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情感教育策略初探

2010-08-03 06:25李慧迎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媒体情感教育

李慧迎

摘 要:情感是人重要的主体机能之一,它同“知”、“意”共同构成了人的整个生理性和社会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及个性特征集合。本文简单介绍了情感、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在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情感教育的三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教育;教学环境;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17-03

引言

情感是人重要的主体机能之一,它同“知”、“意”共同构成了人的整个生理性和社会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及个性特征集合。但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尤其就当前的教育实际来看,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一直是在加强对德育(意)和智育(知)的重视,而情感教育则像灰姑娘一样,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随着对人情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一些社会现象,如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的深入分析,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就明确提出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即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情感教学目标已被明确列入课堂教学目标当中。

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对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的方式,引起了教育的重大变革。本文将着重从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实现。

一、情感及其形成的心理机制

1. 情感与情感教育

德育专家朱小蔓对情感内涵做出这样的界定:情感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其中,以需要满足和价值体现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和前提;以大脑皮层和丘脑网络调节及腺体激活、各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为情感的生理基础;以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为情感活动的内在机制;以语言、行为、表情反应形式为情感的态度表现。[1]这一界定不但阐释了情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情感形成的内在机制,还揭示了情感的本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情感一定程度上虽然是一种先天条件和素质,但情感能力和情感品质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引导的。其中,生活实践是情感培养的根本途径,而文化传统与教育对于情感培养而言,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后者在人的情感特征形成与情感品质的提升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一种教育。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又相融的教育概念,它把情感作为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力量,促使个体的情感潜能在新的教育氛围下发生新的质变,达到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帮助学生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2] 这三个目标都最终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2. 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卢家楣教授在关于人的情感和情操的心理机制形成中提到四点:一是社会性需要的发展,二是认知的深化,三是情绪性体验的积累,四是情感的迁移泛化。[3]人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随着探索、求知等社会性需要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对客观事物的预期、主客观关系的认知评价以及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水平的深化而深化,随着情绪性体验的积累而触发、记忆、强化、巩固,随着情感的迁移、泛化而发展和升华。

从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可以看出,情感教育的基点是学生的需求。[4]情感产生于需求的满足,任何真正的需求满足都有助于个人的改进、完善和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情感的作用既可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表现为消极的破坏作用,因此,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特点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缩技术等。

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领域后,使传统教学过程的要素的个数及其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过程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部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后,其教学过程要素就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个部分。教学媒体的加入使得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丰富,也势必给整个教学系统带来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过程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说明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它可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等等,学生也由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

2. 媒体作用扩大化

传统的教学媒体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主要包括黑板、粉笔、模型、挂图、实物等。这些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信息化的教学媒体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它不仅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成为学生认知工具的一部分,还可以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

3. 评价手段过程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是面向结果的,以测验为主,调查和观察也偶尔用于教学评价。由于媒体的引入,使得教学过程、师生角色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其评价手段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强调以面向过程的评价为主,常用的方法有:学习契约、电子学档、概念地图、范例展示、绩效评估、自我评价等。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情感教育的策略

1. 利用信息差,激发学习动机

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人类好奇的心理趋向和探究、领会、应付环境的心理素质是与生俱来的,通常表现为对获得信息的需要。需要的缺失能够引发内驱力,促使个体做出反应。这种内驱力一旦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个体便会形成需求,一旦付诸于行动,即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信息差就是一种需要的缺失,这种缺失可引发学生通过交际获取信息的内驱力。

探索和求知等社会性需要是情感形成的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精神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差原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提供多种途径、也能为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异地的协商学习提供可能,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作者从林黛玉的视角描绘了贾府的豪华、富丽堂皇以及王熙凤装扮的张扬、华贵。但由于作者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读这些文字时,往往会觉得太繁琐而不愿意读下去。这时如果教师能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相关片段,声画结合,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观看完视频材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人物形象,收集相关信息,揣摩人物的个性特征,选取其中的一段台词进行表演。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激发情感。

2. 搭建多维沟通渠道,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距

心理距离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在审美过程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是美的。套用美学中的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理解为学习者对于自己和教师、同学之间的心理空间的一个估计。通俗地说,心理距离就是一种感受。学习者感受到被周围的人(在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和同学)所认识、所关注,感受到被认可、被欣赏、被鼓励,也可以是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或竞争,感受到置疑和批评,甚至看不起。[5]

心理距离的远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些认知判断和情感的迁移与泛化。比如,有同学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成绩不好,可能仅仅是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不完全因为教师课讲得不好),并且感觉教师也不喜欢他。“厌屋及乌”,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甚至对喜欢这位教师的同学产生排他心理。

心理距离不是实物之间的距离,而是一种意识的距离。有些人的空间距离近在咫尺,心理距离却远在千里;而关系亲密的人远在千里,却有一种“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影响心理距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主客体间的地位,二是主客体间交流的强度。其中主客体间地位的平等是缩短心理距离的基础,增加主客体间交流的强度是缩短心理距离的有效工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也逐渐淡化。同时,当教学媒体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后,也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来源渠道多了,对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等也有了一定的控制权,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这种师生角色的转化对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媒体的加入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有人人交互、人机交互;面对面的交流、在线交流、离线交流;基于文本的交流、基于声音的交流、基于视频的交流等等。师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组建虚拟学习社区(小组)、适当控制同时交流的人数、交流过程中使用实名制等手段来增强师生间交流的强度和效度。

3. 记录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积累学习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种体验,包括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时的快感,有所困惑时的烦恼,有所发现时的惊喜,有所追求时的信心等等,都是形成情感的心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情感的触发、记忆、强化、巩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其评价手段是面向结果的,成者王,败者寇。以至于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功利思想严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当目的达到时,趾高气扬;如果目的没有达到,则自暴自弃。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倡使用面向过程的评价方法。面向过程的评价着重于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采用特定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各阶段的成效所进行的描述和判断的过程。例如,电子学档就是一种常用的面向过程的评价方法。它是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展示其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活动、成果、付出、进步以及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一种集合体,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作品、学习参与、学习选择、学习策略、学习自省等材料。通过电子学档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为,记录学习的喜、怒、哀、乐,这些体验是形成情感的重要心理机制。

结束语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情感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强化、迁移、协调等作用也日渐明显。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日渐深入,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同样,我们也希望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能为情感教育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在知、情、意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55-60.

[2]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3-54.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5-196.

[4]韩华.情感教育的心理机制[J].社会心理科学,2003,(2):28-30.

[5]王治文.论远程教育中的心理距离因素[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29-32.(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媒体情感教育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