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电线损管理措施做探讨

2010-08-15 00:52吴恒清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关键词:损耗用电变压器

吴恒清

福建省长乐供电有限公司,福建长乐 350200

根据国家“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政策,在当前继续做好电力工业的基本建设外,努力降低线损提高能源利用率,就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力,促进工农业生产,节约动力资源,降低供电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个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的水平,是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电网损耗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电网损耗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1 电网电能损耗产生的原因分析

电网电能损耗是指输电网络、配电网络损耗电量的总称, 主要包括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两部分。技术损耗又称理论损耗, 是电网中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称,可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种;管理损耗是由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不明损耗,需要加强管理来减少不明损耗。

2 供电企业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对策与措施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各种电力政策实行需求侧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达到节约能源,优化资源 配置,实现降低供电成本。

2.1 降低电网损耗的技术措施

降低电网损耗的技术措施有建设性措施和运行性措施两类。建设性措施指要增加投资费用来进行电网结构的改造;而运行性措施一般是指在日常运行中不投资和少投资来改进电网运行方式以降低线损的措施。

1)建设性措施主要有:(1)规划或改造电网结构,使电网结构更趋合理,如升高电网额定电压,即对电力网进行升压改造;(2)结合规划,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或增建线路回路,尽量减少迂回回路,缩短供电半径,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把高电压引入城市和大负荷中 心,是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的有效途径;(3)进行电网无功优化配置,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水平和搞好电网的无功功率平衡,尽量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减少因无功电能的输送而造成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4)改进变压器结构,降低变压器损耗。高能耗型变压器更换成低能耗变压器, 推广应用低耗变压器,以逐步减少在损耗中所占的比重;以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来取代低效高耗的用电设备,是降损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如用非晶合金变压器代替 s7变压器,可减少损耗约30%~50%。

2)运行性措施主要有:(1)实行合理的运行调度,及时掌握有功和无功负荷潮流,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做到经济运行;(2)合理组织电网经济运行方式。比如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水平;当变电站有几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根据主变经济运行曲线确定最经济的运行台数;加强电网的日常运行调度,对于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变压器(“ 大马拉小车”的变压器),应更换小容量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综合负载率,以减少变压器空载损耗;对于长期处于满载、超载运行的变压器,应更换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按最佳负荷系数调整,使变压器处于最佳状态,使线损降到最小;(3)做好无功管理和电压调整。电网中无功功率损耗很大,大约 50%的无功功率损耗在输、变、配电设备上,要及时投切电容器,以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合理减少网络阻抗,从而提高末端电压等。

2.2 降低电网损耗的管理措施

损耗管理既反映了供电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除了要有技术措施不断加强电网管理,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组织,在主管节能的公司领导的领导下,建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线损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层层落实;

2)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线损的组成及实际完成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拟定降损措施 ,编制线损手册;

3)认真做好线损指标的科学管理和进行线损指标分析,应采取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分析存在问题,针对线损较高或居高不下的情况,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与不合理之处,制订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部门、个人,使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4)强化计量管理,建立并完善计量装置的抽检、轮换加封工作,确保电能表的计量精度准确无误;强化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用电计量装置应安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度;对于更换的电能表实行严格监管,防止电量从更换电能表中损失;

5)加强用电营销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各级用户的报装、接电、抄表、校核、收费及用电监察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营业大普查,堵塞营业漏电,消灭无表用电和违章用电现象,努力降低不明损耗;

6)健全线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目标与管理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线路、配电变压器台区和管理人员,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

2.3 充分利用各种电力政策加强需求侧管理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地目的, 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供电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要通过多汇报、多沟通、多宣传,让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政府部门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才利于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努力得到电力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客户进行需求侧管理宣传,要使电力用户增强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制订、实施节电计划,采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电力消耗,并配合落实各项负荷管理。大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本单位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充分利用现有电价政策,用经济杠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由于我国的电网负荷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电网负荷率,电力企业往往采取修建一些调峰电厂,以满足电网高峰负荷的需要,这只能说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措施,电力企业更应该通过需求侧管理,利用电力营销的电价调整策略来诱导用户实现削峰、填谷。峰谷电价能使电力资源配置更优,以取得效用最大化,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推行峰谷电价使消费者得到实惠,电力企业减少了负荷高峰时的发、供设备投入,使总体成本降低,增加了收益;

4)探索对电力用户实行负载率考核机制的新政策。目前部分电力用户为满足用电负荷需要,往往夸大负荷容量和设备利用率,造成供电企业对供电设备进行增容或扩建,但用户投产后往往达不到报装负荷,甚至低于报装负荷的50%,造成供电企业投资浪费。供电企业可以探索利用用户设备负载率设定考核标准,对负载率达不到标准的用户进行电费考核,从而节省大量的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这不仅给电力部门带来效益,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3 结论

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从技术手段上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管理手段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政策支持。只有多措并举,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的供电形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线损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1]金哲.节电技术与节电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李坚.供电企业运行管理及降损营销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损耗用电变压器
用电安全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理想变压器的“三个不变”与“三个变”
用电安全要注意
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一种不停电更换变压器的带电作业法
变压器免维护吸湿器的开发与应用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