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职业需求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分析

2010-06-14 08:57
作物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产品生态

李 启 平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湖南 湘潭 411021)

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农业中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资源要素投入改变了农业的顺生态属性。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殆尽。农业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农业分工呈现线性状态,农业所派生的职业需求不断减少。在常规农业中,以巨量的要素投入换取农业单产效率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路径选择。一方面,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另一方面,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得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寻找其他就业门路。在劳动力不十分丰富的国家,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显得不那么严重,但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依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农村是就业的主要地方。

就业从实质上讲是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合问题[1]。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逐步向第二产业集中,2008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8.6%。总的说来,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在中国已经接近尾声,所以第二产业规模扩张看来难以为继,对就业的需求弹性系数在不断下降,同时因国际贸易中的碳泄漏使得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而中国将在2013年左右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此后中国的城市化增长逐步减速[2]。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在城市化减速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长,成为中国政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因此,探寻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在保护环境和扩大就业的前提下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依然是中国第一要务。发展低碳农业,促进农业功能市场化,将成为解决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

1 农业低碳化进程中职业需求变化

1.1 低碳农业扩大职业需求的理论基础

农村职业的增多与就业的扩大是基于农业功能的扩展和延伸。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限制了农业职业需求的扩大,资源要素投入的急剧增加,使得农业劳动力需求不断萎缩,其结果是农业单一产品的生产率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农产品安全危机不断涌现,土壤肥力不断降低,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稀缺,其功能价值不断降低。而以低碳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具有顺生态的特征,将农业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有机地耦合起来,低碳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农业功能的提升催生了非农产业市场,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函数的变化,使得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的联系起来。从低碳农业生产过程可以看出,新型农业具有现代科技和传统耕作技术相结合、相对较多的劳动力投入与现代动力相结合、多样化生产和单一产品生产相结合、环境友好和节约资源要素相结合的特征。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可以有效减少内涵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土壤碳汇的增加,建立碳汇服务市场,农业服务业、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文化、农耕传统技术传播等都是建立在农业生态化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网状的社会分工,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分工给城乡带来大量的职业需求,有利地推动城乡一体化。随着社会对生态需求的增加,农业生态功能创造的职业需求也随之增加。

1.2 低碳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机理

新型农业的显著特征是农业功能的产业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形成分工明确、高度发达的低碳农业产业体系(图1)。在规模庞大的低碳产业体系中,低碳林业、低碳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低碳农业的基础产业。在现代农业国家,其产业结构是: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是人工牧草,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是奶牛业,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而以畜牧业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通过生物加工变为动物产品后,再进入食品加工业,拉长了生物链和产业链,形成低碳农产品生产体系、加工体系。

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正朝着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低碳农业强调四个“综合”,即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起来,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将农业的经济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结合起来;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大化。新型农业提倡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常规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其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比如,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和就业增收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农业开始承担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生态功能的市场化衍生出农业碳汇服务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农业文化传承产业等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图1 低碳农业产业体系

1.3 农业低碳化对农业职业需求的影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在食品生产、能源供应、自然资源保护和土地使用方面,成为转向低碳经济的关键。M orison等(2005)认为,保护环境可以增加就业。政策制定者也认为,环境恶化和失业是资源配置使用无效率的表现。美国有机农业的实践表明,从 1990年开始,有机农产品的销售迅速增长,2007年达到 460亿美元。有机农业减少输入,因而降低水土流失,减少水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常规农业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是资本密集型的,要求更多的能源和制造品投入。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降低了负的外部性[3]。

低碳农业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增长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农业效益要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大力开发农业各种功能,农业功能由单一的农产品安全、原料供给向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转变。低碳农业突破了常规农业的逆生态化生产,采取的是亲环境生产模式,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服务、精神产品服务和环境产品服务。

农业发展方式转向低碳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4]。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体分三步。

第一步是农业内部的转移。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改变,将大量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尤其是种粮食的农民转移出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尤其是发展养牛业。这样,一是可以实现谷物的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实行以奶牛为主的多种经营,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

第二步是向农村的食品工业、建筑业和其他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大都建立在农村,构成了乡镇企业的主体,无论是乳品业,还是屠宰和肉类加工业,都建立在原料产地,就地吸收农业劳动力。食品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基础设施、乡村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三步是向新兴服务业转移,吸引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回流。农业低碳化就是跳出农业传统的发展思路,促进城乡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和市场对接。随着社会需求水平的提高,对与生态相关的旅游业需求迅猛。有学者认为,一个旅游者给相关产业带来10~ 20个就业岗位[5]。

2 新型农业职业需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

低碳农业通过经济功能的深化、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市场化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人类需求从追求农产品数量到追求农产品质量,再到追求环保型产品或服务,就农业而言,是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农业的多种功能裂变为多种社会需求,通过市场机制演化出各种市场,从而导致农业产业链延长、新的分工不断涌现。低碳农业发展中,逐步减少传统农业的职业需求和工作岗位,对劳动力吸附能力不断下降,同时,社会对农产品(包括服务)需求层次的升级推动劳动力从种植业向劳动密集型的森林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转移,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劳动力就业数量的增加(图 2)。

图2 低碳农业对就业的影响

在英国,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加工和直接销售,对农村劳动力需求增加。Green and Maynard(2006)认为,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相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振兴农村经济,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6]。在欧盟国家,有机农场每公顷提供的就业数量比常规农场要高 10%~ 20%[7]。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低碳农业每增加 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 1 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 300名农民就业。农村的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农村旅游业是生态型、劳动密集型和文化沉淀型相统一的产业,可以广泛吸纳不同层次劳动力就业。农业多功能市场化的推进,对农村的劳动力就业空间和时间产生实质性的裂变和影响[8],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新兴非农产业。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必须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以GDP作为评价指标,农业部门的贡献率确实较低。但农业是一个多功能部门,提供食品、纤维、油料和其他农产品,同时也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为许多经济部门做出了贡献。低碳农业具有节能、环保和经济三重功能,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低碳农业通过功能的扩展和市场化,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就业、间接就业和引致就业三方面。低碳农业的属地性和区域性,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促使劳动力输出地区由寄养于外地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移到依靠劳动力自养发展地方经济,从而有利于遏制劳动力跨区转移造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加剧的趋势。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是就近转移就业和异地转移就业相结合,长期看,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是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的根本方向。由于低碳农业提供的环境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低碳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常规农业是高投入、资本密集的高碳农业,是劳动节约型农业,是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不可持续的农业。而低碳农业是低投入、知识密集型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是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低碳农业与高碳农业相比,在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排斥劳动力型到吸附劳动力型,从逆生态型到亲生态型,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

3.2 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农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功能。促进农业的分工体系,加强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衔接,促进农业职业与非农职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农业经济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休闲和文化传承产业,进一步挖掘低碳农业的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将低碳农业技术与园林技术、生态学技术和文化创意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农业观光园,增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互动,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大力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从而大力打造农业生态服务为基础的消费性服务业,加速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

3.3 构建低碳农业产业体系

低碳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既是农业纵向延长产业链,又是农业横向扩展产业幅度的结果,也是农业人口不断分化的途径。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和幅度的扩大,大量农业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转移到农产品深加工、流通、文化旅游生态服务等产业。通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产品种植业、养殖业的对接,农业生产服务业、消费服务业与农业的对接,一方面增加了农民就业,农民可以分享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大幅度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得以释放[9]。

3.4 加强低碳农产品市场的培育

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来保障。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低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区分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严重影响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10]。建立低碳农场和农产品认证制度,建立低碳农产品职业市场,提高常规农产品和低碳农产品的区分度,降低低碳农产品的搜寻成本。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输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引入大型涉农企业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市场服务。

3.5 加强低碳农业人才的培养

以低碳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职业需求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农业与高碳农业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要求用知识密集型技术替代资本密集型技术,因而要求具有更高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农业劳动力。低碳农业派生的新的职业要求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拥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才能胜任这些新的岗位。政府应该把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到战略高度。制定规划,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新型农民。通过资金扶持、费用减免、贷款优先等措施激励有热情、有活力的年轻农民投身农业。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改变低碳农业模式下农业职业需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匹配的难题。

[1]张象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96-198.

[2]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和经济增长 [J].经济研究,2009,(10):4-21.

[3]James Morison,Rachel Hine,Jules Pertty.Survey and analysis of labour on organic farms in the U K and repubic of Irelan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2005,3(1):24-43.

[4]范新宇.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例[EB/OL].http://www.people.com.cn/.[2010-08-16].

[5]Barlybaev AA,Akhmetov VY,Nasyrov GM,Tourism as a factor of rural economy diversifucation[J].Studies on Rus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2009,20(6):639-643.

[6]Green M,Maynard R.The employment benefits of organic farming[J].Aspects of Applied Biology,2006,79(2):51-55.

[7]Offerman F,Nieberg H.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c farms in Europe[R].Economics and Policy,2000,(5):25-29.

[8]周天彤.低碳经济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吗[N].解放日报,2009-06-22.

[9]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0]房宏琳.古巴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与经验 [J].中国农村经济,2009,(9):86-92.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产品生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生态养生”娱晚年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