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产业园的青岛模式

2010-05-26 01:44聂永有
决策 2010年8期
关键词:资源化产业园废弃物

聂永有 白 洮

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笫一个静脉产业园,它与青岛六大动脉产业集群共同组队,构成一条完整且具有鲜明特色的“6+1”生态工业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形成共识的今天,静脉产业已经跃然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的“十大新兴技术”中,垃圾处理新技术位居第二,静脉产业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

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它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人体的血液经过动脉为身体各部位输送养分和能量以后,经过静脉回收再流回心脏参加下一轮循环。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

静脉产业园区作为静脉产业的实践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如何把园区投入实际运营,很多地方也都开始积极探索。

“青岛新天地模式”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VIP),是以从事静脉产业生产的企业为主体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根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标准,VIP包括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是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平台。

青岛新天地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第一个静脉产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它与青岛六大动脉产业集群共同组队,构成一条完整且具有鲜明特色的“6+1”生态工业体系,以带动青岛乃至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产业园以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储存、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和最终处置为基础,完全企业化运作,已承揽了具有机电产品综合利用、废弃塑料橡胶玻璃综合利用、废日光灯管处理、易拉罐再生、废硒鼓墨盒和电池综合利用、废纸再利用等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入驻。

新天地将投资重点放在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上,注重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通过规划把整个园区分为研究区、实验区、服务区、生产区4个功能区和一个预留区。新天地已经成为山东东部大量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和电子垃圾的终端处理站,形成了完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链网。

青島新天地的成功为发展静脉产业提供了思路,各地静脉产业园区逐步建立。辽宁环保静脉产业园是在辽宁建设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省、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背景下,为有效提高全省危险物处理水平而建设的。

苏州七子山麓将建设国内最大的静脉产业示范园,利用垃圾发电,发电后的垃圾废渣用来制砖,垃圾填埋后的沼气再发电,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也用来发电,最大限度地把废物变成“宝贝”。

上海城投公司已开始建设老港静脉产业园,功能包括废弃物资源化科技的研发、废弃物资源化的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的交易、早期垃圾场的生态修复与休闲和未来垃圾场的卫生填埋。

此外,浙江、鸡西、烟台等地也纷纷投入建设静脉产业园区,使各地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更加专业和规模化。

园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国外在静脉产业园区的实践上相对成熟,静脉产业园区是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平台,是德国和日本循环经济最典型的部分。例如,德国的DSD以及他的废弃物资源化网络,以及日本的Eco-town。日本第一个静脉产业园区为北九州静脉产业类工业生态园,是以PET瓶,办公设备、汽车、家电、荧光灯管、医疗废物等再生利用为主要功能的,其存在要与周边的动脉产业链进行合理的搭配。

相比国际上而言,我国的静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是靠高消耗、高排放换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中国已在重新思考发展之路。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设,包括与周围动脉产业的协调发展也成为重要课题。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部各成员的协调合作,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变化。影响静脉产业园区的因素可以从内、外部分别阐释。

就内部而言,园区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和整个园区的运行机制关系着园区的综合运营。企业是组成静脉产业园区的主体,它们的共生就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何通过博弈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优,进而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间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运行机制设计的合理与否,也直接关系着静脉产业园区能否长期地和系统地,增加一地的社会环境效益和总体资源水平。

从外部来看,市场的完善程度和政府介入的水平,影响着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首先,市场的信息传递能力及刺激市场主体能力,都可以促使企业采取合理的行为,达到优化配置。另外,政府作为在静脉产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就产业本身而言,其社会性大于盈利性,若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静脉产业很难正常发展。

我国的静脉产业园区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无论是在信贷支持、财政补贴还是法律制定方面,我国政府与西方发达国家还相去甚远,发展环境不够完善。

其次,企业参与度不够。虽然静脉产业已成为世界性朝阳产业,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非盈利性和社会性,很多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若没有政府的补贴是不愿积极投身的。

第三,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实现不带来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本身是非常关键的,我国在关键技术的研发上还有较大差距。

另外,主体缺失,监管无序。在回收阶段中,静脉产业内还存在责任主体缺失,回收网络缺失,二手市场监管无序等问题。

政府如何作为?

静脉产业园区不同于传统的废物交换项目,它旨在系统地增加一地的社会环境效益和总体资源。整个静脉产业的运行包括收运阶段、再生处理阶段、最终处置阶段和再生资源销售阶段。

相应的,静脉产业园区运作主体包括政府、收运者、再生处理者、最终处置者和再生资源经营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取决于运行机制的构建。一般来说整个园区的运作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在居民积极配合下完成的。

由于静脉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其社会性要远大于收益性,此时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特殊的产业领域内,政府既是组委会主任,又是裁判员兼运动员,既需要制定规则,又需要对产业运作进行严格监督,同时也需要参与在产业发展当中来平衡各方利益,以求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有力作为,静脉产业很难正常的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约束手段,企业作为静脉产业园的主力军,是发挥激励、约束制度的主体。政府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并以法律形式规范产业内企业行为,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市场价格杠杆,让企业有利可图,增加企业入驻的积极性,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静脉产业园区建设。

政府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对企业进行激励与约束: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质性扶持政策,激励企业进入静脉产业园区,同时提高周围民众发展静脉产业的意识;二是,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制定标准,强化制度,严格监督,将违规成本设置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严格规范行业内企业行为;三,鼓励企业根据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静脉产业网络体系,或静脉产业园区的运行机制,使企业间能共享资源和副产品;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单位回收与再利用水平,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政府要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逐步完善税收、贷款、财政补贴等优惠制度,将静脉产业原有的优惠政策予以落实,对静脉产业行业减免增值税。

此外,逐步引入生产者责任制,引导生产者必须回收利用或处理自己的废弃产品,鼓励生产者在产品设计时考虑方便回收和节能减排。通过构建符合静脉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来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激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发展静脉产业来追求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资源化产业园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