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临床体会

2010-02-10 11:22赵智力韩朝阳付艳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开腹

赵智力 韩朝阳 付艳忠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区(4540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当今普通外科最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经过在国内近二十年的开展,由于LC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自身独特的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外科医师接受,已作为切除病变胆囊的“金标准”被人们充分认可。当术中遇到胆囊三角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或解剖变异,胆管损伤,腹腔镜下难以控制的出血时,为提高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常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我院2004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920例LC患者中,中转开腹的36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28~70岁,平均51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例,病史1~12年。2例有上腹部手术史,7例下腹部手术史。术前均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尤其了解胆囊壁厚度0.2~0.5 cm,平均0.36cm,其中10例胆囊壁厚>0.4cm。B超提示6例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6例胆囊萎缩,4例发现胆囊周围有炎性渗出,4例既往有可疑胆管炎和(或)黄疸病史,2例术前行ERCP,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行乳头切开+鼻胆管引流,术后2周行手术;2例术前行MRCP,提示胆囊管短缩1例、胆囊不显影1例。

1.2 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CO2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常规采用四孔法或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中转开腹病例,30例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长10~15 cm,6例采用右腹直肌切口,长14~18cm。

2 结 果

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困难17例和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10例,均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后7~10d治愈出院。2例胆管损伤,1例为胆囊管汇入位置的胆管横断,立即中转开腹胆囊切除,用5-0无损伤线行胆管端端吻合并置T管支撑6个月;另1例术中胆总管横断,行胆囊切除加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随访3年,无胆管狭窄。2例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充分游离胆囊动脉,结扎止血;2例胆囊床出血中1例中转开腹加压止血,放置腹腔引流管;1例中转开腹缝扎止血,放置腹腔引流管;均术后9d治愈出院。胆囊癌1例术中可疑,快速冰冻证实为胆囊癌,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为II型Mirizzi综合征,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瘘口修补放置T管,T管留置21d后拔除,术后无并发症。1例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困难,中转开腹切开取石,T管引流。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

3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常见原因有:①结构不清。a.有腹部手术史、胆绞痛反复、既往有明显腹膜炎病史的患者,胆囊周围广泛包裹粘连,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或腹腔广泛粘连,腔镜无法进入腹腔。b.肥胖患者胆囊三角处大量脂肪堆积造成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②术中出血。胆囊动脉、门静脉、肝动脉等损伤致出血,胆囊床出血,穿刺口出血,腹腔镜下无法控制。③术中胆管损伤,原因有:a.在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的情况下,即结扎、切断“胆囊动脉”、“胆囊管”。b.患者本身存在解剖变异,术中未能及时发现。c.提拉胆囊力量过大,将胆总管误当胆囊管钳夹。d.手术操作动作过大电凝器接触胆管。e.出血时慌乱钳夹或电凝止血。④腹腔镜设备、器械出现故障。

LC中转开腹的防范措施:①掌握LC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病材,合理选择LC, 做好术前病情评估,重视患者心肺功能,既往病史,有无胆囊炎反复发作、发热、腹膜炎、上腹部手术史等,B超、MRCP、ERCP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尤其胆囊壁厚度为术者预测手术难度最有价值。②术中动作轻柔,使用电钩时注意避免大量组织的离断,应分层离断,以见电钩尾影为宜,避免操作动作幅度过大损伤周围器官。③腹腔穿刺口位置宜选在无血管区,减少穿刺口出血的发生。术中正确解剖胆囊三角,当胆囊三角区解剖清晰时首选顺行切除法,即在胆囊起始部和胆囊三角区开始进行分离,当这一区域解剖关系不清时,选逆行切除法,即从胆囊基底部开始向下分离至胆管连接部,注意靠近胆囊分离。防止损伤胆囊动脉、肝动脉、门静脉等致出血,必须注意胆囊动脉后支的存在。结扎和横断胆囊颈管之前先分清管道的结构,遵循“三管一壶腹”(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壶腹)原则,不盲目横断胆囊管;处理胆囊管时要紧靠胆囊颈部遵循“宁伤胆不伤管”的原则[1]。④加强腹腔镜技术基本功,提高医师的操作技术水平。⑤注意手术器械的修复和保养等。

总之,把握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正确的解剖胆囊三角,采取措施预防术中操作损伤,做到这些就可减少中转开腹手术。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出现困难而中转开腹,并不是手术失败,而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所必须的。必要的中转开腹是预防LC手术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2]。

[1]董擂,李克军,程雷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 14 ( 1 ): 31 -33.

[2]劳景茂,梁冲,何文海等.腹腔镜胆囊切除即刻中转开腹手术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08,3(3):201-203.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管开腹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