导致慢性滑膜炎。在休息与制动阶段,即应开始积极锻炼股四头肌,积液消退后,开始膝关节活动及行走。强调股四头肌锻炼是治疗中的关键。如果关节内积液过多,可使关节腔内压力增加,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加剧,反射性肌痉挛。晚期关节内形成粘连,导致功能障碍,因此很多时候要使用穿刺治疗。

而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中药外敷则可起到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作用。中药糊外敷治疗,其在局部的渗透力极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患处,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从而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在本文的方子中,苏木,红花,大黄,艾叶,黄柏,伸筋草,牛膝,苍术,苡米,白芷,远志,泽兰,双花及扶他林具有很强的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诸药合用,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通关节的作用就强了。所以本文中31例患者的疗效都比较显著。

[1]杜志谦.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5,17(9):72-73.

[2]赵明山,曾庆洲,耿玉芹.中医中药治疗创伤性滑膜炎48例[J].中医药信息,2000,17(2):36.

[3]宫树南,曲霞.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9):1071.

[4]吴春雷,章明.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5例[J].福建中医药,2002,33(6):22.

[5]麦穗,黄荣,韦贵康.三步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J].中医正骨,2003,15(1):36.

猜你喜欢
滑膜炎创伤性滑膜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