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 00:52陈秋香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关键词:声像广电广播电视

陈秋香

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建泉州 362000

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秋香

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建泉州 362000

当前社会各界对广电系统档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制约了广播电视档案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等。为此,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网络数字平台;加强广电系统档案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多层次多角度地满足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

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信息化;长效机制

广电系统档案作为伴随技术革命而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档案形式,拥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广电系统档案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制约了广播电视档案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对次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改进相关管理工作的三点建议。

1 当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广播电视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系统集团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广电系统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档案管理机制却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有的地方在档案管理方面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起规章制度。

此外,目前在摄录人员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只有上级发文,或者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在工作中形成的音像资料、新闻素材、播出作品等不是档案。他们对拍完、录完、播完后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并不在意,这就导致许多声像档案长期保存在个人或部门手中。随着人员的变动和机构的调整,一些声像档案流失,使得单位档案归类不齐全、不完整,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甚至还存在这种阶段的情况,有些个人或部门为了应急,将一些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节目或作品带洗掉,作为空白带反复使用,等到以后认识那些作品的重要价值时,已经无可挽回了。这些都是由于档案意识淡薄,缺乏长效管理机制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其次,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广电系统档案与其他系统档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声像档案内容。人类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表达记录各种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声像记录手段,客观地、形象地反映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军事、艺术、新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这就是与纸质的文字档案并行,载体形式特殊的声像档案。这些声像档案已成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成为当今世界发展重大趋势的客观背景下,广电系统档案资源因其自身的独特价值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已成为国家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潮流的发展方向。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历史进程中,广电系统档案资源正在发挥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国家档案局在2002年11月开始了网站的建设工作,并于当年12月开通。此后,各地档案局的门户网站也纷纷建立起来。但我国还没有建设全国性的综合档案信息联网检索系统,广电系统的档案更没有完整地进入档案信息联网的子系统。由于受到数字化资源缺乏、检索水平不高、人才资源不足及经费有限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档案网站建立伊始就定位为展示性网站,其内容多为工作动态、查档指南、主要馆藏目录、部分珍品馆藏等展示性信息。展示性的定位使网站只能作为公众粗略了解档案馆的窗口,无法起到详细查询档案,解决具体问题的功用。实际上,档案网站仅仅作为展示窗口是对网络空间和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浪费。

2 改进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三点对策

针对以前工作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机制。只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将广播电视档案工作抓实抓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工作的要求。为此,要加强领导,明确单位一把手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要完善制度,应根据有关规定和业务规范,明确规定应归档的重大事项档案范围,将重大事项声像档案的归档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加大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力度,对具有专业特色的声像档案实行制度化管理,为及时齐全完整归档提供保障;要按照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广播电视档案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广播电视业务知识,又掌握档案管理技能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网络数字平台。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就已经建成了档案信息导航系统(英文简称为NALL)。该系统拥有全美各种档案馆馆藏信息的联网数据库,将所有已经数字化的档案资源,按地区、来源和利用对象分别纳入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实现了全国数字化档案资源的网上集成化查询、检索和利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网络数字平台,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将其定位为互动性或功能性数字平台。现阶段应至少开设在线咨询、查档答疑、业务答疑、个性化页面和邮件杂志等与网站浏览者互动的栏目。

第三,加强广电系统档案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多层次、多方位地满足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抛弃过去的陈旧观念和封闭做法,适应时代发展,塑造档案服务新形象,让档案信息服务切实走入社会公众生活。具体地说,应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推广相关成果,创造更多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去占领市场,巩固国内的文化阵地。要加强与广大广播电视用户的联系,通过沟通与交流,获得信息反馈,明确改进今后工作的重点,多层次、多方位地满足社会公众对广播电视档案的信息需求。

[1]胡鸿杰.中国档案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闫静.从展示性到互动性——档案网站的蜕变[J].山东档案,2005(2).

[3]丁琦.广播影视档案服务经济效和社会效益探讨[J].视听纵横,2006(1).

[4]朴京淑.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0(3).

G271

A

1674-6708(2010)33-0036-02

猜你喜欢
声像广电广播电视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