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信息化规划

2010-04-12 11:44□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架构规划

□申 娟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 100031)

中央电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构建面向学生和家庭的卫星电视课程播出系统,整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各种应用系统,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学生提供基于移动代理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一、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管理和IT现状,优化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资源,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信息化规划在时间上的跨度一般是三到五年,每年要根据面临的新环境、新发展和技术上的新趋势等因素对其做出调整和完善。教育的信息化规划是一个有组织、持续的、始终以学校教育目标来驱动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份指导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学校的特色,以寻求经济上、技术上和人员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信息化规划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是学校相关成员积极参与的过程,共同确定学校现有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采用何种信息手段可以减小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最终明确利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规定、程序和方法等 。

1.信息化规划目标。通过信息化规划,明确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方向,设计未来3-5年信息化的技术蓝图,为未来应用系统开发制定一个基本框架,包括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基础架构等,使信息系统在业务、数据、技术和管理各层面实现高度的集成和统一,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确信息标准范围和建设路线图,以指导标准化建设的进程。设计信息化建设路径,从而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和科学地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2.信息化规划原则。信息化规划应纳入到远程开放教育本身的发展战略,并与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模式充分结合,要从远程开放教育业务战略发展方向、业务现状、信息化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各方面,对国内国际开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佳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合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发展的规划,以确保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信息化规划要注意可扩展性,要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能适应管理模式与工作模式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IT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工作模式都在发生快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原先做的信息化规划不适应新的情况,所以在做信息化规划时,要认真分析发展战略与IT支撑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影响度,在规划时留有适当余地。信息化规划不应成为信息化的死框框,要能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调整信息化规划,要能细致、全面、合理指导信息化工作。

3.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规划实施步骤。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规划分三个阶段11个具体步骤实施,第一阶段进行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第二阶段制定战略规划,第三阶段实施计划和制定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采取调研问卷和现场访谈相结合方式,对远程开放教育业务和信息化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开放教育业务的整体发展现状、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应用需求,从中寻找关联、发现问题,为深入的业务梳理和需求分析打下基础。

(1)了解业务组成及发展方向。了解管理和业务领域现状,获取和分析它们对信息标准化的需求。理解广播电视大学的业务发展战略,分析关键业务对信息标准规划的影响,以及核心管理领域和业务领域的标准化需求。

(2)把握信息化现状。了解信息化现状,以及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现状。

(3)分析行业信息化趋势及最佳实践。为确保本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先进性,对开放教育在国际同行业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4)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整理。汇总业务战略、业务现状、IT现状和行业最佳实践多方面获得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明确下一阶段规划的目标。

第二阶段:战略规划制定。根据广播电视大学业务战略发展要求和现状、当前信息化现状及需求,结合国际开放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业务框架梳理和IT与业务关联策略设计,提出支撑教育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搭建目标,确定未来3-5年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定位、能力需求及系统建设需求。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从开放教育战略出发,充分分析开放教育产业链的运作模式,找出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从而明晰电大的IT战略,并构筑广播电视大学的IT应用蓝图、IT治理模式、信息资源体系及系统实施规划等,成为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信息化的统一战略指引,保障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信息化能够以统一的步调节奏和谐发展,以实现对广播电视大学战略目标达成的有效支持。该框架进一步展开为应用系统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IT服务体系架构等四个主题,从而明确电大未来信息化发展目标、内容组成和实施路径。

(5)制定应用架构。规划未来3-5年的应用系统架构,应用系统设计遵循一体化原则,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在应用系统开发选型时要考虑不断扩充和变化的业务需求,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6)制定数据架构。描述主要管理和业务领域的数据分类与用途,以及其在组织、功能领域和未来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主要流向,并对数据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提供建议。

(7)制定技术架构。分析未来应用系统架构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对现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差距,未来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需标准化,集中设计。

(8)制定IT服务架构。设计适合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层级的信息技术服务组织结构和服务流程,使其成为未来支持广播电视大学整体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和标准体系制定。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信息化的约束条件,保障教育信息化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建设并能有效关联,该体系包括信息化总体标准、信息化应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化管理标准等方面内容。

(9)制定实施计划和资源投入计划。制订满足IT和业务能力要求及实现所建议的IT应用系统和技术架构所需要的建设项目,定义项目的目标、范围以及主要项目的框架方案。分析各个项目的投入、效益和风险,考虑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项目与业务方面的成熟度,定义总体实施计划,并根据各类项目的特点制定各项目的主要实施策略。

(10)制定标准化架构。建立信息标准总体架构,以及一整套组织和流程支持信息标准的制定、贯彻和维护,才能确保信息标准的活力。

(11)信息化标准制定。制定数据统一编码标准体系、应用系统建设规范。

二、结语

信息化规划是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第一步,只有经过战略实施以及对战略实施进行系统地评估,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段 昂,赵玉珍.短信平台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2]杜骏震.远程教育新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架构规划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