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诊治体会

2010-02-10 11:22韩冬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发绀铁血胸片

韩冬华

大庆市林甸县中医院(166300)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泡内反复出血,致肺间质铁质积聚,终而造成进行性肺纤维化,临床以缺铁性贫血、咳嗽、咯血及进行性气促为主的疾病。本人经治3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性,9岁。因反复咳嗽,面色苍白4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17d入院。患儿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有脓痰。无盗汗。同时伴面色苍白,乏力。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有时1个月或数月发作1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曾诊断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营养性贫血”,经对症、抗炎及支持疗法,病情时好时坏,近1年来,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间有发热。17d前患儿再次出现较重的咳嗽,咯脓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加剧,尿少,血常规检查示Hb为61g/L,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性贫血”。当地医院经抗炎、强心、利尿及输血治疗,病情无好转而来我院。起病来无明显咯血及呕血、便血。患儿病前体健,无结核病接触史。入院体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115/65mmHg。发育、营养较差,神志清楚,慢性病容,贫血貌,呼吸促。全身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双侧浯颤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和湿音。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肝右肋下1cm,质软,脾不大。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有杵状指趾。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白细胞12.9×109,中性0.8l,淋巴0.19。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入院诊断:①慢性支气管炎;②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③心力衰竭。入院后经抗炎,强心,利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病情好转。同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PPD皮试阴性;ESR45mm/h;肝功能和溶血性贫血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检查为增生性贫血;心脏B超示右室扩大;入院后第2天血红蛋白为42g/L,第9天为45g/L,经输浓缩红细胞后,第13天为80g/L;胸片检查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右肺门增大;肺部CT示双下肺及部分上肺分布多个小点状、粟粒状影,以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可能性大;痰液检查发现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此患儿确诊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后患儿因经济情况自动出院,因而未作进—步追踪。

例2:患者男性,12岁。因咳嗽、气促、发绀、双下肢水肿1月,加重半月入院。患儿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有痰,伴有气促及口唇发绀,无咯血和明显的发热。在当地抗炎对症治疗,效不佳。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气促发绀明显,双下肢出现水肿,少尿,尿量较前减少了一半,夜间不能平卧入睡。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心力衰竭”。经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且逐日加重,故转来我院治疗。起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差,无面色苍白。患儿出生时情况好。但8岁以后,患儿经常出现咳嗽,1年发作6~8次,每次持续5~7d,间有发热,X线胸片结果不详,且活动后出现气促,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较同年龄小儿差,家长未引起重视,也未对患儿进行下规的治疗。其父亲患过空洞性肺结核。入院体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90/40mmHg。发育、营养差,神志清楚,慢性重病容,端坐呼吸。面部、口唇及指趾明显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双肺可闻及较多的湿音。心界向左右扩大,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胸骨左缘5~6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右肋下5cm,质中,脾不大。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43g/L,白细胞7.3×109,中性0.71,淋巴0.28,嗜酸粒细胞0.0l:胸片:双肺门结构模糊,心脏向两侧明显扩大。心电图示P波高尖,右室面高电压,提示右心肥大芳损。入院诊断:发绀型先心病;心力衰竭;支气管肺炎;肺气肿。入院后经抗炎,强心,利尿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病情无好转。入院后第10天治疗无效死亡。尸检报告:外观:双肺重量明显增加,除上肺叶有明显肺气肿外,中及下肺叶严重实变,瘀血,出血和水肿。肺呈暗褐棕色。右心室壁肥厚,右心腔明显扩大,肺动脉明显扩张。光镜下:两侧肺组织呈弥漫性病变,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和吞噬了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铁染色强阳性反应。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两侧下肺叶有代偿性肺气肿。

例3:患者男性,12岁。因面色苍白9个月,加重半月入院。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精神稍差,当时家长未予重视,患儿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体力活动。半月前面色苍白加重,站立数分钟后即感头昏,伴低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红蛋白为40g/L。骨髓检查示增生性贫血。给予输血及口服铁剂治疗,疗效不佳转院治疗。起病以来,患儿曾咯血两次,每次量约40mL左右,间常有咳嗽。既往身体可。入院体告:体温38.1℃,脉搏135次/分,呼吸50次/分,血压9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右颌下扪及2个0.5cm×0.5cm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可,无压痛。面部、口唇苍白。左肺可闻及粗湿音,心率135次/分,心律齐,心音可。腹软,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7g/L,白细胞8.5×109/L,中性0.77,淋巴0.23。尿常规镜枪示红细胞1个/HP;溶贫全套正常;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细胞内外铁减少。入院诊断:贫血咯血查因:①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②粟粒性结核;③结缔组织疾病;④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入院后X线胸片发现两肺布满小粟粒样致密影,分布不均匀,以两上肺为多,且大小欠均一,3d后病情加重,复查胸片双肺粟粒状及斑片状阴影明显增多。多次发现患儿肾功能受损,尿素氮波动在15~24mmol/L。B超发现双肾大小为89mm×45mm,86mm× 41mm,肾实质回声增强。肾组织穿刺活检,光镜检查发现8个肾小球,其中5个已趋完全硬化,有新月体形成。硬化的肾小球内有较多嗜复红的蛋白沉积,免疫组化:IgG(+),IgM(±),IgA(-),C3(-)。电镜检查发现: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足突融合,系膜细胞及基质局灶性增生,系膜基质及系膜内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足突内出现电子致密块。结合临床和其它实验室检查,此患儿可诊断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它对症支持疗法,X线胸片示粟粒样致密影明显吸收,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2 体 会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部分医师仅以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加上贫血来解释患儿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使患儿较长时间得不到正确诊断。病例1就是这种情况。该患儿反复咳嗽,面色苍白4年,咳嗽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多次就诊,仅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和贫血,直到患儿出现杵状指趾和心力衰竭才转院治疗得以确诊。同时此患儿无明显的咯血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咯血,不能否定IPH诊断。疾病的正确诊断离不开医师对病史的认真采集和理性分析。病例2患儿8岁以后,经常出现咳嗽,1年发作多次,间有发热。且活动后出现气促,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较同年龄小儿差。12岁出现了端坐呼吸,发绀,心脏扩大,胸骨左缘5~6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肝大。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时,临床医师主要注意的是疾病晚期心脏改变,忽视了对整个病史的分析,也未作进一步的检查,尤其是缺乏对X线胸片详细了解,而误诊为发绀型先心病,直到死后才确诊。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小儿肺心病及右心力衰竭,应考虑到是IPH的晚期病变之可能。Goodpasture综合征是IPH的一种特殊类型,其预后较其他类型差。当患儿出现了IPH临床表现,再加上肾功能损害时,应考虑到是Goodpasture综合征所致,尽可能作肾组织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病例3的患儿就是此种情况。此类型的患儿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有IgG的线样沉着,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补体沉着于肺和肾的毛细血管基膜上,大部分患儿血中存在抗基膜抗体。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溶血性或缺铁性贫血相混而造成误诊。造成IPH误诊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此病不熟悉;②对病史的了解不仔细或病史提供不详;③年龄小患儿不会咯痰,少量咯血或血痰被咽下,或年长儿有血痰表现,多被诊断为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由于IPH胸片表现形式多样,放射科医师常参考临床诊断来作出相应X线诊断;⑤贫血反复发作,或伴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时,易误诊为溶血性贫血;⑥仅作了l~2次痰或胃液检查结果阴性时,便排除了IPH的诊断;⑦支气管灌洗液检查或肺组织活检开展的太少。

猜你喜欢
发绀铁血胸片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铁血战鹰队 集结,猎人特训营!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相关性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多次体肺分流术的体会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铁血舰长闯也门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大蓝环章鱼
猪皮肤发绀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