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血清sICAM-1表达的研究*

2010-08-14 01:16杨丽莎覃理灵周劲刚吴淋玲黄亚琴
重庆医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免疫耐受肝细胞乙型肝炎

杨丽莎,王 钊,覃理灵,何 武,周劲刚,吴淋玲,黄亚琴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54100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并且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迄今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HBV本身并无致病原性,CHB属于一种明显的免疫系统疾病[2],并把HBV感染后根据不同免疫应答分为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免疫不全状态[3]。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为近年发现的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4]。本文检测了240例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sICAM-1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免疫耐受患者80例、免疫清除患者80例、免疫不全患者80例(分成免疫不全A 40例、B40例),男性 156例,女性84例,年龄 18~ 60岁。选择40例非HBV感染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排除心脏、肾脏系统疾病、糖尿病、各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且无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应用史。

1.2 纳入标准 HBV感染诊断依据2005年5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5]。HBV感染免疫耐受:患者免疫系统对感染的病毒不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临床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检测血清 HBV 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DNA≥106,但ALT正常;HBV感染免疫清除:患者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临床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状态,检测血清 HBV 标志物 HBsAg、HBeAg、抗-HBc阳性,A LT≥100 u,HBV DNA呈中、高水平复制;HBV感染免疫不全:病毒复制已处于低水平复制(病毒残留)或非复制(非活动期)状态,检测血清HBV标志物 HBsAg、抗-HBe、抗-HBc阳性,其中免疫不全A HBV DNA水平阴性,ALT正常;免疫不全 B组 HBV DNA中、低水平复制,ALT轻、中度升高。

1.3 调查方法 采取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门诊及住院患者现场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1.4 血清sICAM-1检测 检测HBV感染3种不同免疫状态患者血清sICAM-1的含量。采用ELISA法,德国Mult skan MS酶标仪,试剂盒购自法国BECKM AN公司。ALT测定试剂采用上海科华试剂公司产品,仪器为美国 Abbott公司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仪。受检者晚餐后禁食,次日晨间采静脉血,迅速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于450 nm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 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 F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患者血清sICAM-1与 ALT、AST、HBV DNA水平比较

2 结 果

各组患者血清sICAM-1与ALT、AST、HBV DNA检测结果见表1、2。

表2 各组sICAM-1表达比较

3 讨 论

根据现代免疫学理论,HBV感染后依据感染者不同免疫应答可有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病毒残留)等状态[6]。免疫耐受状态是指免疫系统对HBV不能识别,因而不发生对病毒的免疫清除;免疫清除状态是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对HBV的识别能力逐渐增强,机体针对病毒的免疫清除作用反复进行,肝脏炎症活动迁延;免疫不全状态是指机体产生了免疫应答,出现血清 HBeAb阳性,HBV DNA性性或中、低水平复制,表现为病毒残留,也有部分表现为慢性炎症迁延、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sICAM-1是属于黏附分子中免疫蛋白超家族(lgsf)成员之一,主要分布于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某些组织细胞,正常肝细胞无sICAM-1抗原表达[7]。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肝细胞损伤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识别靶细胞、杀伤靶细胞过程中除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性(M HC)限制外,必须有黏附分子参与,而sICAM-1是细胞与细胞接触过程中起中心作用的一种黏附分子,介导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在T细胞与靶细胞黏附及细胞间信息传递[8]。

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清除状态(慢性肝炎)、免疫不全B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ICAM-1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免疫清除组、免疫不全B组、免疫不全A组、免疫耐受组、对照组。且其升高程度与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有关,处于免疫活动状态(免疫清除、免疫不全B)者血清sICAM-1水平较高,并伴有血清 ALT的升高,说明sICAM-1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相关,提示sICAM-1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过程[9-13]。

总之,本研究结果证实,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血清中sICAM-1水平随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同时,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血清sICAM-1水平与A LT升高程度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炎症活动性,临床上动态观察其水平变化,可对病情作出有价值的评估。

[1]张峰,邵永孚,许杨,等.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与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1):1.

[2]邹晓毅,姚云清.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2):42.

[3]杨丽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证候的研究思路[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682.

[4]Jia DQ,Zhen XL ,Luo CF,et al.Change and significance of cellfactor and sICAMIn periheralblood of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China journal of digest,2003,23(10):630.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

[6]杨丽莎.H BV携带亚健康状态免疫辨证的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7.

[7]He ZB,Gan HT ,Chen YQ,et al.The change and significance of cytokine and adhesion molecules in periheral blood with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J].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3 ,18(1):49.

[8]林德馨,高永琳,黄伟明,等.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4219.

[9]覃理灵,廖维甲,梅铭惠.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1测定的临床意义[J].华夏医学,2007,20(6):1228..

[10]石庆凤,陈敏,曾维群,等.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7):821.

[11]邹立新,陈兰,魏中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实验指标动态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64.

[12]陈丰哲,冷艳,马立宪,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ICAM-1、HBsAg、HBcAg的表达及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1):42.

[13]毕小云,杨春,张睿.PE治疗重症肝炎后检验指标的改变特征及意义[J].重庆医学,2008,7(6):630.

猜你喜欢
免疫耐受肝细胞乙型肝炎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精准抗病毒治疗
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全球和我国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人数估计更正说明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