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餐饮企业的员工激励

2010-04-14 02:34周凌洁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餐饮企业餐饮

周凌洁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1 激励的基本内涵

激励,是指通过奖励或鼓励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一定目标行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者说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实际效果与三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一是激励时机,即在什么时间给员工以激励;二是激励的频率,即在一定时间内对员工激励的次数;三是激励的程度,即激励的作用力大小。[2]当代餐饮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激励的过程中通过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达到其所期望的最终激励效果。

2 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对员工进行激励,发挥他们的潜能是餐饮企业管理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3]激励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无论是对管理人员还是服务员,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餐饮企业对员工激励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点:

2.1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

员工只有在激励的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成绩。如果一个员工每天三点一线;管理者缺乏对其生活必要的关心;工资、奖金一成不变;将会导致这个员工工作动力不足,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作为餐饮企业管理者应在了解员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并运用合理手段,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内在潜力,使之做出最佳表现。

2.2 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

企业管理的成功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和激励,使员工树立全局意识,进而形成团队精神。一旦团队经过努力实现其目标,员工彼此合作的经历就会变成令人欣慰的美好回忆,它将使员工拥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使企业更具有凝聚力。

2.3 有利于提高餐饮企业的服务质量

餐饮服务的最大特点就是难以衡量性,餐饮服务是由具有个性的企业员工提供的手工劳动,所面对的是以主观感受来评价服务的具有偏好的客人。因此,服务的要求及评价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对服务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员工本身,只有自己感到非常满意的员工才会自觉自愿地为客人更好服务,及时提供客人所需要的服务。而使员工满意的最有效方法正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激励可使员工具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愿意竭尽所能地为客人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额外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赢得忠诚的客人。

3 员工激励在餐饮企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激励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理论的良好运用既能激发员工的干劲,也能吸引并留住他们,使他们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自觉接受企业目标与价值观,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4]相反,激励理论运用不到位,就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3.1 人才大量流失

人人都有志向,并愿意为实现志向、理想而奋斗。如果人才认识到环境不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需求,则会必然离去。餐饮企业员工除了生存需求外,更有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需求。而部分餐饮企业在激励过程中常常伤害员工的自尊心,因一点错误而否定员工的长处,有的管理者还对个别员工搞特殊化、区别对待。这些都使员工对餐饮企业失去信心,萌发另谋高就的念头。

3.2 群体凝聚力下降,服务质量低下

激励的重要性是激发餐饮企业员工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企业的要求,为企业的既定目标服务。由于业绩考评、奖惩的不科学,物质待遇的不合理,以及精神激励手段的僵化等,使得某些餐饮企业在运作上有欠规范,人心浮动。这些问题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将导致餐饮企业内部正气难以树立,集体利益受到忽视,个人利益被过分关注,最终导致合力丧失,群体凝聚力下降,甚至整个工作的混乱,直接影响到餐饮企业的经营绩效。

4 激励在餐饮企业管理中的积极运用

激励是餐饮企业管理者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餐饮企业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需要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信息激励、奖惩激励等。[5]在实际操作中,激励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和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概括起来,餐饮企业管理中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激励机制:

4.1 注意感情投资,关心员工生活

管理者应当关注员工的需要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一大笔财富,但现有的一些饭店以高薪招聘却留不住人,而内部很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不高,其关键是管理缺乏人情味,致使员工不能安心工作。餐饮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感情投资,关心员工生活,使其能够努力工作。感情投资的关键是管理者必须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和征服员工,真正地尊重、信任、关心员工。管理者对下属员工的爱护、关怀和体贴越深、越周到,越有利于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心理气氛,使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餐饮企业可以从饮食上改善员工的待遇,使员工体会到企业的温暖,可开展年轻人喜爱的文体活动和各项竞赛,激发其工作热情。密切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了解员工的生活状况,尽可能地为员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体现餐饮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地位,对管理者来说不失为一种良策,它会给餐饮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4.2 充分理解员工,正确对待员工的过错

理解是人的共同需要,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基础。餐饮企业需要社会和员工的理解,员工更需要社会与管理者的理解。当员工由于种种原因出错时,最难受的是员工本人,作为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过错要冷静分析,并根据过错的性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不应过多的指责和训斥,即使批评员工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一般不要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异性面前指责员工,更不要有意无意地抬高自己,否则容易使员工造成逆反心理,产生感情上的疏远。

餐饮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代表,其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员工为客人提供的服务。员工与顾客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即在工作中顾客也可以挑剔员工的服务,而员工只能逆来顺受,即使顾客有过错,员工也要忍耐,也要把“对”让给顾客。餐饮企业管理者在教育员工敬业爱岗的同时,还要从精神和心理上去理解员工,可设立“委屈奖”,专门奖励那些在工作中真正受到委屈的员工,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使员工感受到一种尊重,在心理上寻求到一种平衡,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更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4.3 充分信任员工,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餐饮企业管理者如果充分信任员工,并对员工抱有较高的期望,员工就会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一来,员工不仅愿意承担工作,而且会把工作做得更好。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权利,即使把各项工作的标准制定得稍高一些,员工也会尽最大努力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而不希望管理者过多地干涉自己的工作。管理中可在不同层次上让员工参与各级管理工作,研究和讨论企业的重大问题,这样可使员工感到管理者的信任,从而体会到自己的利益与饭店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大多数员工会以能参加讨论而受到激励。一线的员工或基层的管理者们最清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所以高层管理者也会发现员工所提建议的独到之处。

另外,如果有些建议不是很合理或比较片面,也应该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切忌对员工的建议不理睬,甚至对员工讽刺、挖苦、讥笑,这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4.4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

餐饮行业是特殊行业,没有相应的待遇便留不住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和合理运用物质激励,并尽力赋予新意。工资、奖金、住房等在一定条件下将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这是对员工进行奖励的最直接和有效的形式。福利也是其中的一种,它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体贴和关心。由于餐饮企业中青年人居多,企业应创造或提供条件,鼓励成立适合年轻人特点和兴趣的艺术、体育等非正式组织,倡导定期开展比赛等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展示餐饮企业的风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增进员工彼此间的友谊,减少员工对工作的厌倦感,有利于身心健康。

4.5 对员工施加竞争压力

人人都有追求向上,并有一种竞争取胜的荣誉感。安定的生活环境固然是人们的需求,但过于安定的工作环境却往往不利于人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的发挥,竞争的工作环境能给人以极大的刺激,激励人们去拼搏奋斗。人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发挥的能力尚不足自身能力的 50%,而在适度的压力下又常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0%以上,即人们所说的超常发挥。压力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潜在的得益,由于压力造成的竞争有激发人们潜能的作用。在行业竞争中,餐饮企业管理者通过把竞争带来的危机传达给员工,从而激励员工与餐饮企业共同发展。

餐饮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以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各种竞赛活动,如“服务明星”和“微笑大师”的评选,以及“操作技术比赛”等。只有在充满适度压力的组织里,员工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危机感,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

4.6 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和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无形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它能使企业内部充满生机并获得巨大效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精神、共同的价值观念来协调激励每个员工的自主精神与创新意识,不仅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控制,使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树立餐饮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餐饮企业的知名度。

成功的企业精神是餐饮企业经营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可以高度概括成几个字或几句话,用店风、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激励、统率餐饮企业每个员工的意志,统一企业目标和员工的自觉行动,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餐饮企业在培养企业文化时,要对员工的个性充分尊重和发挥,要博采众长,洋为中用,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形成具有本餐饮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讨论,让员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提高自身素质,把企业文化作为工作中的准则,时刻谨记为餐饮企业创造利润。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作为一名出色的餐饮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地做到从人性上激励员工和管理员工,让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和灿烂的微笑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1]袁冬梅.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76-177.

[2]李原.现代饭店管理原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薛群慧,李瑞霞,文鲁元.饭店人力资源管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吴中祥,王春林,周彬.饭店人力资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千高原,等.现代宾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餐饮企业餐饮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可怕的餐饮外卖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