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西菜肴翻译方法*

2010-08-15 00:43马守艳
外语与翻译 2010年4期
关键词:菜名西方人中西

马守艳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江苏淮安 223400)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西菜肴翻译方法*

马守艳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江苏淮安 223400)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中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的饮食文化愈加受到外界广泛的关注,成功的英译寓意丰富的中国菜名就成为一项困难但极为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中西饮食关注重点不同、餐桌礼仪差异、菜名差异三个方面阐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从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入手,提出了中西菜名翻译的方法和建议。

饮食文化;差异;翻译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关注重点的不同、餐桌礼仪差异、菜名的差异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以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为视角,举例研究中西菜肴的翻译方法。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关注重点不同

1.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所以他们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如科学研究吃胡萝卜养头发、养皮肤、养黏膜,一听说营养好,美国人就掀起吃胡萝卜风。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究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西方人在餐厅吃牛排时,服务员都问到要三分熟的还是七分熟。还喜欢吃生鱼,蔬菜也生吃,叫中国人吃是吃不下去的。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更注重食物营养。

2.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中国饮食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来的。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说明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中国烹饪集色、香、味、形和容器和谐统一,所以人们在赞美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顺序排列出来。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不同

在用餐礼仪方面,中国与西方更显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而且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吃饭的时候,主人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嘴里还念叨着“不要客气,这个菜味道不错,多吃点”。在餐桌上,大家可以家长里短,寒暄客套,男士还可以抽烟,吹牛。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吃东西尤其是喝汤时不能发出较大的响声,不能打嗝,如果在饭桌上打嗝,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只要有一个女士在场,就不能抽烟。一定要抽的话,要征询女士的意见。另外,西方奉行分餐制和 AA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平等和独立的个性。饭后结帐时,大家喜欢 AA制,各付各的。而我们中国人,喜欢抢着去付钱。总之,在西式饮宴上,宴会的主要目的是交谊,而不是为了品尝美食。

中西方在对待出席迟到的态度上也大不一样。西方人时间观念强,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如果迟到,特别是正式的宴会,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事,也是对主人和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如果有急事耽误的话,要事先打电话通知,并道歉。在美国,如果有人迟到了 20分钟,他就必须道歉。而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时间半小时后才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或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将宴会时间定的“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如中国的喜宴,如请帖上的时间为中午十二点十六分,那么客人会想真正开始的时间可能会在十二点三十六分左右,就会把到达的时间做调整。

(三)菜名的差异

中菜命名比较含蓄,好听,特别是婚宴上的菜名听起来都很吉利。而且使用比喻,双关,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相当一部分菜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所以说有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都被揉进菜名中了。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霸王别姬,典出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爱妃虞姬;这种命名方法的缺点是菜名与原料无明显关联,往往不知所云。西餐则注重“吃”。西菜命名则直截了当,突出原料,一般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或地名来命名的。例如:“意大利比萨饼”,“水果色拉”。西菜命名的方式虽少了艺术性,但却很实用,也较容易翻译。

二、中西方菜名翻译方法不同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颇大,因此,我们在向外国客人介绍中国菜肴,特别是把中餐菜名译成英文的时候,要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肴的味型等翻译出来,让客人一目了然,对于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菜名,也要尽可能将中国的文化传达出来,让外国客人有所了解,这对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将汉语发扬光大都是有利的。下面,笔者就中西餐菜名的译法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中餐菜名的英译方法简述

1.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辞,直译最为简便,烹饪方法不必译出。中菜汤类命名一般按此方法,翻译的处理就是“原料加汤”。如:腰果西芹 -Celerywith Cashew Nuts。

2.以刀法或烹调方法加原料命名:烹饪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翻译时必须译出烹调方法。如:西红柿炒蛋 -Scrambled Eggswith Tomatoes。

3.烹调方式加原料和作料命名:作料是决定味型的重要因素,翻译时也不能省略。如:蚝油牛柳 -Sliced Beef in Oyster Sauce。

4.风味菜肴:风味菜出名主要因为其味型特点,所以翻译时除原料外,应译出风味,有确切起源地的,还应该加上地名。所以此类菜的翻译方法通常是地名 /人名 +(in)style。如:鱼香肉丝 -Stir-Fried Pork Shreds Sichuan Style。

5.以人名、地名命名的菜肴:一般全部译出,人名前最好加上头衔或职业,对于知之甚少或译出后外宾不能理解的,则去人名加味型。如:宫爆鸡丁 -GongBao diced chicken。

宫爆鸡丁,相传是根据秦朝一官员特制的食谱而做成的,而这位官员的官职就叫宫保。

6.用象形手法或借用典故,传说命名的中国菜名翻译时还其本原,译出主料,作料或做法,能兼顾修辞含义时则兼顾,不可拘泥于原名而直译。中菜命名有时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食的,这道菜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红烧狮子头”,真正的翡翠当然不能食用的,其实它就是蔬菜,而狮子西方人更不会食用,我们也是以其威武来形容“肉圆”罢了,直译会引起“血腥”的感觉。又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所以最好把它略过。如:麻婆豆腐 -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

“麻婆豆腐”,这道菜在我国广为流传,据说是四川的一位脸上长满麻子的老婆婆,由于其做的豆腐非常美味而得名。外宾没有它的文化背景,翻译时只能取味型。但是,若将这道菜翻译成“a pork-marked woman’s beancurd”,估计外宾看了也失去了品尝的兴致。

7.菜名含器具:可译出器具,也可直译原料,但以译出器具为佳,因为使用器具,也是中餐的一个特点。如:锅仔甲鱼-Braised Turtle inMini Ppot。

8.特色中国菜:可采用音译的方法。

如果菜名中的中文独一无二,并具有民族特色,可以把这类词迁移成目标语的当地特色。这些词和词组往往被音译,同时也能保留中国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如:炒面 (Chow Mein)、汤园 (Tang Yuan)、馄饨 (WonTon)、锅贴 (Kuo Tieh)、饺子 (JiaoZi)。

(二)西方菜名的翻译方法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食物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譬如,色拉其制作方法大都是由蔬菜,水果等混合而成。所以我们在看到色拉时对于其所含的原料,配料就一目了然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直截了当,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面前。如:sunshine salad胡萝卜色拉;home-made vegetable salad家常蔬菜色拉;fruit salad水果色拉。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碰撞中必将出现新的特色,新的发展。正是这种新的发展对中西菜名的翻译提出新的要求,也使得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更加困难。众所周知,中国菜色种类流派繁多,菜色命名又多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历代名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因此,要译好中餐菜名,首先需要透彻了解中西饮食文化上的差异,熟悉中西菜名翻译方法的不同点,根据不同的菜名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让外国人不仅能品尝到中国的特色美食,还能了解到中国的特色文化。

[1]胡文仲.中英 (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蔡宗德,李文芬.中国历史文化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3]彭华.旅游专业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熊少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5.

[5]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6]李贤政.餐饮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010-10-16

马守艳 (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助教。

猜你喜欢
菜名西方人中西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网友盘点最萌最“坑爹”菜名
16道中国菜名翻译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