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的文化信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0-08-15 00:49常转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隐喻交际民族

常转琴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英语隐喻的文化信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常转琴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60;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国学生总是感到隐喻学习起来比较棘手,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隐喻包涵的文化信息,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的弊端。通过隐喻教授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和对隐喻的使用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隐喻;文化信息;教学;重要性

一、隐喻和文化

隐喻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往往使得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丰富、活泼、生动。Richards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Ortony更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反映了不同人群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体现了人类所居住的环境的文化模式,是交流思想、认知和认识其他事物的有力工具。而人类的认知一方面是在人类共享的这个客观世界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中形成的,所以受特定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隐喻这面镜子折射出了不同社会文化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总是感到隐喻比较棘手,毕竟英语与汉语所在的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其隐喻的相似之处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从隐喻所涵盖的英语文化信息入手,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促进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英语隐喻包含的文化信息

1.自然环境信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对人的生活、认知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人们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语言。英语中很多隐喻与海洋和水有关,如: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drink like a fish(牛饮),on the rock(触礁)等。这些隐喻产生于四面环海的英国,长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海洋和水息息相关。在英国,一日之内经常会忽晴忽阴又忽雨,这种天气不但使人变得格外谨慎,也为人们提供了日常话题,产生了相关的语言。如:keep the weather(占上风,操大权),King’s weather或Queen’s weather(指庆典时的晴朗天气)。

2.传统习俗信息

英语中动物隐喻和颜色隐喻最能体现西方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信息。动物和颜色作为喻体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们形象生动,能给人一种直接的意象,进而联想到它们所承载的内在涵义,这种独特的文化效果非其他喻体所能代替。然而,由于传统的民族审美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它们所承载的喻义可能与中国学生所熟悉的汉语喻义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最能形成鲜明对比的莫过于英汉隐语中红、白两色的截然不同的喻意。

“red”不具有汉语“红”包含的隐喻意义,是和战争、流血、犯罪、愤怒等联系在一起的,如get into the red(负债),see red(火冒三丈)。而“white”在英语中象征纯洁、简朴、清白、率直等,婴儿洗礼或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总是身着白色。

在英语文化里,“dog”常指人,且无贬义。如:a jolly dog(快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owl”是智慧的象征,如as wise as an owl。而中国人把猫头鹰看作是倒霉、厄运的预兆,如“夜猫子(猫头鹰)进宅”(厄运将至)。

3.思想视角信息

对同一种感情事态,各民族观察、捕捉感情线索的思想视点不完全相同。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它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受个人思维方式和民族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积淀了其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的因素,反映了其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最基本的特征,因此隐喻含有“民族语义”,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方面独特的信息。如:

That theorydoesn’t hold water(那个理论站不住脚).

What he knows is only to delve into books(他只懂啃书本).

第一句中,英语选择容器概念作为喻体,而汉语却把“理论”比作“人”,说它像一个“人”,站得住或站不住脚。第二句中,汉语按照食物概念隐喻说啃书本,而英语却按空间概念把书当作土地来挖,意即读书就像挖地,通过细心耕耘才有丰硕的收获。

4.宗教文化信息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倾向,英语中也有大量的与宗教信仰有关的隐喻。如a Pandora’s box(比喻灾难、麻烦和祸害的根源),Prometheus(热爱人类、反抗压迫的象征)等。这些隐喻都源自于古希腊文明或基督教文明。

三、英语教学中强调英语隐喻文化信息的重要性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必须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筹划能力、谋篇能力组成,其中社会语言能力与文化紧密相关。Byram认为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可以将学习者带入以目的语为母语的文化世界中。”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而主要在于不了解与英语有关的主流文化和交际规则。

目前,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教师在讲授语言现象时穿插一些英美文化内容;二、开设英美文化概况、文学等课程。但是,两者的效果都不甚理想。前者不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英美文化;而后者也只是泛泛而谈,不具体,缺乏深度,大多是罗列或者描述一些人文景观、文学艺术、历史事实等,没有发掘出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文化信息。这样,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严重脱节,成为“两张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言教学。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而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产生于经验,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隐喻来表达和承载的。因此,文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隐喻教学。通过隐喻教授文化,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对隐喻的使用能力;而且用概念隐喻将离散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组织起来,一起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心理词典中建立起语义网络,这也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词汇。

四、隐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系统地进行文化方面的研究,丰富文化知识,不仅要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制度,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等;既要了解英语文化,又要熟知汉语文化。此外,教师还应系统地学习隐喻学理论,吸取隐喻研究成果。

其次,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对比研究 (已有人对英汉方位隐喻进行过对比研究),并进行筛选、分类,编写出隐喻手册之类的参考书,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再次,隐喻教学应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相同到差异,循序渐进。

最后,帮助学生掌握隐喻的分析方法,自觉地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对比分析,了解英语隐喻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学会正确对待英语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1]马清华.隐喻意义的取向与文化认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2]叶桂桐.中国文化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3.

[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

G642

A

1673-0046(2010)6-0140-02

猜你喜欢
隐喻交际民族
情景交际
我们的民族
交际羊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