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

2010-08-15 00:46王春艳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3期
关键词:出版发行书目网络化

王春艳

(肇源县图书馆黑龙江肇源166500)

浅谈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

王春艳

(肇源县图书馆黑龙江肇源166500)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工作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图书馆网站在网络采访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图书馆 图书馆网站 网络采访工作 网络化 [中国分类号]G250.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普及,图书馆网站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据国家图书馆不完全统计,我国图书馆网站已约有五千个,一些重点的图书馆网站,已经成为读者寻找各种文献信息知识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同时也为图书馆网站的采访工作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环境和网络环境。这就使图书馆网站的网络采访工作成为可能并且日渐成为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1 图书馆网站采访工作的网络化

采访的网络化可以使数字化馆藏建设更加具有特色化和合理科学化,网络采访就是利用网络上网采购文献信息,采购程序(如收集新书信息,了解读者需求,选订书目、查重、填写编制录入和邮寄订单,结算和接收文献信息等)都在网上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采访网络化意味着图书出版发行部门文献信息来源的网络化、读者需求网络化、查重选购网络化、交易结算网络化等。这样做的好处有:传统方式出版物的征订周期为三个月左右,到货周期为五个月左右,而在网络方式下,出版物的征订周期为三天左右,到货周期为十五天左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可以使书目信息数据最大化,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读者调查,了解读者的需求规律,发布订购目录和新书到馆信息等,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联合采访,编制联合目录等等。

2 图书馆网站网络采访存在的问题

2.1 网站建设与实践分离。网站网页对出版发行部门信息的链接多,收集整理少,出版发行部门网页书目数据内容繁杂却针对性不够。现在可以从网上获取的中文书目数据月平均一万条左右,几乎包括了全国六百多家出版发行部门的出版物。而各出版发行部门对书目信息的理解和标准却不相同,不少出版发行部门提供的网上目录(CIP)跟图书馆的目录要求不完全一致,采访人员必须进行标准化加工处理才能纳入数据库使用。另外,出版发行部门提供的大部分目录内容简单,有的仅仅只有书名和价格等简单介绍,在挑选时无法确定是否具有订购收藏价值。图书馆网站的采访栏目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网站设计内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要求填写的内容过多,读者无所适丛,而有的网站内容又过少并且没有说明,让读者无法使用。还有的网站个性不鲜明,没有自己的风格,形式内容千篇一律,推荐系统和推荐方式几乎一样,或者有的干脆照抄照搬,将采访栏目照搬过来,没有自己的创新。也有的网站链接层次太多,对读者进行限制,没有征订截止日期等。

2.2 交流互动性不强。首先是对反馈的信息处理不及时,一个是一些图书馆网站更新较少,也很慢,二是反馈读者需求等意见的栏目设置不足,处理也不及时,不能充分利用读者推荐,专家选书等来提高选书质量。其次是各种在线调查问卷设计的不够科学严密,不能保证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如没有点击数限制,极易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还有就是交流互动的内容与形式过于严禁,缺乏趣味性,不能吸引读者的眼光,让读者积极参加荐购和调查等活动。

2.3 计算机网络环境不完整。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对网上订购的模块设计有瑕疵,图书馆集成系统与批查重系统之间来回导数据非常繁琐,有时甚至批查重系统查重操作出现失误,造成订购上的失误,降低了网上订购的准确程度。另外,网络上的出版发行部门各自为政,造成图书采购选购系统过于繁杂,数据重复,大量信息无规则的堆积,这给采访各种带来极大的不便。还有,现在的电子商务还不成熟,网上购物环境不健全,网上交易存在着安全隐患,很容易被欺诈。所以,目前的图书馆网络采访离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采访还有一段距离。

2.4 采访人员素质的影响。采访人员一直以来使用纸制目录订购文献,有很多采访人员不习惯完全脱离纸制目录在网上操作,有些甚至对计算机的网络采访操作程序一无所有,据粗略调查,各图书馆的很多采访人员还是愿意使用传统方式进行图书订购,所以对新事物从排斥当前奥接受得需要一个过程。另外网络上计算机病毒多,网速慢,搜索技术不足,容易出现故障,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高,还有网站网页更新,采访栏目的开通使用,服务器处理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采访人员操作使用时困难较多,很容易对网络采访产生厌烦和排斥的心理。

2.5 宣传的力度不够。据调查,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一亿人,网民中以获取文献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占学习的8.3%。平时读者丛图书馆网站网页上查询图书目录、检索数据库、检索光盘、阅读电子出版物、浏览资源共享信息等行为在上网中很普遍,而浏览网络采访内容并积极参与的读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很多读者对网络采访模式的使用相当陌生,所以引起网上荐书和网上的相关调查参与的读者很少,读者荐购图书数据也不多。

3 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议

3.1 提高图书馆网站的实用性。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好图书馆网站与图书出版发行部门书目信息整合问题,但可以挑选做得较好的出版发行部门,让网上书目信息资源可用、好用。同1.109时还要设置好图书馆网站的同时采访栏目,规范术语,一目了然,内容形式要丰富多样,做到能用而且容易用。这方面有很多图书馆网站做的较好,如国家图书馆的问卷调查内容丰富,有对热点同时的情况公布、征求读者对采访图书的看法、读者调查等。

3.2 加强图书馆网站的互动性,实现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及时回应读者的荐购意见,生动活泼的进行网页调查,网上读书活动,开辟网上书评园地,建立网上书友会等,方便读者对网络采访栏目的使用。积极推行网上图书推荐服务等极具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

3.3 优化计算机网络环境。挑选成熟的网上订购系统和图书馆集成系统。对各种各样的网络采购数据加以整合,解决批查重问题,实现批量订购,方便快捷地处理好网上订单和荐够订单的查重。同时,优化信息环境,加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采访。

3.4 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使读者的信息需求服务不断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采访人员要自觉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掌握好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克服困难,适应现代化数字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要求。同时要保证网站网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及时排除各种网络故障,丰富网站内容,增强吸引力。使采访人员和读者都能喜欢网站网络采访栏目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3.5 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尽可能的让采访人员与广大读者参与到网络采访中来,让问卷调查结果有深度和广度,让荐购图书订单能代表大多数读者的意见。还有,要引起馆领导的高度重视,争取加大图书馆现代数字设备的投入力度,尽快推进图书馆网站采访工作网络化的进程,让网络采访成为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1]黄凯卿.网络环境下书目信息资源共享的思考.图书情报知识,2006(2).

[2]屈宏明.探索高校图书馆网上图书采访的新模式.情报资料工作,2006(2).

猜你喜欢
出版发行书目网络化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出版发行
《董永传说在西南的传播与认同》出版发行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网络化条件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考虑量测时滞和相关噪声的网络化数据融合
戴吉坤长篇小说《情岭》全国出版发行
新闻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思维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