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力理论及测验的现状与局限

2010-08-15 00:4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测验智力理论

张 扬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浅谈智力理论及测验的现状与局限

张 扬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文章对有关智力理论研究的发生、发展、智力的概念到智力测验逐一进行了论述。同时文章对智力和智力测验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不同智力理论影响下的智力测验,特别是对我国的智力测验现状存在的弊端作了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展望。

智力理论;智力测验;局限

一、智力理论简介及评价

论文试对智力测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表述和讨论。但是,要对智力进行测量首先要对智力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任何事物本质的理解都建构在有着明确内涵和外延的定义的基础上,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智力的概念和性质问题的探索由于认识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分析的层次水平各异,众说纷纭,始终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智力理论早期是整体论模型,走的是现象学的道路,把智力看成是整体的、单一的能力,从能力角度对智力进行定义,只是简单地划分智力类型,却没有对智力的内部结构及智力活动的基本过程进行考察。

而后的因素论认为智力是由不同能力或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包括单因素、双因素和群因素理论在内的智力理论,其所共同的基点是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特性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提出的智力三元论认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上高低的差异,乃是因其面对刺激情境时个人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不同使然。因此,如果可以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处理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其将传统智力理论上智力的观念扩大,并以动态的观点解释智力理论。

二、智力测验的总体现状及不足

(一)当代智力测验概述

以上这些关于智力的探讨虽说对智力的本质都有所触及,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都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些表面上看来很完美的智力理论实际上都存在一个问题:智力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如以因素论的智力理论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停留在以个别差异为基点对构成智力的各种不同能力的测量上。并且,虽然智力的三元理论指出了现行智力测验的不足,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新式智力测验尚未诞生。目前成熟的智力测验仍然只是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和瑞文智力量表。这些量表都是以因素论为基础,并且测出的是以认知为主要内容的智力成分,并对知识背景有较高的要求。

智力理论还有很多种,现当代智力测验中比较成熟的还只是停留在这个阶段。

(二)智力测验的局限及不足

1.测验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智力测验本身存在的理论缺陷

现存智力测验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它自身的理论基础不坚实,对智力、人格结构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实际编制量表的过程中,编制者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出发编制测验,这样,不同的测验间必然存在冲突。这种根据一面或有限的几面的“表现型”建立的理论模型好像盲人摸象,只是说明了心理结构的本质的有限方面,都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反映这个本质而不全面,甚至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2)常模样本组的选择不恰当

常模是心理测验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标准,是根据有代表性样本的测验结果来制定的。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常模却很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如所选取的常模样本组从数量、范围、层次等多方面并不具有代表性,或者常模过时。用不合适或者过时的常模作解释,其准确性就差。

(3)智力测验的本土化不足

这一问题主要适用于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心理学研究。中西方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导致心理结构的取向有所不同。对心理结构的不同理解会极大地影响各种心理测验的编制,包括智力测验。西方的著名量表未必考虑了文化的普适性,直接将之生搬硬套可能未必合适。

2.智力测验选用中的问题

(1)智力测验的科学性不足

科学的测验工具才能保证测验结果的可信和有效。但在生活中,心理测验存在被常识心理学的误用问题:目前在各种媒体中充斥着只有娱乐作用的心理测试,使得正规的心理测试在常识心理学中受到了影响。这样的心理测试不能作为心理测验使用,包括所谓的智力测验。

(2)智力测验与对象的匹配性不高

即使心理测验本身是科学的,但是如果科学的测验适用的范围不对,那就测不出想要测量的心理品质,这样也会使测验结果不准确。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智力测验。

比如,年龄是标准化测验比较敏感的变量,在使用中要注意使用与被试年龄相符的测验。另外,根据智力理论的不同,不同智力测验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想要测量的智力成分与测验所能测出的智力成分并不对应,那

3.结果也可能是无效的。测验运用过程中的问题

(1)把智力测验作为解释问题的单一或主要指标

在诊断测定心理特质时需要多种手段相结合。而在实际运用中,许多工作人员过于迷信心理测验,没有结合生理测试、观察、访谈和个人生活史的调查等手段,就简单地对被试下结论,这是不科学的。

(2)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中范围和效力的不当扩大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分为两部分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结果本身的理解正确与否,另一方面是对结果进行解释时适用范围和程度的把握。如测验结果不正确:一些测验的统计、计分和解释可能涉及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些工作人员可能做得不太科学。或者对结果的意义及评价解释不当:如将分数的差异与实际的差别直接对应。比如,由于测验的抽样性所决定,分数上的细微差异并不会对用于智力特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不一定有显著差异,而此时如果忽略统计学上的意义,直接将分数与智力差别相对应,是不具有科学性的。

三、我国自编智力测验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本土化智力测验所需的智力理论

我国的大部分心理学理论并没有完成成功的本土化过程,包括智力理论。

2.测验形式相对单一

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国内自编测验的形式绝大部分是问卷形式、文字形式。像非文字智力量表、言语测听材料这样的非语言文字问卷以及投射问卷十分少见。这显示目前国内心理测验的编制方法相对单一。

3.测量内容抽象性整合度较差

我国自编的智力量表是多对一些具体的心理特质(如阅读能力)测量的心理测验,而不是全面的、高度概括的智力特质。有些测验可以说只是一些对技能的测验,或者对知识背景的依赖度很高的能力测验,可以作为心理测验的一种,但是作为智力测验还需要改进。

4.编制过程规范性不够

由于我国心理学研究总体上落后于西方,在智力测验的编制过程中,最初也多采用文字测验的形式,所以心理评定量表的制定、常模样本的选取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比如题目设置不科学,常模选取不具有代表性,常模没有及时修订,指导语相关信息不规范科学,因而其在标准化程度、信度、效度方面都不如国外心理测验。

5.测验使用者的资格不够

人们对心理测验的误解和现实生活中使用心理测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很多使用者业务素质不高,不具有使用和解释心理测验的能力。主持测验不仅要求使用者经过了高度的心理学专业训练,而且要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是实际情况,特别是我国的实际情况与我们的要求相差很远,导致计分和解释的过程中很多不科学之处。

6.伦理规则较少,人文关怀不足

心理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这种涉及优劣之分的测验类型,其保密性等伦理问题应该受到特别的注意。除了测验流程上伦理方面的规定较不严密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验,轻易地就给学生作出智力高下有别的结论,致使有些学生或家长背上严重的心理负担,这是不符合伦理要求和专业规范的。

[1]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晓平,任百利等.卡式16PF中译本常模20余年的变化趋向[J].心理科学,1994 ,(3):184-186.

[3]姜立利,周家骥.心理测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8-20.

C91

A

1673-0046(2010)6-0049-02

猜你喜欢
测验智力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你知道吗?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