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成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0-02-10 19:43魏立志吴祥庆孙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海绵状证实脑部

刘 森 魏立志 吴祥庆 孙秀丽 张 克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用于检测组织磁场属性的新技术。本文旨在探讨SWI在诊断颅内出血(尤其微出血)、血管性疾病、脑外伤及脑部肿瘤方向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搜集36例怀疑颅内出血、血管性疾病、脑外伤及脑部肿瘤的病例,均为鸡西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常规头颅MR扫描及SWI序列扫描,部分病例行Gd-DTPA增强扫描。36例病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4~82岁,平均51.5岁。

1.2 MR检查技术

使用西门子1.5T Syhphony A Tim设备,选用头颅线圈,常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TSE序列,即进行T1WI、T2WI及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部分进行Gd-DTPA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进行SWI序列扫描。①常规序列T1WI序列:TR:550ms,TE:8.7ms,层厚:5.5mm,FOV:230mm×230mm,采集矩阵:256×256;T2WI序列:TR:5000ms,TE:92ms,层厚:5.5mm,FOV:230mm×230mm,采集矩阵:512×384;FLAIR序列:TR:6000ms,TE:85ms,TI:2027.7ms,翻转角:150°,层厚:5.5mm,FOV:230mm×202mm,采集矩阵:256×256。②SWI序列TR:50ms,TE:40ms,翻转角:15°,层厚:2mm,层面数:56,FOV:230mm×202mm,采集矩阵:256×202。

1.3 图像评价及统计学处理

采用双盲法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共同协商评估,盲法比较常规TSE序列、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SWI序列有无病灶、病灶内或病灶周围有无出血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学进行对照,SWI、TSE及FLAIR之间对病灶及微出血灶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1.5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搜集的36例病例中,15例为急性脑梗死合并少量渗血,均经1~2周临床随访证实;8例脑外伤,5例经手术证实,2例临床随访证实,1例脑剪切伤,CT随访证实;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其中2例海绵状血管瘤经手术证实,其余经DSA证实;3例脑部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

急性脑梗死合并少量渗血,SWI序列上均显示出磁敏感效应,具体表现为扇形脑梗死中点状、条状低信号,信号多均匀;脑外伤合并的出血SWI序列表现为不规则形低信号灶,脑剪切伤表现为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多发低信号;6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不同时期的反复出血表现为均匀低信号或典型的低信号环,即“铁环征”,动静脉畸形及静脉瘤表现为静脉影;1例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多发低信号灶;2例脑部肿瘤表现内有少量出血,1例为血管影。常规T2WI序列和FLAIR序列对病灶/脑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57.2%和51.1%,SWI序列对脑内病灶及出血的敏感率高于常规序列。经卡方检验证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SWI是利用体磁化率效应(不同组织之间磁化率差异可以引起相位差效应)差异而产生图像对比的磁共振成像法。SWI对血液的代谢产物、静脉血管及铁质沉积等非常敏感。CT检查是诊断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某些微出血,CT检查提供的信息往往十分有限,不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以至于延误病情,SWI是显示出血最敏感的序列之一[1],尤其少量出血,如急性脑梗死并发的少量渗血、颅内的微小血肿及亚急性的出血等,SWI可以检测出CT、常规MRI无法显示的微出血或静止性出血。本组病例中1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少量渗血,SWI表现的点状及条形的低信号,常规序列、FLAIR序列均未显示微量出血,6例海绵状血管瘤在SWI序列中的特征表现“铁环”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与任伯绪等[2]报道一致。正是由于SWI对出血非常敏感,它同样可以显示外伤引起的微小出血及弥漫性轴索损伤,CT往往难以发现这些疾病,MR的出现及SWI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出血或者非出血病灶的诊断率。

SWI可以显示颅内直径<1mm的静脉,且不受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影响[3],有助于血管畸形的诊断及分类。从目前来看该技术似乎是惟一可以精确显示非出血性或反复少量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的方法。本组病例对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静脉血管瘤以及毛细血管扩张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100%。

脑部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恶性肿瘤多为富血供的,常合并坏死、出血,SWI能够显示肿瘤内的静脉血管及出血。Sehgal等[4]等研究显示,SWI对肿瘤的显示率以及显示肿瘤的边界、出血、肿瘤内部结构和水肿等都比增强、T2WI更胜一筹。

SWI能够提供比常规MRI更加详细的信息,有利于显示急性脑梗死并发少量渗血、静脉解剖结构、隐匿性血管疾病、脑部外伤出血以及肿瘤等疾病。利用SWI和常规序列相结合,为临床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1] Babikian T,Freier MC,Tong KA,et al.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Neuropsychologic outcome and pediatric head injury[J].Pediatr Neurol,2005,33(3):184-194.

[2] 任伯绪,史河水,孔祥泉,等.磁敏感成像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1):960-963.

[3] 朱丽丽,徐凯.磁共振新技术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6):441-443.

[4] Sehgal V,Delproposto Z,Haddar D,et al.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to visualize blood products and improve tumor contrast in the study of brain masses[J].J Magn Reson Imaging,2006,24(1):41-51.

猜你喜欢
海绵状证实脑部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