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

2010-08-15 00:49孟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学校

孟捷

(太原理工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

孟捷

(太原理工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根据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提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需要从物质文化建设、体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同时加强对课外体育社团建设、校运动会的重视,教师要提高认识,以身示范。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以上各个因素共同发展基础之上的。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施

体育隐蔽课程是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展现的经过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它主要以隐蔽性、多样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和结果的难量化为特征。隐蔽课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品德修养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体育隐蔽课程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必然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体育隐蔽课程打破了教室、课程教材教育的局限,将体育精神与学校环境相融合,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在一种随意与和谐的生活环境中展开,既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一、体育隐蔽课程的特征

(一)隐蔽性

体育隐蔽课程短期内看不到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教育痕迹不明显。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交给学生的知识隐含于课上或课下的各种情况和各种细节中。

(二)多样性

体育隐蔽课程涉及到学校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物质、精神文化的环境、显性体育课程的意识形态的选择、体育教师的人格和教育行为、体育学习气氛等等,范围相当广泛、形式多样。

(三)易接受性

因为隐蔽课程具有隐蔽性,这种特性使隐蔽课程具有某种潜在优势,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体育隐蔽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他们不易感觉到的,是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不知不觉地接受隐蔽课程的影响,学生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能接受的教育过程。

(四)持久性

体育隐蔽课程效果的保持时间较长,如果说有些显性体育课程中学习过的知识和动作技术考过就忘,但学生长期在体育隐蔽课程的“熏陶”下往往会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对体育的态度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且行为方式等,并且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甚至能够持久地伴随人的一生。

(五)结果的难量化性

体育隐蔽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可以有很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把平时学到的知识量化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它只能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很难看到隐蔽课程的量化的考察结果。

二、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

(一)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要素

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构建主要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数量、规格、质量、种类、布局和美化绿化等。

(二)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要素

1.实体性精神文化

实体性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资料里收藏的体育图书、期刊、报纸和体育类电子读物,以及社会、学校经教师指导、控制、选择的体育图书、期刊、报纸等。

2.非实体性精神文化

非实体性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班级中所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以及体育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的方式。

三、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

1.加强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用场地的开放、器材设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体育场地面积大小,体育场馆是否定期向学生和老师开放、是否收费,器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体育馆内环境、照明等条件的优劣,空气的质量、噪音对学生的影响等等,都直接反映和影响着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

2.注重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广大师生员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它和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因此,要注重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更好地熏陶学生,使体育隐蔽课程更好地实施。

(1)重视校园体育组织系统的建设

学校加强组织,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运行网络,使领导和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应该支持师生成立各体育社团,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制定好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这样,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就能有更好的平台和环境,同时也是体育隐蔽课程的顺利实施的保障。

(2)打造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

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特色,应该逐渐形成自己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因此,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成与训练就非常重要,不仅能获取较高水平比赛的优异成绩,而且对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学校会因体育竞赛成绩优异而成名,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并在长期的参与中受到良好的体能教育。

3.加强课外体育社团的建设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在陶冶师生情操的同时,提高师生对体育隐蔽课程的认知度,达到对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成立各种俱乐部,每年招收新会员,定期举行比赛,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在各种比赛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我校每年都进行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4.加强对校运动会的重视

校运会是每个学校都会举办的较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是一次大规模、大团结而又隆重的体育盛会,大多数的同学都要参与其中,但是,近几年来校运会受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以至于成了少数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看台上的观众也少了,“加油”声也听不见了。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这和校运会的项目设置、奖励、组委会的组织等等有着重大的关系。所以应该加强对校运会的重视,校运会是提高学生体育热情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隐蔽教学的重要环节。

5.教师提高认识,以身示范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用自己的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卓越才能来影响、教育和培养学生。教师必须懂得自己在课上课下除了运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和教法以外,也要兼顾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学生来说,无意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却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不显露的潜在性,它往往对有意识的学习起到一种奠基、补充和升华的作用,可以弥补有意识学习中学不到或难以学到的东西,并且可以给创造性思维带来活力。

体育隐蔽课程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显性课程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学生完整的认知系统。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正式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因时间长久而被遗忘,或需要不断更新,但是,学习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准则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认识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改善体育教育环境,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加强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动力系统,并促进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6.

[2]孔祥.浅析高校体育隐蔽课程[J].体育世界,2008,(5):112—113.

[3]张惠,王文军.体育隐蔽课程和体育教师素质之间的关系探讨[J].新西部,2008,(18):200—201.

G64

A

1673-0046(2010)6-0114-02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学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