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8例电话心理咨询的特征分析

2010-08-15 00:42俞立农秦志红周春晓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神经症求助者青年组

俞立农,秦志红,周春晓

我们于 2004年 9月始开展了心理咨询电话热线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对 4658例电话咨询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年 9月 28日至 2009年 4月30日接听的全部有效电话例数。

1.2 统计方法 资料输入计算机,在 Excel 2000下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描述。采用 SPSS 10.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接到有效电话 4658例次。其中男性求助者为 2020例次,占 43.4%;女性 2638例次,占 56.6%。年龄分布为 15岁以下 1.2%,16~25岁 42.4%,26~35岁 36.6%,36~ 50岁 18.9%,51岁以上 0.9%。职业分布为工人 6.1%,农民/民工 4.6%,学生 14.6%,职员 /干部 32.0%,经商7.3%,教师 3.4%,医生 1.8%,无业 5.7%,其他24.5%。求助问题分布前 5类依次为情感(21.40%)、婚姻家庭 (18.1%)、神经症 (15.7%)、人际关系(11.0%)、子女教育(6.0%)。

2.2 不同性别与求助问题的构成比较 就前 5类求助问题不同性别构成进行比较,除神经症男性求助者多于女性外,其余均为女性多于男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同年龄阶段与求助问题的构成比较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所占的求助例次不同,其中主要分布于 26~50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同职业与求助问题的构成比较 不同职业人群所占求助例次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部/职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所有电话的近 1/3。

3 讨 论

对电话咨询前 5类问题进行分析。情感问题居第一位,与陈华、李江雪等[1-2]的研究一致。而其中98%存在于 16~35岁年龄组中,这是电话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人群。婚姻家庭问题位居第二,以青年组和中年组为多,占 89.7%,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存在,家庭婚姻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张小远等[3]报道情况相符。神经症居第三位,有一部分求助者出现对电话的依赖,反复咨询使该问题的数量增加,虽经督导处理仍然未能根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在青年组中占了 90.8%,与文献报道一致。子女教育在中年组占了 67.2%,反映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压力,对两代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组资料表明,电话咨询的优点是方便、安全、隐蔽,个人身份不暴露,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便捷途径。在不增加信访的情况下,为政府部门掌握和了解民生及心理需求提供了较好的渠道,也再次证实了电话心理咨询的社会效益及推广前景[1-2]。

[1]陈 华,朱晓彤,季建林,等.上海电话心理咨询常见问题 10年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8-320.

[2]李江雪,林 丹,项锦晶,等.2809例来访者的咨询记录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342-344.

[3]张小远,严金海,解亚宁,等.广州市心理咨询热线 3143例求询者特征及求询问题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33-344.

猜你喜欢
神经症求助者青年组
酸枣根汤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许祖建运用疏肝安神方治疗心脏神经症经验
拒绝的正确方式
蒙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临床医学心血管内科的神经症的治疗研究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45例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