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平面设计的技能技巧

2010-02-17 13:03许冠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课题技巧实训

许冠玲

(惠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惠安 362100)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平面设计的技能技巧

许冠玲

(惠安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惠安 362100)

注重学生视觉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及文学修养的熏陶,运用“以点扩面,以面缩点”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分析平面设计教学实训中的特点,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并以“教会学生的知识不等同于让学生掌握技能”为理念,阐述平面设计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平面设计技能提出培养目标。

中职;平面设计;技能技巧;实训课题

平面设计技能技巧的提高有着广泛的学习路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更多的还是需要有技能的创新型人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各种媒介的涌现,为学习平面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学生学习中往往出现生搬硬套、盲目抄袭的现象,很多作品文不对题、华而不实,学生毕业后适应不了市场的需要。

语言文字是平面设计的核心

(一)语言文字与视觉语言

文字语言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书面文字或口头表达的语言,用声音传播、用字面表达思想内容。而视觉语言则是借助图形、色彩、构图等无声的形象传递情感,进一步表达主题和中心思想,例如,圆形象征圆满,红色代表热烈等。视觉语言的形成往往是普遍人能认识或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了解掌握视觉传达的情感、培养视觉感知能力,是平面设计的前提和核心。

(二)文字是平面设计创作的开端

过去人们穿衣只是为了保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穿衣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需要,还反映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正所谓“盛世出华衣”。同样,平面设计也是如此,最初只是文字的编排,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而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竞争激烈,商家千方百计地想出各种方法争夺市场。大量运用不同的图形图像、具象人物、明星人物、抽象人物、几何图形等组合组装成美丽的画面,展示给消费者以吸引大众。那么,究竟怎样进行选择呢?这就要从文字出发来寻找相适应的图形。

首先,主题要有明确的定位且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例如,某某品牌定位为象征该产品给人们带来光明,文字出现“光明”,运用头脑风暴法,列出能表达光明的图形,如太阳、月光、烛光、灿烂的笑容等等,都可让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光明”。接着从中确定适合主题的图形,形成视觉语言。这说明运用文字寻找平面设计适合的图形,应该用准确的视觉语言传达中心主题信息,达到诉求目标。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述说着不同情感,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语言。

(三)视觉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还要不断通过各种办法提高视觉语言的感知能力,用艺术欣赏来陶冶情操。艺术无国界,如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就是通过无声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视觉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经验上的积累,也有不同门类艺术相通之处,比如舞蹈的肢体语言,表演艺术的神态语言等都可以借鉴。培养的方法还可博览群书,提高文学修养,古今中外诗词有很好的意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里暗藏的玄机和最高境界。

提高技能技巧的关键是有效实训

知识不等于能力,理论不同于实践,进行有效的实训是让学生快捷掌握技能的关键。

(一)新视角、新方法的实训探讨

“以点扩面,以面缩点” 平面设计技能技巧没有固定的模式或不变的方法,相同的技巧无法应对不同画面,平面设计技巧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灵活多变的特点,有微观与宏观、整体与细节、对比与统一等多个层面,它是灵活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模式,示范教学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但满足不了实践上多变性的需要。实训课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既要达到一般的教学目的,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笔者尝试用“以点扩面,以面缩点”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实训课题的设计。用一个点扩展开讲解,学生对知识从初步的了解认识到掌握一般的理论,再到构思设想和发挥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例如,以一个字母“M”的字体设计为实训课题,教师先举例讲解众多设计的基本技巧,让每位学生结合教师讲解的技巧,再延伸扩展出6种以上的不同字体。这样,班级20位学生就会产生一百多种不同的字体变化。若让学生跟教师同步操作,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开发,设计的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学生在自主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才智,值得借鉴。也可以把面缩为点进行实训课题的设计,寻求“简单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以一个成语小词典的装帧设计为课题,其中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构图的基本原理、审美、色彩搭配常识、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每个知识点作为理论可以独立存在,将它们放在实践中时,各个知识点又相互贯穿、相互依存。把多个面集中在一个课题中进行实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赶后面羊群”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全班学生的技能必须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尊重每位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相互促进形成一股集体向前的力量。例如,羊群中拉动或拍打后面的一只羊时,前面的羊就不自觉地往前冲。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时对后面的学生拉上一把的话,就能轻松地提高整体水平。教师要利用这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内在的集体力量。另外,“法无定法”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特点。每位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一道风景线,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巧用“灵动空间”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本技巧分析,同时还要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施展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也有心理活动的参与。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最初的外在感观到引起兴趣、产生喜爱,进一步研究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这一理论,对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上的接受能力有良好的启示。学生之间有个体差异,教师要灵活地把握知识点的难易度。“灵动空间”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充分体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灵活度的把握上。因此,平面设计技能技巧的提高,不是教师简单地示范或学生反复练习,学科的灵活性迫使教师在每个环节都有给学生留有大胆尝试的空间。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就如同婴儿学走路一样,父母如果不放手,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走路的技能,但摔得太重又害怕不愿意再尝试。实训课题的设计也有相同之处,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经验、积累能力。

(二)实训过程中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构成的基础能力 学科的相互贯穿能提高教学效率。学校教育对平面设计的培养目标,与市场上的短期培训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在注重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强调对学生设计技巧、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只是单纯的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对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是学习平面设计的前提,而设计技巧的提高还需要学科基础知识,如形式美的法则、对比与统一的原理、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等。“以点扩面,以面缩点”地研究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教学,培养出既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又能运用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实训时将大课题细分为几个小课题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理论上有突出文字图形、人物图形、产地文化等多种创意构思的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商品类别及针对教材的内容,设计“化妆品包装”的实训课题。确定以突出文字为主的设计方案,再将这一课题细分包装的品牌字体设计,文字的编排,色彩的搭配,点、线、面的构成方法等几个小课题,由易到难进行步骤分解,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训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的方案都围绕前文所探讨的以文字定位为核心。每个教学环节都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不断地积累审美经验,提高技能。

以多样化的课题训练学生灵活的设计思维能力 大量的实训课训练是强化学生技能的有力途径,而学生灵活的设计思维来源于多样化的课题训练。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明确每一个课题的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任务。可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扩展和延伸,举例讲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对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训练中,可对学生制定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评价标准。艺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强化训练不单是量的增加,还要产生质的飞跃,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你的进步在于我们之间的沟通,而这个桥梁是作业。”这是我对学生说过的一句肺腑之言。千变万化的平面设计,有无数种构思。平面设计在遵循形式美原则时,有一般的规律和基本方法,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件优秀的作品,是设计工作者付出很多辛苦才获得的。平面设计技能技巧唯有通过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获得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支持和鼓励,此时,教师应给于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教师的评价是关键,真诚的沟通、友善的评价方式、友好的沟通可使学生百折不挠、刻苦钻研,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目前,该学科的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局限,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1]王国伦,王子源.商品包装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赵殿泽.构成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

[3]李红,等.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G712

A

1672-5727(2010)05-0120-02

许冠玲(1975—),女,福建惠安人,惠安职业中专学校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美术及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

猜你喜欢
课题技巧实训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指正要有技巧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问的技巧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