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2010-04-12 11:44郭峥春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学习者多媒体

□郭峥春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多媒体网络资源运用于教学领域,改变了我国传统教学的固定单一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网络环境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二者有机的结合,更加注重了对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实现了教与学的理论与网络资源的联系、交互和整合。如能实施,是对我国教育在教育资源上的最大程度的优化。

一、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的含义和特征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它主要是针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的情况。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自愿性、自主管理性、和与社会交互性。自愿性是指学习者依据自身的兴趣、需要和目的等激发和维持自主性学习的愿望和动机。自愿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了学习者能否坚持学习,能否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管理性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管理并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与方法,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自主管理是自主性学习的精髓。社会交往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求同伴和教师帮助或外界资源,提高改善自己的学习结果。自主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方法与材料,相互帮助解决问题,一起合作练习,能进一步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效率。

自主学习并非学习者自我的盲目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国内外诸多的研究表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干预”。那么,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转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具体而言,何种教学模式的采用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教与学的有机的组合,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二、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资源广泛运用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学的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适应其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要有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具现代性,更适合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自助式学习,又称浏览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主要出现在新课预习。鼓励学生通过既定主题,浏览不同的网站,获取多角度信息,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其二,情景化学习。 网络能以自己的信息表现技术优势,有效地揭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在情景化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让学生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这些情境可以是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或冲突性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其三,探究式学习。教师将学生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体验探究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新词汇时,利用网络,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与该词相关的信息或者选择和控制各种媒体和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则可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从问题出发,共同确定一个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的实质,查询、搜集各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资源,借助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或生成等探究活动,接下来再进行集体讨论,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其四,协作式学习。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利用网络群组等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为获得个人和小组最大化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可以根据特定的任务和学习要求选择不同的分组机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进行协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进行调控或指导;或是在局域网内组成小组,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商学习。其基本教学流程是:分组——定位——自我探索——小组协作——组际评价。组织小组协作学习可以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等。

三、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便于为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自愿性。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除了课本的内容教授,还可利用已开发出的有关语言学习的材料,如原版电影、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等素材,使课堂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而学生通过自助式学习,开阔了视野,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拓宽语言教学的广度和挖掘语言教学的深度,同时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视听结合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理解和接受。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登陆相关网站,使课堂教学变得多通道、多元化。 这种模式不但可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便于学生自主管理。因特网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无疑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情景化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多媒体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在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来主动寻找并获取信息,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决定学习内容,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3.网络多媒体为学习者提供多重交流平台,增加了学习者的社会交互性。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往往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动,从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都显得极为有限。 在协作式教学模式中,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BBS、聊天室、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成为学生们之间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再受老师问题的限制,完全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网上引发讨论,或者成为某个讨论的组织者,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难以想象的。最后,教师对学生提供的内容进行归纳,并根据自己备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寻找有关的各种信息,而不是背诵老师替学生找好的材料;在课堂上由学生来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而不是光坐着听老师讲,这样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了知识领域,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多种教学模式更替,使教学充满乐趣。在网络教学环境的辅佐下,教学模式可交替使用。在教学中实现传授知识于无形,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思考,并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感受到知识的发现是如此的简单自然,发现自己动脑也能有所发现和成就,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纳入认知结构中。

四、结语

将网络资源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其动机和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等教育走向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教学必将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

[2]张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学习者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