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 过渡期后青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策略选择

2010-07-05 01:38张文学魏勇张文芳
当代经济 2010年13期
关键词:青岛市增加值比重

○ 张文学 魏勇 张文芳

(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山东 青岛266520)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基于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WTO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深入,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两新三高四趋势”的特征。即:第一,服务领域新——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服务模式新——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第二,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及附加值高——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情感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第三,同时也体现出四个发展趋势:一是信息化趋势;二是国际化趋势;三是规模化趋势;四是品牌化趋势。因此,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品牌的经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其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1 青岛市主要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

一、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1、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势强劲,但相对来说,总量小、比重较低,发展滞后。近几年青岛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增加值几乎占到全市GDP的半壁江山(见图1)。在第三产业中以构成现代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见图2)。据统计,2008年青岛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总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492.2亿元,同比增长26%。同时,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及中介信息服务等领域,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以“两港一场”为核心的青岛现代物流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青岛港外贸吞吐量实现26507万吨,同比增长18.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46.6万吨,同比增长22.9%;民航货邮吞吐量完成11.57万吨,同比增长14.6%。特别是近几年青岛依托丰富的近海资源,使青岛海洋服务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青岛市政府正在打造以海洋经济为主的“蓝色经济”圈,相信不久之后,海洋服务将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中具有独特优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但从横向比较看,北京市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达72%,上海市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达60%,济南市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达50.1%。与国际比较,差距更大,2008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65%以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在70%以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接近40%,印度2008年已接近60%。

2、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其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青岛市经济的发展。青岛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五区一港”为依托,启动“港区联动”,重点发展物流业,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国内商品、物资的集中、储存、拼装、分拨中心;青岛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会展业、旅游休闲产业;青岛市南区已形成了包括楼宇经济、金融业、软件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近年来在打造商贸流通圈、餐饮文化圈等方面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繁荣地方经济、服务市区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柱。但是,其发展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青岛市经济的发展。

2000—2008年,青岛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41.6%上升为45%。北京市2004年至2008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由61.9%上升到72%,上海市2004年至2008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由46%上升为60%。与粤苏浙等省同类城市相比,青岛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而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其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青岛市经济的发展。

3、金融、房地产及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旅游、现代物流、海洋服务等领域发展突出,但服务层次相对较低,综合运营效益受到制约。2008年青岛市金融保险业收入173.5亿元,占青岛市GDP的比重达4%,房地产完成150.4亿元,批零住餐交运完成907.7亿元,2008青岛旅游业再创新高,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成为青岛一大支柱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投放的稳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提供了保障。海洋产业是青岛的特色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十五”期间,青岛市海洋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近14%,但是服务层次相对较低,综合运营效益受到制约。青岛市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京沪粤苏浙等省市相差甚远。2008年青岛市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仅相当于京沪粤苏浙等省市同类城市的60%~70%。

4、总体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产业结构比重提升速度下降。

1995年以来,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速度趋于平缓,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20.8%上升至2003年达到峰值26%,其后又趋于降低,至2008年又反弹至23.7%,现代服务业的增速总体上趋于平缓。同时,产业结构比重提升速度下降。根据图1青岛市主要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实施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使得全市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2002年青岛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上升到GDP总产值的42.8%。但近几年随着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减缓,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的提升速度明显减慢,2005年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1.6%,至2008年回升至45%,与粤苏浙等省同类城市相比,青岛现代服务业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表1 青岛市主要年份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二、影响青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增速缓慢,内部结构不合理。青岛现代服务业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表现不突出。其一,青岛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近几年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0%左右,所占比重较低,且整体上增加值规模小、内部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比重趋低。其二,现代服务业内部那些主要为现代生产部门提供中间需求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服务业的生产性不足,服务业更多地是为消费者服务。其三,青岛现代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支撑体系发展不完善,服务于制造业的产前和产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制造业迅速增长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导致服务业的质量、种类、效率等整体水平降低,制约了工业部门和服务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2)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中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现象,政策导向机制不完善。首先,青岛市目前在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外,现代服务业的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特别在金融、电讯、铁路、航空等方面,由于受体制、机制的制约,还基本处于垄断、管制或限制经营的状态。同时,目前青岛市确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即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及创意、房地产、信息服务、现代商贸流通、总部经济、中介服务、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涉及市十几个部门所有,缺乏统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问题突出,因而难以有效配置资源、形成竞争比较优势。其次,政策导向机制不完善。青岛市虽然陆续出台了有关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激励政策,但在如何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基本上是按照产业或者行业制定的单项政策,缺乏整体性和导向性。

(3)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通过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使制造业发展相对强劲,客观上挤占了服务业比重的上升空间。“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发展期间,青岛市用于第二产业的投资额远大于服务业,而资本流向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在此种情况下,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很难上升。

(4)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决定服务价格的机制尚未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服务领域远未形成。服务业过分依赖政府投入,难以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程度低,使服务业缺乏动力;产业化进展慢,使服务业缺乏活力;国际化水平不高,使服务业缺乏竞争力;城市化滞后,使服务业缺乏需求基础。

(5)现代服务业人才相对匮乏,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业,大多数现代服务行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一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现代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积累和利用。从目前情况来看,青岛市虽然不乏优秀人才,但大多集中在海洋科技领域,与国内许多城市相比,发展现代服务业所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青岛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利用青岛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1994—2008年期间各因素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选用的考察变量主要有:(1)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RJFW),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扣除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这两个传统服务业的增加值来表示;(2)城市化水平(CSHSP),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现代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SCXFB),由于数据的可获性限制,现代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业增加值采用金融业和保险业这两个行业的增加值来表示;(4)工业化程度(GYHCD),即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人均可支配收入(RJSR)。

这里,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是被解释变量,城市化水平(CSHSP)、现代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业占GDP比重(SCXFB)、工业化程度(GYHCD)、人均可支配收入(RJSR)等变量都是解释变量。模型假设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各变量都采用对数形式处理,从而利用1994—2008年共15年间各变量的有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有关数据拟合情况如表1所示,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模型的基本形式:

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解释变量影响显著,而且有很高的拟合优度(99.14%),各解释变量合在一起能说明RJFW变化的98.79%,方程的统计量符合显著性要求。各变量的系数表明,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2 线性回归方程参数估计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市化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现代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业、工业化程度等因素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各因素对服务业发展影响显著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城市化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化程度、现代服务业中生产型服务业。第二,金融保险行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比较小(与实际有偏差)。在现代服务行业里,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内部的主要行业,虽然现代服务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它对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三,城市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比较显著,青岛市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只有35%左右,这就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与需求。第四,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服务业的贡献率较大,影响也较显著,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影响因素。青岛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步上升,特别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大提高了享受现代服务业的能力。

三、青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策略的选择

“十二五”是青岛市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岛市必须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真正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新结构,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

1、明晰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理顺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对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审核《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开拓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协调发展城乡服务业。对于产业政策规划内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应该在产业政策引导、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和金融支持、价格和土地扶持等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指导。同时,政府应逐步理顺管理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废除或修改不利于加快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管理规定,打破封闭式的自我服务体系,努力探索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继续加大推进青岛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的步伐。第一是市场化。政府要积极推进部分现代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向市场化转变,进一步放松对现代服务业的管制,改变一些垄断性行业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标准,消除市场壁垒,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第二是产业化。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信用程度高的知名品牌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利用产业政策的导向功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服务业资源。第三是社会化。政府要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以外的附属服务剥离成社会化的专业服务,积极推进服务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为主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个目标理念,即服务业效率要高、服务成本要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力开发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往往脱离了服务经济的目标理念,人为地、不适当地提高服务经济的“价值发现”,那么服务经济将会自我抑制。因此,在推行社会化时要认真制定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系列产业政策,规范产业服务准则。

3、对青岛市的现代服务业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围绕城市功能转换,加强布局规划,包括现代服务业的系统架构、服务网络布局、服务产业链、服务信息库等,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聚集带,加快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府应该以聚集区、聚集带为中心,明确现代服务业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

4、重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度高的产业,其价值来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青岛要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解决人才缺乏这个关键问题。目前青岛在金融、软件、信息、咨询等行业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那些在解决复杂问题、沟通、协调、合作等方面的高级复合人才更是缺乏。因此,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本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在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要创新机制,提供政策和环境上的保证。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以采取优惠政策、高薪聘请等方式吸引高层次、国际性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海外华人专家和海外留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吸引他们回国创业。(2)充分利用青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教育资源优势,采取得力措施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现代服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培养复合人才。(3)通过聘请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本市对现有服务业人才进行培训或者外派现代服务业人员到国外深造,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WTO过渡期后青岛现代服务业国际化问题研究》资助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08WE16。)

[1]潘明山、王安康: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选择[J].上海城市发展,2009(3).

[2]徐冠华、刘冬梅、刘琦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3).

[3]黄诗义: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原因及提升策略[J].商业时代,2009(15).

[4]白玲、朱慧娟: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实现[J].国际经贸探索,2004(2).

猜你喜欢
青岛市增加值比重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