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绝育术后癔病性瘫痪10例临床分析

2010-02-10 11:22谢伟民翁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癔症受术者精神障碍

谢伟民 翁彩霞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其手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身心恢复等问题对临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不但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对工作也会带来困难。我站采用暗示及药物治疗输卵管绝育术后癔病性瘫痪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34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27.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0min~8h,平均1.5h。

1.2 发生率

我站自1998~2008年,共做女性绝育术10434例,发生癔病性瘫痪10例,发生率约1‰,与相关资料相符[1]。

1.3 临床表现

单侧下肢瘫痪的6例,双侧下肢瘫痪为3例(呈水平障碍),1例表现为右半侧上下肢瘫痪(以人身体中线为界截然分开),查体无相应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亦无相应阳性结果。

1.4 诊断

10例患者确诊的均请神经科、精神科、骨科、妇科等相关专业会诊,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疾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癔症样瘫痪”的诊断。

1.5 治疗

10例患者均在语言暗示的基础上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等治疗,3d为一个疗程。

2 结 果

10例患者中6例一个疗程痊愈,3例二个疗程治愈,1例三个疗程治愈。

3 讨 论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在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大多采用输卵管结扎手术。近年来,国内连续报道了有关女性结扎术后精神障碍病例[1,2]数百例,其中包括癔症。大部分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术后不良心理反应或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一种疾病[3,4]。本文10个案例支持上述观点。输卵管结扎手术对受术者来说是较大的生活事件,而且绝育手术又与中国“多子多福”的习俗观念及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同时,农村女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卫生知识缺乏,对结扎手术颇有顾虑,对节育有紧张、恐惧和抵触情绪。因而绝育手术对受术者的心理产生相当大的刺激,可能成为术后导致精神障碍的直接诱因。这要求广大计生工作者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做到三通(本人通、爱人通、家属通),宣传计划生育的意义和绝育的科学知识,耐心解释消除受术者的种种顾虑。建议心理医师在术前、术后对受术者进行心理筛查和干预,特别是对个性有缺陷、心理素质差的受术者进行重点心理干预,必要时在术前、术后对她们进行个体心理治疗。在本例研究中,暗示治疗治疗节育术后出现的癔症样瘫痪效果佳,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1] 冯国银,董玉璞,卢晶清.节育手术并发症防治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5.

[2] 鲁龙光.疏导心理疗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5.

[3] 赵友文,沈渔村.女性绝育术及放环术的心理咨询[J].中华神经技术科杂志,1983:15(3):136.

[4] 严德志,陈彬.60例女性结扎术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技术科杂志,1987:13(5):309.

猜你喜欢
癔症受术者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效果
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护理研究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绝经期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应用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
大学生癔症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及复发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