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

2010-04-11 14:17骆秉全
关键词:体育运动统一体育

骆秉全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系,北京100088)

论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

骆秉全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系,北京100088)

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以哲学、美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文化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科学审视以往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基于“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体育教学无论从育人还是作为社会文化,都存在着事物的两个方面,都具有矛盾的性质,和谐就是要促进矛盾的统一发展,美则是她的最高境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本质手段来培养能展示美、体会美、欣赏美,身心和谐发展的具有个性的、自由的人。

美;和谐;体育教学;教学观

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呼唤体育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呼唤体育教学的美与和谐。

一、美与和谐体育教学观的内涵

提出“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是基于体育无论从教育、育人还是作为社会文化,都存在事物的两个方面,都具有矛盾的性质。和谐就是要促进矛盾的统一发展,美则是它的最高境界,既有内容的也有形式的。成功与挫折的统一就是和谐,快乐与痛苦的统一就是和谐,合作与竞争的统一就是和谐。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强调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来培养体育的审美情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体育美,强化学生个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其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地发展。通过学生欣赏体育美,感受体育美,享受体育美,掌握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促使学生提高体育兴趣,使学生的身心日臻完善。

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是一种多元的、综合的、全面的、发展的体育教学观,它的着眼点在于体育要以人为本,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从培养全面和谐自由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的视角,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从科学人本主义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来看,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美育的角度去研究体育,去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和谐、审美、塑造美等问题的人目前还比较少。体育具有客观而独特的美学价值,具有神奇的魅力,这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体育研究所确证,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建设上,对如何从美学角度把握体育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还较为陌生,或者说这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有美的体育教学才是和谐的体育教学,也只有和谐的体育教学才能展示美、创造美,体育教学艺术是美与和谐的艺术,要充分体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美与和谐,离不开教学艺术。可以说教学艺术是营造和谐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呼唤体育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呼唤体育教学的美与和谐。

体育教学艺术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艺术的教学设计,艺术的讲解与示范,艺术的组织,艺术的师生互动等,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能让学生感觉到体育的乐趣。所以研究体育教学艺术就是在研究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教学的美与和谐。从体育教学艺术的视角来看待体育教学,目的在于使广大体育教师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体育不仅是为了增强体质,进行品质教育,体育更是培养和谐人格,培养学生爱美、审美意识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一定是艺术化的教学,艺术化的教学是需要有情感的。情感中的美感,在学生学习体育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体育效果以及体育教学的影响是学术界容易忽视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体育运动中的美,通过体育活动和身体练习激发学生美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感受真善美,体验体育运动的美与和谐,塑造良好的人格,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审视和体验体育运动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达到体育教学教与学、师与生、内容与形式、增强体质与掌握技能、认知与情感体验全面和谐统一的一种体育教学观。美与和谐体育教学观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增强体质与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统一,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与普及体育运动的统一,是成功与失败体验的统一,是快乐与痛苦体验的统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统一,是身体与心理的统一,是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二、美与和谐体育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美学的独特目标应该是促使人生的审美化或艺术化,这是一种对终极理想的追求。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重要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美育教育,即通过体育的学习去审视体育运动的美,体验体育运动的美,从而塑造美的心灵。现代体育教学就是要努力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全面的教学价值目标,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使体育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体验。

教育学揭示出德、智、体、美诸育的有机统一规律,这为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全面发挥其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的价值,就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的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来实现。教育学中关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观的实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美与和谐体育教学观的时代价值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和谐,前提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包括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是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通过体育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促进学生在德、智、美方面的协调发展。因为体育在培养人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承担风险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协作品格和公平观念,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社会和谐。而体育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中最体现平等原则的领域。“公平、公开、公正”始终是体育赛场永恒的主题。在体育运动中,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尊卑,只要走进赛场,进行的、得到的和体会的都是平等与竞争的完美结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这方面教育,学生被不断熏陶,对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社会平等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和谐讲究规则和秩序。规则和秩序鲜明体现在体育运动中。遵规守则,维护秩序,一直是一切体育活动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这方面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规则和秩序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和谐重视和平和友谊。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使人们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或不公正待遇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人们精神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当今无论世界还是我国社会,都处在一个思想文化多元、多变的时代,不同文明的冲突、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难以避免。所以,必须倡导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坚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突发事端,减少对抗性,增强建设性。体育是促进人类和平友谊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体育使每一个参与者既感受到对抗激烈,又感受到友谊关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和平友谊方面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珍爱和平、重视友谊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人为本”的需要

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依附的基础,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标志。体育教育事业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将会成为以后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旋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体育价值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是学校体育要弘扬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体育教学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为培养全面、和谐、自由、个性化的人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人的现代化的需要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既作用于“自然”的人,同时,也作用于“社会”的人。对“自然人”的作用,是体育运动的明显作用,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促进人的生理、心理机能的完善。而对“社会人”的作用,则是体育运动的潜在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对人的文化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提挈”。通过体育运动的竞赛、训练和观看、观赏,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观察判断能力,不断提高人的思维敏捷能力和反应能力,不断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配合意识,增强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特殊的文化功能正是推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G807

A

1000-2359(2010)06-0248-02

骆秉全(1964—),男,甘肃临洮人,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AGB08106)

2010-03-25

[责任编辑 许 昌]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统一体育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体育运动
统一数量再比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