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

2010-08-15 00:49王新香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入学团体新生

王新香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

王新香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文章具体讨论了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的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等入学适应问题,并对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高校政工干部与辅导员开展新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入学适应

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心理学家妮特(P Janet)认为每个人生阶段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从中学到大学,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由于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等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适应障碍。有人将新生适应不良称为“新生综合征”。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已受到了国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新生适应教育上,传统的做法多是采用讲座或者大会的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安全、制度、立志等方面的教育,以期使新生接受大学文化,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这种做法固然必要,但也有缺点,主要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单向灌输教育,容易忽视新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该研究主要探讨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适应问题

(一)环境适应

进入大学,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绝大多数新生而言,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生活,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娱乐等都需要独自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真正的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环境主要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对校外环境而言,大部分大学新生需要面对地域环境与文化差异的冲击,他们在语言、饮食、住宿等方面都需要面对较大变化。对校园环境而言,一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与住校经历的学生适应较为困难。在大学生活的开始阶段,部分新生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中养成懒惰散漫、饮食习惯不当、作息无规律、上网成瘾等不良嗜好。这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和生活习惯中的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甚至会造成心理问题。

(二)人际适应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和原则。“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声,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往现状。对新生而言,新同学在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新的师生关系、异性关系及寝室关系也更加复杂,这些都对新生的心态与人际交往的方法提出考验。但在心态上,他们会有渴望交往与拒绝、回避的冲突心理,存在着自我中心与依赖他人并存的心理特点。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在人际交往技巧上,一些原本就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在离开父母来到大学这个大环境后,交往障碍日显突出,他们在克服羞涩主动交往、倾听他人与自我表露、共情移情等方面存在困难,因而容易产生孤独与自卑的心理问题。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形成性格孤僻、粗暴易怒等不良心理状况。

(三)学习适应

大学新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存在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兴趣等。面对着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学习要求、评价标准等方面与中学不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大学新生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心理和行为,不习惯大学理论性、跳跃性、选择性、创造性及自主性的学习模式,产生了学习适应不良问题。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厌倦、盲目、无序、应付,心态上烦躁、郁闷、空虚、迷茫。有些同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致使专业兴趣不足,目标规划缺失。一些学习能力与专业适应不良的学生开始对专业前途与未来就业产生消极预期,又不能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引发消极情绪及怠惰行为,最终造成学习适应不良。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场所,创造了一种温暖的、信任的、尊重的、接纳的团体氛围,使成员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以他人为镜,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他人的支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内地以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青睐,经过20多年的发展,许多研究文献和实践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实现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的功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团体氛围中获得启发和感悟,得到帮助和互助,学会自助和自律。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打破大学新生之间的陌生感,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缩短适应期

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场所,创造了一种温暖的、信任的、尊重的、接纳的团体氛围,使成员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介绍自己、相互认识,进而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团体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打破新同学之间的陌生感。如果彼此发生认同,相互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班级对个体成员的吸引。在这样的班级团体中,班级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有助于提高班级成员的适应能力,缩短入学适应期。

2.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参与性强和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解决新生班级同学共同面临的困扰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具有开放、活泼、生动等特点,对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新生班级同学处于同年龄阶段,在心理发展上处于同一水平,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团体中的每个成员在接受来自团体每一个成员的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人的力量,此外,成员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有利于帮助大学新生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困扰。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具体运用

前面提到的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皆为适应性心理问题与发展性心理问题,但若得不到及时、合理处理,将有可能演变为障碍性心理问题,产生心理疾病。由于大学新生所面临的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等问题具有暂时性与共有性,大学新生刚入学时也是班集体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以班级为单位,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活动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新生快速适应、顺利发展。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对团体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探讨:

1.熟悉大学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之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大学入学阶段,是熟悉与适应环境,结交新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友谊能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这是大学新生们共同的心理需求和目标,所以以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在具体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上,可以“叠罗汉”、“回旋沟通”等活动进行自我介绍,让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打破新生成员之间的陌生感。然后以“百花开”、“扑克分组”等活动让新生分组、起组名、设组歌和口号并集体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让新生成员进一步相互熟悉,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沟通交流,通力合作,达到了人际破冰的效果。接着开展“拍打穴位”、“目光炯炯”、“笑容可掬”等活动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最后在“盲行”活动中,新生们不但熟悉了整个校园环境,也学会了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原则“信任”,让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牢固。在整个团体互动过程中,所有班级新同学在轻松活泼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进行人际交往,这能让性格内向和不敢或不愿意交往的同学通过学习同伴们交往的技巧,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

2.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学习适应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低、学习压力大等方面。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首先安排“画生命线”、“职业倾向探索与职业价值澄清”、“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学新生对自己学习、生活和职业的目标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价值观更加明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学习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初步的规划,这些都能够激发大学新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自主学习的行为。然后安排“学习经验交流”、“时间管理策略”、“注意技巧训练”等活动,通过这些团体活动,让大学新生掌握科学的时间管理策略和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学习对自己有用的间接经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是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1]夏纪林.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66-68.

[2]宋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8-173.

[3]谢守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75.

[4]叶玉清.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76-79.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G64

A

1673-0046(2010)6-0117-02

猜你喜欢
入学团体新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