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

2010-08-15 00:49刘倩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活动院校

刘倩倩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浅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

刘倩倩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要求。以培养高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加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对外贸易;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外资利用和对外贸易在经受了种种考验的同时,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山东省情况来看,该省的“走出去”主要指标居全国首列,对外贸易五年内增长两倍,已实际利用外资达100亿美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对外开放开放程度的加大,涉外人才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社会及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单一的语言知识已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复合型外语外贸人才需求增加,尤其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熟悉国际贸易运作规则和对外贸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2.除知识能力外,企业更加青睐具有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敢于创新的人才。要求受聘者不但能在专业上获胜,而且有较高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社交礼仪。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走入了重语法、轻能力,重考试、轻应用的误区,造成了大量“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象的存在。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大,生源呈现复杂性,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表现在:(1)语音语调不准确,词汇量小,对语法概念理解模糊,以致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差。(2)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适应能力弱,易受外界影响,对语言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但高职院校学生也有其优点,即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PRECTO-A、B和CET-4、CET-6的考试,因而使教师授业在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考试、轻应用,造成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语言交际,更不用说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是很多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刺激——反应”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凭借传统的“教室——黑板——课本”打天下。不注重学生的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仍在采用传统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

3.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商务英语部分内容重复性较大,造成了英语基础课与贸易知识主干课间的体系结构搭配不合理,不符合“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

4.考核方法落后。大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单一的闭卷笔试加平时作业考核方式,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又不适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由此看见,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下几点着手,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英语人才。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确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面对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改变“把学生作为知识灌溉对象的行为主义教学理念”。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意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思想。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认识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注重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授课过程即是简单的“授——受”关系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中来。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形成的启发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实施2人一对、4人一组、全班分为3个团体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还原为真实贸易工作情境下的真实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问题,重构知识,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由此,高职英语教师要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确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教学观念,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未来职业适用能力。

(二)革新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模块化内容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突出特点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正如姜大源教授所言:“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教材的选择注重浅显性、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把握好“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在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准则,行动驱向为核心重构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模块化内容体系。

笔者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将学生能力培养划分为三个体系:语言知识、贸易知识、实践能力。(1)教学以语言知识和贸易知识的传授为基础,让学生熟悉外贸英语口语及函电常用语和国际贸易运作规则;(2)教师和学生做好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分析当地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和对外贸易市场现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3)以实训课为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市场调查中的信息,确定项目,展示成果,锻炼实践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依照课程开发的实践性原则,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对教学活动赋予新的内容,使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复合型外贸英语人才。

(三)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工学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应突出其实践性、职业性。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刘黛琳教授在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研讨会上指出,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无缝链接”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刘教授还在介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与本科院校区分,要贯彻分类指导,体现特色,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校内实训,也要注重校外实践。

笔者认为,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应以基础英语为主,渗透相关领域专业英语知识,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以及专业主干课程相结合,相互补充。在教学形式上,将课堂学习、模拟训练、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工学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由学到用的过渡,努力使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四)改革现有的考核体系

英语测试不仅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更要考核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更加注重培养应用能力,摆脱应试学习模式。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教”与“学”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的基础上,改变以往过于重视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做法,加大出勤率和平时成绩以及阶段性模拟实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注重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对学生考核体系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理念的执行者。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高职英语教师的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多数英语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缺乏企业实习经验。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所在的系部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策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分期分批委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聘请外国语言专家和企业精英,利用语音室和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进行仿真教学,让学生学到真实、地道、实用的英语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为毕业后直接进入“角色”奠定基础,真正体现高职实践教育特色。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Z].职教校长论坛,2008.

G718.5

A

1673-0046(2010)6-0026-02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教学活动院校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