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军区卫生工作创新发展

2010-08-15 00:42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曹文献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卫勤军区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 曹文献

2009年,党和国家大事多,军队遂行重大任务多,既是举国大庆之年,也是改革转型之年。南京军区卫生工作按照“保障作战、服务部队、精确高效”的要求,推进卫勤准备,狠抓基层建设,深化优质服务,强化科学管理,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坚持“抓核心、保打赢”,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准备巩固拓展。全区卫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新大纲,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三同三赛”活动,组织开展批量伤员三级阶梯救治对接演练,抽组 ×支机动卫勤分队参加总部、军区演习,组织机动卫勤分队研讨集训,开展部队卫生机构岗位练兵技术竞赛。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启动 10支国家(省)级医疗防疫救援队建设。圆满完成了首都国庆阅兵卫勤保障和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医学选拔,抽组“三防”医学救援队和海上医疗队分别参加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综合演练和索马里亚丁湾护航,展示了国威军威。

二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部队卫生建设创新发展。认真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基层卫生建设为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召开了军区部队卫生工作会议,确定谋求战备训练、防控体系、人才队伍、心理卫生和网络平台等“五个突破”的总体思路。在全区开展了旅团卫勤力量“统筹建设、集中训管、伴随保障”改革,建立完善 “四一六统”机制,实现旅团卫生资源统一筹建、使用、教育、训练、保障、管理。开展部队卫生机构救治能力达标建设,分片组织医院与体系部队签订挂钩帮带责任书,为建制团以上卫生机构审核发放便民服务许可证,举办各类培训班,推进了部队卫生工作再上台阶。严密组织甲型 H1N1流感防控,研究制定十项具体措施,军区医院全部开设发热门诊,指定 10所定点收治医院,紧急采购防治药材,组织巡回宣讲和防控督查,确保了部队安全稳定。

三是坚持“抓服务、争双优”,医疗卫生保障优质高效。深化“双优”活动,推进服务保障“三个延伸”,8个“双优”服务先进医院和 22个基层卫生建设先进单位获得军区表彰。积极做好军职干部就医“一卡通”和离休干部同城医疗“双体系”工作,大力推广老干部医疗社会化保障泰州、宿州模式,边远地区老干部看病不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深化“心理健康工程”,组织心理服务工作专项调研,建立心理医生准入考评机制,组织新兵心理测评,集中收治全区部队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极大减轻了部队管理教育负担。组织开展“中医中药军营行”活动,派出医疗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体检、宣教、技术帮带服务,在基层部队和干休所建立网络病房、网络门诊,实现医院为部队“零距离”服务,受到部队的广泛好评。军区自主研制的《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网络医学服务平台》在全军推广。军区组织的出院伤病员万人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 96%。

四是坚持“抓改革、求突破”,质量效益管理不断深化。积极应对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召开战区军地医改工作座谈会,邀请五省一市发改委、卫生厅(局)领导共同商讨,研究制定军区卫生系统参与国家医改“五纳五联”机制,推进军地卫生同步发展。加强医院之间的横向联合、纵向帮带,召开中小医院帮带工作座谈会,制定对中小医院扶持帮带举措。修订医院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现绩效管理由终末向环节、静态向动态、宏观向微观拓展。深化全成本核算管理,健全院科组三级核算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组织 8所医院试点示范。在全区医院和建制卫生机构建立了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是坚持“抓人才、强特色”,医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面实施“122工程”,狠抓卫生管理干部和学科带头人“两支骨干队伍”培养。组织军区首届卫生管理干部 EMBA研修班毕业答辩,举办了第二批卫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组织卫生员训练队检查调研,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启动。按照推行专病化、打造大专科、试行院中院、组建联合体的思路,逐步完善以 2个国家重点学科、19个全军重点学科为龙头,65个军区专科中心为支撑的“拳头”学科体系,有力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2009年,军区卫生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军队科技成果奖励 60项,其中一等奖 3项、二等奖 9项,高等级成果占大军区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高居全军各大单位之首。

2010年卫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以全面建设现代卫勤为目标,巩固深化学习实践成果,注重总结筹划,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多样化军事任务、“双优”服务、集中训管和绩效管理,着力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卫勤保障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区卫生工作创新发展。

(一)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着力提升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能力。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使命命题,加强总体筹划,成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力量抓完善。完善机动卫勤力量体系建设,加强 10支国家(省)级医疗防疫救援队建设,组织卫勤应急专业力量骨干集训。二是训练抓转型。坚持按纲施训,深入开展“三同三赛”活动,规范自救互救和野战勤务训练,抽组机动卫勤分队参加对抗演习、联合训练和军兵种联勤保障训练,严密组织上海世博安保卫勤保障,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三是系统抓融合。按照“库网结合、平战兼容”的思路,用好传染病疫情、卫生统计数据网络直报系统,组织“军卫一号”升级换代,加强“军卫二号”建设管理,深化“军卫三号”应用。加强卫勤综合数据库集成建设,推广应用战时卫勤组织指挥与保障信息系统,初步建立战时卫勤信息化应用体系。四是难点抓突破。深化海上滩头救护、立体医疗后送、“三防”医学救援等战场急需课题研究,形成实用管用的保障法成果。

(二)以深化“双优”活动为主线,着力提升优质服务实效。推行医院全程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老干部“全维”医疗保健、计划生育“四全”服务管理“三种模式”,组织“双优”服务总结表彰。重点抓好“五项服务”。一是综合医疗服务。以门诊“一站式”、疗养“一条龙”、保健“一体化”服务为主线,开展多元化文化服务,拓展亲情化生活服务,全面推开边远地区老干部医疗社会化服务。二是心理卫生服务。召开军区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深化“心理健康工程”,加强心理卫生机构配套建设,培训兼职心理医师,编印心理疏导典型案例汇编。继续做好新兵心理检测,依托军区精神心理康复中心,集中收治部队精神病患者。三是网络医学服务。推广应用为部队网络服务系统、军队老干部网络医学平台,在基层部队和干休所建立网络病房,实现医院为部队“零距离”服务。四是优生优育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关爱”和军民共建活动,组派计生服务队下基层开展技术服务,对全区部队不孕不育夫妇免费实施集中诊治,建立军队独生子女病残家庭帮扶救助机制。五是药材供应服务。加大药材主渠道供应力度,推行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开展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组织医疗设备巡检巡修和药品制剂质量检查,确保官兵用药安全。

(三)以深化集中训管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建设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军和军区部队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部队卫生机构“统筹建设、集中训管、伴随保障”改革,推动基层卫生建设深入发展。重点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推进落实力度。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实施、分期落实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集中训管”改革,组织中期评估,树立示范单位。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落实师以下部队卫生干部培养使用政策规定,拓宽卫生人才培养引进渠道。三是加大挂钩帮带力度。落实院队挂钩帮带三年规划,以建制旅团为重点,以技术帮带为核心,坚持技术适宜、规模适当、投入适量,围绕部队卫生机构开展便民服务的技术需求,增加医疗实践机会,提高一线救治能力。四是加大配套建设力度。依据新颁发的《部队卫生工作规则》,组织新一轮卫生机构达标建设。结合基层后勤综合配套整治,落实医疗用房专项整治和卫生装备配备计划。

(四)以深化绩效管理为平台,着力提升科学管理效能。以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卫生改革,以管理手段的创新提升质量效益,深化综合绩效管理。重点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规范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力争“两个实现”:在考评体系上,结合科室达标活动,建立院际、科室、班组和个人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绩效考评从院级向科室、班组延伸;在考评范围上,实现由医院向疗养院、部队卫生机构、干休所卫生所拓展。二是发挥精细化管理的监控作用。建立“两个中心”:在军卫和军财工程基础上,建立绩效管理数据中心,将人、财、物、医、教、研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把医疗质量作为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立医疗安全监管中心,大力开展“抓三基、保安全”活动,实现医疗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全程监控。三是发挥信息化手段的增效作用。巩固“四化”成果,继续推行数字化医院建设,完善卫生物资网络化采购,加强特殊药品可视化监管,实行卫生信息实时化直报,集成部队卫生信息系统、疗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干部保健等专业信息系统,实现首长机关对卫勤保障的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实时报警,提高科学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卫勤军区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
关于西南军区成立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