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

2010-02-10 11:22邓玉瓶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精神科躯体病房

邓玉瓶

厦门市仙岳医院(361012)

1 引 言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是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的改变,疾病的特殊性,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肌张力下降或运动不能等锥体外系症状,患者容易引起跌倒、误食、误吸、皮肤压伤、坠床、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跑等意外,这就需要护士运用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经验来观察患者,正确识别各种精神症状,评估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预测各种危险行为可能出现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早期防范[1]。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六成是女性,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占多数,有迹象表明:抑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这可能是生理基础导致,也可能与女性寿命更长、处理压力方式不同等有关[2]。

统计显示,老年患者治疗周期长,反复住院,病程常常多迁延,情绪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科常见的情绪障碍疾病占到总数的84%,而诊断有躯体疾病者在半数以上,总患病率为64.2%,总患病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患者的主要原因[3]。

2 老年精神科护理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护理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和鉴定,评价预防保健,并寻求治疗措施和科学的管理,利用风险管理以避免发生风险事件,降低医疗风险对患者的危害事件,减少风险事件,以避免医院的法律诉讼经和济损失。

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老年患者疾病多,病理复杂,猝死率很高,使医院老人科病房成为高风险的风险管理,尤其是在老人精神科病房,应注意使用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来管理工作,明确个卒中险因素,保证好老人精神科病房安全,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以改善老年护理病房的工作[4]。

护理人员在实际情况中是第一线的工作者,加强对护士的风险意识的训练,提高识别能力和减轻风险,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制定护理风险工作原则,提高风险意识和对护士护理进行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教导,加强卫生教育和心理护理,定期与患者沟通,积极参与病房管理的细节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控制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4]。

3 针对预防精神科老年患者意外事件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

3.1 老年精神病患者特点分析

老年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自己的特殊性,年老体弱,骨骼和关节已经老化,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身体疾病,同时治疗精神病的系列药物使患者容易出现步态不稳,体位性低血压,反应缓慢等危险症状,有些患有老年痴呆病的患者有视觉空间障碍,步态不问,这些诱因使患者容易跌倒,而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导致骨折[5]。

复杂的疾病使得老年人的身体容易产生病情恶化;老人对精神科药物的耐受性差,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容易产生,增加现有的身体疾病的严重性,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对周围缺乏洞察力,并且否认有病,甚至拒绝检查治疗,这导致了医师难以发现患者躯体的异常,但患者出现明显异常的症状时,常常是已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导致了生命危险[5]。

3.2 安全管理的策略原则和方法

针对以上特点分析,给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的策略原则和方法。

3.2.1 要加强与患者和其家人的沟通

生活不能自理,自我照顾能力差,移动困难或躯体疾病患者,应请家人或照顾者进行随行护送。发现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和他们的家人进行及时沟通,清楚交代病情,并建议其家人及时带患者到综合医院诊治。

多与患者接触,多与其家人沟通,许多老人精神科病房都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向他们解释清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合作。

3.2.2 增强法律意识,如实书写护理文件

护理文件的书写要如实、及时、准确、全面。患者有特殊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在护理记录本上,护士为患者作特殊处理也要记录。护理记录要重视对躯体疾病的描述。

3.2.3 完善老年病房的环境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地面要防滑,尤其是卫生间和淋浴房;通道不应有障碍物,将有台阶的地方尽量改为斜坡。

病房区必须明确区分,加强实用救援设施,完善管理职责。设一级护理室和抢救室,病危病重的患者要入住抢救室,便于对其进行观察和抢救;而有暴力危险倾向、情绪极度不稳定的患者被安置在一级护理区,康复期患者和有暴力危险的患者要分开管理,以免相互影响和伤害,也利于其他患者的观察和治疗。

3.2.4 加强综合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急救技能培训

熟练掌握的精神科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全面的综合科护理知识,过硬的急救技术,是一个合格的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士所必须的。护士对急救物品的放置、使用要有良好的认识。安排精神科老年病房的护士到综合医院的急诊科、重病室学习,院内护士急救技能的学习班要定期举办,组织相关技能的培训,制定护士培训计划,使得护士能定期得到经验交流,接收交流经验和教训。

3.2.5 观察病情要全面细致,尤其重视患者躯体疾病的观察

新入院患者做好护理体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对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要建议家属带其到综合病医院先行诊治躯体疾病。遵医嘱及时完成患者的各项检查,对拒绝检查的患者要耐心劝说,必要时强行床边检查。

3.2.6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

加强病房清洁工的安全教育,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者摔伤。

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护士对病房的情况要心中有数,了解危重患者的实时情况,多巡视观察危重患者。急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班班交接,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处于充电备用状态。

加强陪护、护工的培训和管理——陪护护理工作者要加强培训和管理,重视患者安全,一定要陪同患者,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搀扶帮助,必要时提供便器,照顾患者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患者受伤; 患者一旦骨折,要及时向医师和护士报告,以便及时诊断和抢救。

4 结 论

通过上述针对精神科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的详细分析,本文借助风险管理模式,研究了老年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并针对预防精神科老年患者意外事件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实践表明,实施精神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

[1]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143.

[2]高粉霞,支嬗,王西建.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6):361-363.

[3]闫宅昌.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04-4305.

[4]付桂香,张孟喜,李艳群.对老年科病房全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9):25-26.

[5]郑瞻培,高哲石.精神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3.

猜你喜欢
精神科躯体病房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现在干什么?
换病房
病房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