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美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2010-02-10 19:43刁继华王慧峰尉桂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补片聚丙烯利多卡因

刁继华 王慧峰 尉桂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20~8l岁,平均年龄为54.9岁(60岁以上占50%)。其单侧腹股沟疝32例,双侧斜疝2例,直疝3例,股疝2例,嵌顿性斜疝2例。

1.2 方法

材料:均由武汉新亚运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意大利H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赫美”聚丙烯单丝平片,规格:6cm×11cm平片。

1.3 手术方法

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麻方法:腹股沟区的神经支配来源于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以及第12胸神经的外周分支,用1%利多卡因在髂前上棘的内侧2cm处作一皮丘,向髂骨的内侧方向穿刺,进入肌层后缓慢退针通过腹壁的过程注入利多卡因5mL,改变穿刺角度,穿透腹壁的3个肌肉层次,退针过程中注入利多卡因3~5cm依次沿髂前上棘的皮丘向脐方向、从脐向耻骨方向进行皮下阻滞,再退针至皮下在腹外斜肌间膜下向内环内、外两侧分别注入利多卡因5mL,以麻醉生殖神经的生殖支和股支。手术入路、疝囊解剖游离与传统手术相同。将疝囊高位结扎后还入腹腔。应用预裁补片平铺于精索后方分别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联合腱缝合固定6~8针,预裁补片大小要合适,不宜过小。

2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24h下床活动,7~9d出院。术后随访30例(72.7%)。随访3~10个月。无1例复发,无异物及排异反应,术后7~9d出院。

3 讨 论

3.1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理论依据

1986年Lichtenstein首先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并应用于临床,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不限制活动,尤其是低复发率,给疝修补术带来了技术革命[1]。这种修补是以人工材料将补片接于腹内斜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问,用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克服了 经典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缝合无张力,是以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外科问题。无张力修补术的优点,①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②保存了肌肉的完整性,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③使腹股沟管后壁抗冲压力更强;④术后恢复快,下床活动早,无张力性疼痛;⑤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3.2 植入材料

3.2.1 理想的植入材料的标准

①物理特性不受组织液影响;②化学性能稳定:③不会引起炎症和异物反应;④无致癌性;⑤不致敏或无变态反应;⑥具有对抗机械应力的能力;⑦能被制成不同的形状;⑧可以消毒。

3.3 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采用意大利Hemiamaesh公司的聚丙烯补片修补腹股沟疝40例,体会到该手术有如下特点。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恢复快,对周围神经和精索结构损伤小,修补后不影响睾丸血液供应而致睾丸萎缩,特别是对一些年老体弱,组织退变抗张力强度较弱的患者,采用聚丙烯补片正好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5min较传统手术节省15~20min,术后24h能下床活动,2周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较高为10%~15%局部并发症多为7%~12%。其原因学者较统一的看法是由于局部组织缝合张力大及不合理的将不同的解剖层次的组织缝合所致。这不仅改变了组织结构也破坏原有的生理功能,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术使用的聚丙烯补片能刺激周围组织发生快速的皮纤维细胞反应,恢复并加强修补部位的组织强度,较传统的各种修补方式更合理、更可靠,杜绝了疝复发的解剖学基础。马颂章等报道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为0.1%,并发症为0.3%加0.4%[2]。本组40例均无复发,疗效满意。

无张力疝补片修补术已在我国各级医院普遍开展,将会取代传统的疝修补术,但在术中应把握好几个要点:①术中应充分游离腹外斜肌腱膜,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补片,补片要放置平整,缝合牢固,防止卷曲折叠,以达到完全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②补片不宜过小,文献报道补片过小是导致疝复发的重要因素;③术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剥离,严密止血,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不吸收丝线缝合,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 ④术后积极治疗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3]。

总之,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简便、恢复快、复发率低、实用性广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疝修补术,它将成为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主要修补方式。

[1]Lichtenstein IL,Shulman AG.Ambulatuony outpatient hernia surgery including a new concept introducing tensivn-free repair[J].Int Sury,1986,71:1-7.

[2]刘源丰,杨柳,刘宏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附84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60-62.

[3]王存川,乔巨峰,李谦,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88-99.

猜你喜欢
补片聚丙烯利多卡因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