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

2010-02-10 19:43曾小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溶媒青霉素不合理

曾小英

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423000)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临床往往比较重视其疗效,但随着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多[1]。为此迫切需要对抗生素进行严格的和科学的应用管理,本文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抗生素处方资料,分析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抽取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每月1、10、20号处方,从中选取含有抗生素的处方进行作为研究对象。

1.2 不合理应用判断标准[2]

无感染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未按照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未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在体内的代谢特点选择给药时的溶媒、药液浓度、给药途径及给药次数);未按照药物的抗菌特点选择用药;更换不合理;预防用药给药方法及给药时间不规范;疗程过长或过短;联用无指征或联用不当。

1.2 方法

将抽查的抗生素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各种文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判断抗生素不合理原因。

2 结 果

2年共抽取门诊处方27580张,其中应用抗生素处方17806张(64.57%,17808/27580):应用抗生素1~4种,平均(2.12±0.23)种;17808张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应用有840例(4.72%,840/17808),不合理应用原因包括:滥用抗生素267例、给药次数不当213例、溶媒不当140例;联合滥用抗生素88例、药物间相互拮抗62例、选用抗生素起点高60例。

3 讨 论

随着抗生素的研究的迅速发展,抗生素种类增多,使用范围扩大随之增加,抗菌药物已经成为目前被最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但大多数医院未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加上国家对抗生素应用尚无明确的政策规定,又不能切实可行地进行宏观监控,临床上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现象很普遍[3],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观察分析门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4.72%,具体如下。①滥用抗生素。本组无适应证、针对性不强的用药情况287例(34.67%,287/840)是不合理应用的最主要的原因[4]: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有明确并发细菌感染的病毒疾病才能用抗生素,如果无细菌感染,则视为不合理用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应用抗生素。②给药次数不当。青霉素类、孢菌素类及林可霉素1次/d 108例(25.36%,213/840),抗生素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及林可霉素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杀菌)浓度的时间,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其抗菌治疗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需要每天剂量分次给予[5],总量分3~4次/d给药,如果1次/d根本无法达到有效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③溶媒不当140例。处方中常有青霉素用葡萄糖液作为溶媒的情况,青霉素类抗生素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宜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稳定性较好。④联合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仅用于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或单一种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本文普通感染情况下在联用应用118例。⑤药物间相互拮抗82例。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快速杀菌+快速抑菌剂,如阿奇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阻碍细菌转肽酶过程,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为快速抑菌剂,青霉素为快速杀菌剂,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因此两药合用会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疗效;作用于同一部位如罗红霉素颗粒+克林霉素,二者作用机制相同,都是作用于细菌的50s亚基,竞争核糖体上的结合部位呈拮抗作用,两药合用影响疗效;氟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与氨茶碱合用,二者均可使氨茶碱代谢受阻,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氨茶碱的毒性反应。⑤选用抗生素起点高,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可以治疗的病症,不作首选,而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扁桃体炎应首选青霉素或但是选择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综上所述,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在比较常见,因此临床医师需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和不良反应,选用药物时应结合其抗菌谱、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一旦明确致病原,则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循证目标治疗,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严格控制用于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与途径要合理、根据时辰药理学指导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应用抗生素;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宏观管理,医院有关部门应制定出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应制度,确定本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及一线二线用药,严格行政监控管理、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的量、模式、销售方式等,规范院内药品流通行为,及早实施医药分业,彻底铲除经济利益链[6]。同时重视发挥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开展药学服务,充分利用药师对抗生素的熟知和应用上优势[7],从选药、疗程、联用等多方面药认真、细致地审查每张处方,做好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并向临床通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1] 李红.2008年我院住院处方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7):88-89.

[2] 李卫钟,洪兰,温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09,9(1):87-88.

[3] 徐惠娟,丁嘉寅,戴加乐.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10):169-170.

[4] 丁爱茹.门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处方152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9,16(7):54-55.

[5] 杨永华.29040张门诊处方抗生素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1):172-173.

[6] 林维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成因浅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9-12.

[7] 梁宇红,杨志杰.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86-187.

猜你喜欢
溶媒青霉素不合理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更 正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