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02-10 11:22李世平马晓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胃液胃管普外科

李世平 马晓晶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136200)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利用其负压吸引的原理方法,将积聚胃肠道的游离气体和胃肠液体一起吸出,这样以便降低了胃肠道内的涨力,减轻胃内压力,同时压力减轻后也改善胃肠道内壁血液的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性,促进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伤口良好的愈合,普外科尤其是胃肠手术前,手术中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护理,防止了胃内扩张,有利手术中视野的暴露和手术者手术操作顺利进行,手术后应用胃肠减压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实施胃肠减压顺利与否是关系患者能否尽快康复的关键。现将普外科胃肠减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辽源市中医院行胃肠减压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1岁;肠梗阻57例,胆石症24例,胃癌19例。其中下胃肠减压护理时间最长35天,发生堵塞32例,占总数的32%,发生脱管的15例,占总数15%。

2 失败原因分析

2.1 宣教工作不到位

操作插管前没有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士解释工作又不到位,患者心理紧张恐惧,自己使喉头、食管反射性收缩,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护士操作,有时胃管在食管口打折或者盘曲在胃肠内,这样使胃管的有效引流深度不够用,同时也导致胃内容物不能够有效的被引出。

2.2 胃管选择不当

粗细长度选择可直接影响到胃肠减压成功与否,如果插入的胃管选择过细,加上胃管侧孔非常小,很容易被胃内食物碎片堵塞,而不能达到充分胃内引流的目的,护士在插管过程中有时候过深,这样会造成胃管在胃内卷曲、打结,胃内食物或气体引流不畅,没有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2.3 胃管自行拔除或脱出

患者对胃肠减压胃管的重要性不知,加上情绪急躁,大多不想耐受下胃管所带来的恶心咽痛等不适,将胃管有时自行拔除。有时因胃管固定的胶布不黏太短或者患者面颊部皮肤油渍造成胶布失去黏性、使胃管松脱活动,当患者改变体位时胃管活动脱出。另外也可能护士负压引流器放置位置告知患者不妥,导致负压引流器装置未固定良好,再加上装置内的引流液不及时倾倒,导致引流物过多,当患者不注意或活动时可使胃管脱出。

2.4 负压吸引装置不通畅

饱食以后发生的胃肠道疾病的大多数患者,因为胃内残留的食物较多,大多在减压时容易发生阻塞胃管侧孔现象。有时胃管置入的深度正常,但抽吸时无胃液引出,胃管贴住胃黏膜引流不畅。此外,负压吸引器装置多次反复倾倒,造成装置与胃管衔接处不紧密或负压吸引器装置关闭密封不严,导致使负压吸引装置内的负压力不够或无负压。

2.5 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够

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拖拖拖拖,马马虎虎,不能积极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插管前对患者生命体征检查、进行心理状况了解,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让患者了解施行胃肠减压的重要性,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言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说明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患者很快会好的以及操作的安全性保证,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情绪稳定,取得患者的合作,主动配合治疗。

3.2 胃管的选择

针对患者的特点胃管选择要光滑、有韧性均匀、长度适宜,便于插入且无异味。患者胃内容物多的还要根据情形剪几个侧孔,以防止食物残渣能够堵塞胃管侧孔。置入长度一般是55~68cm,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部,再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1]。胃肠减压效果好时,能够引流出较多的胃内容物,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也恢复排气排便时间。

3.3 胃肠减压插管方法

患者可侧卧位,如为清醒患者,告知患者配合要领。润滑胃管前段,右手镊子夹住胃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大约15cm时,告知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同时将患者下颌部靠近胸骨柄,如为昏迷患者,因为昏迷患者咽部松弛,插入此深度时,动作稍快一些,动作慢时,管子通过会更困难。

3.4 置管后的基础护理

3.4.1 固定要牢靠

妥善保持引流的有效通畅,插管后护士应局部先用干毛巾擦干,再用医用胶布固定两个部位,这样胃管不易滑脱。护士每次巡视病房时,发现胶布松动,受汗液及面部油渍影响要及时更换。不要怕麻烦,除常规固定外,再用别针固定于患者衣领上,胃管不易受压滑脱。护士对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减压护理,如果固定不牢靠,一旦胃管发生脱出,也可能因再下胃管时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的发生。故对手术术后胃肠减压护理要特别认真,尽量不要让胃管脱出,如一旦发生脱出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对应处理。行胃肠减压同时应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定期检查。如出现呕吐、腹胀者应检查引流是否不畅,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胃肠减压角度或长度,同时检查是否堵塞,必要时更换胃肠减压。

3.4.2 注意观察

及时记录交接24h引流总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胃液颜色如有鲜红色液体引出,说明术后胃内有出血情况,应停止胃肠减压,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胆石症患者胃液为草绿色,肠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黄色,观察胃液引流量,判断引流量是否过多而影响水电解质平衡。每天引流情况须记录并交班,医师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输液速度,若出现电解质紊乱征兆,应报告医师。

3.4.3 加强病房巡视,胃肠减压不通畅时积极找寻原因,可缓慢注入生理盐水或气体,切不可用力抽吸以免损伤胃黏膜组织。对胃液过少的患者可指导患者通过变换体位,以使胃内容物最大限度引流出来。对于胃管机械性刺激引起恶心、咽喉不适、肿痛等,可加强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颜色、有无溃疡、充血霉菌感染等,有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患者引起的情绪变化,可指导患者采取放松术,如听轻音乐、坐深呼吸等分散注意力,护士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从治疗性情境中自己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不断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3.4.4 拔管的护理

病情稳定拔管前告诉患者及家属,胃肠道功能恢复可拔除胃管,护士说明拔管的步骤以取得患者主动合作,拔管前先将胃管折叠捏紧,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减少患者不适,用纱布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护士拔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师。

4 体 会

在普外科胃肠减压是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经鼻腔下胃肠减压给患者带来的诸多的痛苦以及与其相关的并发症,现在已经引起临床上护理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护士插管前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手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的临床护理也非常重要,置管长度及置管方法和压力的调整,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胃肠减压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1]燕纯叔,刘志超.两种胃管置入法用于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36.

猜你喜欢
胃液胃管普外科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胃液PH值检测在胃液细菌培养中的意义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吃饭时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