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背后的逃避*
——论《在路上》中的萨尔·帕拉迪斯

2010-08-15 00:43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在路上凯鲁亚克迪安

张 婷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 362600)

追寻背后的逃避*
——论《在路上》中的萨尔·帕拉迪斯

张 婷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 362600)

对《在路上》一书中主人公萨尔·帕拉提斯的性格特征做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在书中人物横越全国、来回奔波的追寻背后,体现的是他们对真实生活的失望。文章分析了贯穿小说的颓废感,以及主人公萨尔对现实生活、自我身份和真实感情的态度,从而得出结论:“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追寻实际上是对家庭、事业和责任的逃避。

路;颓废;逃避;真实生活

1957年《在路上》刚发表时,书中人物如流浪者般横越全国、来回奔波只为了寻求刺激的情节吸引了全美国的读者。该书也是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20世纪 40年代晚期生活的带有自传性质的表述。因为该书的发表,凯鲁亚克被公认为“垮掉的一代”之父。这场以颓废为特征的文学运动实际上最早于上世纪 40年代中期由一小群居住在纽约的漂泊客们发起。这群人包括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诗人艾伦·金斯堡,以及因行为极端怪异而出名的威廉·巴勒斯。他们尝试在文学领域里开拓出一片新幻象,他们一起讨论批评各种文学作品及写作理论。这段时间里,作家凯鲁亚克认识了来自丹佛的漂泊者尼尔·卡萨迪,并为其独特气质吸引。卡萨迪成了《在路上》一书中迪安·莫里亚蒂的原型,而他也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杰克·凯鲁亚克踏上旅途。因此该书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的行动,无论迪安陪同与否,都是作者那段时间现实生活里旅行历程的真实写照。

一些评论家对《在路上》及书中描述的颓废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批评。诺曼·波多里兹将垮掉的一代视为纳粹人和地狱天使;Prothero则说:“50年代出现的玩世不恭思想是对文明的反对,这一思想崇拜原始主义,本能,激情与血腥。这是精神贫瘠灵魂有缺陷的人的反叛。”[1]然而,凯鲁亚克在书中刻画的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画面。有如Melvin W.A-skew所说,凯鲁亚克呈现了一幅民族灵魂的不朽画像,凸显了美国的特征,刻画出同时代美国人的生活,这一点他功同菲茨杰拉德。

事实上,《在路上》一书并非旨在提倡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许多读者在阅读该书时,会因其前四部中开头的一些描述获得这样的感受:《在路上》鼓励人们只需享受当下的生活,无需为将来担心。笔者的阅读感受则是,此书蕴藏着一种强烈并且明显的颓废感,尤其可从每一部结尾处叙述者的情绪中窥见一斑。小说每一部的开始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而经历过极度的兴奋,到了结尾处,每个人感受到的却只是苦闷、失望、筋疲力尽。

小说的前四部在描述方式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结尾处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样的。一开始,萨尔总是疲倦低落,试图逃离自己麻烦多多的真实生活。他对踏上旅途以回避常规生活的态度经历了变化。起初,他谨小慎微,对旅途持保留态度,当他逐渐适应并且变得大胆后,他开始迷恋上这种能给他带来无穷活力的“新生活”。然而,每一回当一切发展到最佳状态时,总会有件令人沮丧的事,打破之前种种美好,也迫使萨尔重回他的“现实生活”,再次感觉到苦闷与厌倦。最终,萨尔由于对迪安及其承诺的生活幻觉破灭而心生放弃。

确切的说,《在路上》一书之所以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信仰声明,是因为该书主人公萨尔一再踏上旅程,表面试图为自己寻找一种“新生活”,实则为了逃避自己的真实生活。书中萨尔与其他人只注重直觉与本能,对事物的感受也几乎不掺杂个人的深刻感情。他对生活的回应通常都是空洞的、随意的“哇”,或者是从书本和影片中获得的二手体验。例如,在他激动地去往旧金山前,在老旧的货船里,储藏室里耗子奔窜,萨尔遐思冥想:这就是杰克·伦敦笔下的旧金山的影子。

此外,萨尔对生活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态度,这使他一方面可以对现实的处境置之不理,另一方面也使他对这些境况引发的无论自己还是他人的情感与责任无动于衷。他不愿关注周遭的人的需要与想法,也拒绝面对自己的感受。书中萨尔对加利福尼亚州那个家的热情便是很好的例证。事实上,凯鲁亚克描述的是一个弥漫着失望、愤怒与绝望气息的窘困之地,但萨尔对这些残酷的现实视而不见,他甚至这样描述:加利福尼亚的家庭;我躲在葡萄藤中间,这一切全看在眼里。我觉得像是有百万美元那么富足;我在疯狂的美国夜晚冒险。对他来说,生活更像是不断上演的肥皂剧,而他只沉醉于自己的表演中。因而当要离开墨西哥的女朋友特雷时,他同样把自己的心情描述的如同身处情节剧里一样:她在葡萄园里不动感情地吻了我,我们沿着葡萄藤植株走去。走了十来步后转过身,爱情就像是决斗,我们最后一次互相凝视着对方。萨尔置身离别场景时通过感情夸张的行为,回避关注女朋友特雷内心的真实感受,回避有关她将来的现实问题,也回避自己离开她时内心的真实想法。

主人公萨尔及其他人物一再上路与其说是为了寻找生活,倒不如说是摒弃生活;摒弃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真实感受和变数;生活所要求的成长、决定、目标;尤其还有美国传统最为提倡的生活的责任感。这种态度,如 Vopat所说:“让妻子、孩子、女朋友,一切的一切,都像碎玻璃般散落在公路两边吧。”[2]萨尔不只是不愿为别人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也拒绝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没有掌舵自己生活的想法,也未曾有过主宰命运的念头。他选择被动地生活,坐在车里不问归途,只追求感官的欢愉而回避内心的真实想法。

萨尔只是一名追随者,他害怕引领自己的生活。他害怕方向盘,厌恶驾驶,没有驾照。他和迪安言语中也总是透露出他们对责任的逃避:那不是我的错!不能怪我!在这个讨厌的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怪我!他们尽可能回避任何意义的自我剖析、自我认识和思考,逃避由此产生的启示,因为与启示相伴而来的,便要承担起变化的责任,而对他们而言,变化是最令人恐惧的。他们只要求生活像路面上细而窄的白线一样,吸引他们,给他们以慰藉。他们对生活的探究也只停留在表面,并无再多要求。因此,在他们眼里,黑人们就是群浪漫、无忧无虑的孩子,是他们的向往;而犹太人居住区穷困与压迫的现实也被他们抹去,剩下的只有不受责任感约束的快乐。

凯鲁亚克笔下的人物并非寻求自我的释放,他们踏上旅途是为了逃离身份的追寻。他们并不关注自我,回避思考和感受。他们逃避自我认知,因为承认自我存在的复杂性就意味着接受其所带来的责任感:他人的要求、对社会的使命以及对自身的责任。而用评论家 Cook的话说:“只有狂乱疾驰的汽车带来的纯粹的刺激感,才能使他们破碎的自我完整。”[3]他们不想寻找自我的定义,也不想思考生活的连续性,对他们而言,生活并不是连续的过程。相反,他们对生活,要的永远只有当下这一刻,就像爵士乐响起时,只有放纵,没有要求。

《在路上》一书中萨尔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他性格的重要体现。他所追求的自由自在、没有限制的爱情,倒不如说是不要爱情。McDarragh评论说:“这 (对爱情的态度)不过又是另一条通往那死亡般黑暗愿望的道路。”[4]对萨尔而言,爱的栖息地便是临终之所,他放纵自己沉溺其中,试图获得在母体子宫里的安全感,盲目地想要从来时路返回。可是萨尔所寻求的这种安全感,只有当他身边的伴侣对他构不成压迫感,成为他孩童玩伴时才可能获得。他很难信赖成年女子的感情。尽管他一眼就喜欢上了特雷,在与她相处时,萨尔却总是冒出愚蠢的偏执狂的想法,把特雷想象成一个骗子,直到他意识到特雷与自己一样,脆弱并且容易受伤,才如释重负。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看到她可怜的肚皮上有一道剖腹产的疤痕;她的髋部太狭窄了,不可能不划破就生孩子的。她的腿像小棍子。她身高只有四英尺十英寸。我在沉闷而甜蜜的早晨同她做爱。接着,我们两人像困在洛杉矶的疲惫的天使,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最密切最美妙的东西,一起睡熟了,一直睡到下午很晚。”

评论家 Gifford这么说:“在这儿,性并不是激情迸发,而是两个绝望的孩童犹豫着给予彼此的温柔的慰藉。”[5]萨尔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妻子,但他真正在寻觅的,和迪安寻觅的一样,并非爱人而是父亲。是一个能为他提供生活与责任的避风港的人。他与特雷相处,并非出于对她的迷恋或是感情,而是想获得休憩,借此逃离生活中的种种压迫性的现实。这种看起来对爱情的追寻,实则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作者凯鲁亚克进一步指出,他笔下人物,尤其是主人公萨尔,性格里的矛盾成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的特征。很显然,凯鲁亚克对美国的失望是有代表性的。在萨尔与迪安眼中,美国充满了腐败与虚伪。美国对她的子民们承诺了一切,却什么都未曾提供。令凯鲁亚克尤其不满的是,美国无力提供通行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这也是他笔下人物生活虚空困顿的原因。萨尔对美国寄予的希望与他在迪安身上所期翼的一样:为他提供方向、目标与意义,提供“新生活”,即在连续不断的经历之后到达有意义的终点。然而,他们的这种愿望最后也只是幻想而已,而他们在路上无休止的前行,也就成了他们唯一收获。迪安面对幻觉一再破灭,选择放弃追寻的目标,只要前行。萨尔追随他,最终却灰心丧气。

有些人会将《在路上》定义为教育小说,在笔者看来,这一分类未必妥当。在所谓的教育小说中,主人公总会因为自身的经历而发生极大变化;但《在路上》一书中,主人公萨尔未曾改变过。他只是在旅途中一再确认自己的身份,而他所获知的身份,其实早在小说情节展开前就属于他了。萨尔一开始便意识到迪安是个骗子,但他还是不可遏制地迷恋上迪安的激情,因为那意味着精彩的新生活的可能。当激情消褪,萨尔发现自己又回到曾经离开的旧生活中,一切如故,他还是那个他,不开心,也找不到慰藉。

《在路上》一书被公认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这是本令读者产生上路冲动的小说。小说中人物对生活的失望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他们踏上旅途。在路上的追寻背后,是这代人对在传统价值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家庭、事业和责任的逃避。总而言之,对生活抱有急切渴求的年轻的追梦者,面对 20世纪 6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及美国意识形态的荒芜,唯一的做法便是:上路漫游。

[1]Prothero,Stephen.On the HolyRoad:TheBeatMovement as Spiritual Protest[J].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1991,84(2):205-222.

[2]Vopat,Carole Gottlieb.Jack Kerouac’sOn the Road:A Reevaluation[J].MidwestQuarterly,1973,14(4):385-407.

[3]Cook,Bruce.The Beat Generation[M].New York:Scribner,1971.

[4]McDarragh,Fred W,Gloria S.McDarragh.Beat Generation:Glory Days in Greenwich Village[M].New York:Schirmer,1996.

[5]Gifford,Barry,Lawrence Lee.Jack’s Book:An Oral Biography of Jack Kerouac[M].New York:St.Martin’s,1978.

2010-09-11

张婷 (1984-),女,福建永春人,助教。

猜你喜欢
在路上凯鲁亚克迪安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阿维迪安黄金公司简介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对不起,我爱你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在路上》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他乡
杰克·凯鲁亚克:流浪者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