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0-08-15 00:49林丽霞
关键词:福清外语应用型

林丽霞

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林丽霞

从福清市翻译市场现状的调查入手,分析当前福清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着翻译人才瓶颈制约的现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结合福清地方经济特色,探索“外语+翻译方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福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2008年福州江阴新港的开发,给福清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福清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际友人和外国商务人员越来越多。但其对外宣传做得不够,一些公共场所的标示语等的译文质量亟待提高,一些大酒店西餐厅等服务场所的英文翻译错误百出。比如:福清西门颇为有名的新梅园大酒店,广告版上写的是New Plum Garden Restaurant,而进去后指示牌上写的又是New Rose Garden Restaurant,初次进去的人会误以为是两个不同的酒家;又比如在福清城关小学内赫然悬挂着“请使用文明和礼貌用语”告示牌,其英文翻译是“please use civilization and manners vocabulary”,等等,这些错误的译文除了给交际带来不便。

一、福清市的翻译市场现状

(一)翻译机构规模偏小,没有形成产业

据福建省翻译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福清正式注册的从事翻译服务的公司只有2家,其他的都是一些培训机构、劳务出口、科技公司等兼职做翻译的,大部分机构专职人员少于5人,很多处于家庭作坊式运营状态,每年的营业额低于10万人民币,具有良好品牌的翻译公司几乎为零。

(二)翻译机构数量较多,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福清开设翻译公司的门槛很低,所以除了正式注册的少数机构外,没有正式注册的各种翻译工作室更多。而且专职人员很少,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翻译更少。由于大多数靠兼职翻译,有的甚至只是扮演中介的身份,还要转一手,加上几乎所有的翻译机构内部都没有采用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这样就使得翻译的质量难以控制。

(三)专业翻译人员缺乏,人才结构存在差异

虽然中国教育部已于2006年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翻译”专业,但是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一所高校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目前福清市从事翻译的一些工作人员英语水平并不高,有的对英语只是略知一二,有的刚过四、六级就开始搞翻译。外语专业毕业的人员不多,翻译专业毕业的或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从事外语及翻译领域的研究或教学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在福清当地,从事翻译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没有规范化可言。

(四)翻译培训机构欠缺,科技翻译人才短缺

除了专业翻译人才不足之外,由于缺少培养科技翻译的培训机构,福清的翻译人才尤其是科技翻译人才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也有开设翻译课程,但大多注重翻译理论的教学,结合翻译公司实际翻译项目的课程很少。

福清当前翻译市场的现状对以外向型经济结构为主的福清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全球化进程导致了翻译量和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过去不需要翻译的地方,现在需要翻译,过去不需要翻译的东西,现在需要翻译,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把大量的材料译成外文。福清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着翻译人才的瓶颈制约。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一)调整培养目标,构建“外语+翻译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目前国内学者较为赞同的观点,国内高校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重点培养学术型、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重点培养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廖素云,2008:4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地处福清,是一所教学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是在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传统本科相区别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在某些专业设置方面已经考虑到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日语专业的设置)。但因学校本科教育起点较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是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无法实现与地方经济所需人才的零距离对接。根据《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7年修订版),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将结合我国的涉外改革实际以及21世纪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能适应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出版等行业相关业务活动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业人才。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此类似,只是把英语二字改为日语而己。作为教学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我们没有考虑到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却提出要培养复合型英语高级专业人才,这似乎更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对福清市翻译市场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福清市翻译人才缺乏,翻译能力薄弱,误译无处不在,这对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不利。因此,我校应根据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依据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实际和生源条件,调整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翻译人才,即能在多领域(商务新闻科技外事等部门)从事跨文化跨语言的翻译应用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翻译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必须构建“外语+翻译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清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本文主要探索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校情出发,同时结合福清当地外向型经济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构建“外语+翻译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是:低年级阶段(大一、大二)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在保证所开设课程的门数以及学时数的基础上,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大三、大四)通过设置翻译方向模块课来保证主干课的学时,以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必需的技能,设置翻译方向任选课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文化修养,而跨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这与我校校情及福清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

(二)优化课程体系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指各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开设顺序的总称。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外语翻译人才的目标,关键在于改革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针对我校目前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说,优化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由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就外语(英语)+翻译方向的培养模式来说,优化课程体系就是以语言能力为核心,设置翻译方向任选课,跨学科选修课来拓宽翻译人才的学科专业知识。所以,其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应该是由公共必修课、英语专业基础课、翻译方向模块课、翻译方向任选课和跨学科任选课组成。

作为课程体系中必不可不少的一部分,公共必修课是指全校性的必修课。英语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具备外语专业本科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语言的综合应用技能。翻译人才作为外语人才的分流培养,是以学生基本学完前期基础课而且外语语言功底扎实为前提条件的。翻译方向模块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必需的翻译技能,同时对语言知识和翻译理论及实践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在这一模块里,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开设特色翻译课,如可根据福清出国人员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出国人员相关材料翻译等。翻译方向任选课旨在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英语语言及文化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扩大学生知识面。跨学科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设置的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旨在通过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素养,培养复合应用能力。这些模块结构的主要课程为:英语专业基础课包括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语言学、英语语法、汉语写作等;翻译方向模块课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互译、口译、双语阅读、实用翻译、文化与翻译、出国翻译等;翻译方向任选课为外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翻译史、新闻英语翻译等;跨学科任选课包括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课(含实验课)及工具性课程、艺术修养、应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该课程体系能做到双语基本功和相关学科知识并重;能做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口译和笔译并重;同时针对性也较强,能注重市场的需求和实用翻译技巧的训练。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体系基本上具备了系统化、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特点,能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转变教学观念,处理好几个问题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对教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翻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跨语言的信息传播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教师原先单一的纯粹翻译理论教学的观念,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时,提倡翻译教学的多元论,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的问题,努力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是翻译对象的多样化。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译者的工作语言除了传统的纯自然语言,还将包括机器语言与影音符码。因此翻译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生翻译传统的语言文字材料,还要教学生处理新型媒体承载的翻译材料和非文字的各种图像、符码;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生材料内容的翻译,还要教学生处理外表的包装,如翻译广告词的同时,对广告词语的排列、造型、字体等效果因素的应用技术也要略知一二。

二是翻译方式的改变。在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相当一部分信息可能只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压缩和摘编,即编译、摘译或译述等,其难度要超过全文翻译,这对传统的以全译为主的翻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译者要在全面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作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并用准确简练的语言重述原作的内容。因此,翻译教学应适当增加这一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与分析提炼的能力。

三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黄友义曾在第六届全国口译论坛上强调,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作风的翻译。所以,我们所要培养的翻译人才,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在着手翻译前要勤查相关资料,把原文吃透;在翻译时做到字典参考书不离手,字斟句酌,并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在翻译完后还应该反复回顾自己的译文,反复修改。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在翻译时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不受“钱”途利益的驱使免强自己作能力所不能及的翻译工作。

三、结语

总之,外语人才不等于翻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其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学校情况,构建“外语+翻译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最优化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既符合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又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翻译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潘天翠.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访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黄友义[J].国际人才交流,2008(10).

[2]林丽霞.从译名的不统一谈起[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7(11).

[3]廖素云.论教学型高校本科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4]王秀萍,王爱琴.地方性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2008(4).

[5]陈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想[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1).

book=173,ebook=696

H319.1

A

1673-1999(2010)14-0173-03

林丽霞(1976-),女,福建莆田人,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跨文化交际。

2010-04-06

福建省级B类课题“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创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可行性研究”。

猜你喜欢
福清外语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临界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