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借差异研究

2010-08-15 00:49刘祖勤张琪
关键词:借词词缀英汉

刘祖勤,张琪

英汉互借差异研究

刘祖勤,张琪

从借词领域、数量和影响三个层面上比较了英汉互借的情况。在借词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更多的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英语;汉语;借词;差异

有关借词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对英汉互借的比较研究还有待深入。英汉互借的比较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借词领域,第二个是借词数量,第三个是对本族语即接受语的影响。

一、借词领域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分布于以下12个领域:(1)植物和农作物(2)茶(3)鸟类和动物(4)衣物和纺织(5)食物酒类(6)瓷器陶土(7)语言(8)哲学(9)文化、风俗、政治(10)运动、棋类(11)货币、度量衡(12)音乐、戏曲。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化学、医药(2)物理(3)衣物、纺织、家具(4)食物酒类(5)语言及人种(6)文化、习俗、政治(7)货币、度量衡(8)音乐、影视(9)交通运输(10)运动、棋牌类(11)信息技术(12)建筑材料。

尽管英汉在很多领域内进行词汇借用,但把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进行分类并对借用领域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英汉互借在借用领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英语在植物、农作物、动物、瓷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领域中借入了大量的词汇,而在这些领域中英语借给汉语的则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而汉语则在化学、医学、物理、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建筑材料这些科学技术领域从英语借用了大量词汇。这种差异有其地理环境、发展历史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原因。

二、借词数量

英语中的借词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汉语中的借词,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英语从汉语中借用的词语也要远远多于汉语从英语借用的词语。事实上,英语从汉语借用的词语在数量上要比汉语从英语借用的词语少得多。1962年,M.S.Serjeantson的《英语中的外来词历史》(A History of Foreign Words in English)出版发行,该著作收集到了至19世纪末英语借用汉语的词语,共计仅27个(汪榕培1986)。1988年,Garland Cannon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问世,该著作收集到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包括一些诸如地名、人名、朝代名、政府机构名在内的专有名词,累计达1189个(朱少华1995)。据常骏跃(1998)的统计,到1998年,英语总共借用了1204个汉语词。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在数量上似乎相当庞大,但据笔者统计,被收集到《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英语借词仅179个。在1936年出版发行的胡行之的《外来语辞典》中,收集到的英语借词有2210个。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英语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交往频繁,各方面的合作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英语借词涌入汉语。有的专家把自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借词的大量涌入称为汉语借用外来词的第三次浪潮。虽然目前还没有英语借词的最新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地说,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在数量上远远多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三、对接受语的影响

英汉语互借对接受语较为显著的影响,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比较。其一是对接受语的词缀的影响,其二便是对接受语的书写习惯的影响。

(一)对接受语词缀的影响

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向其他语言借用词语以增强其表达能力,还借用了一定数量的词缀以增强其构词能力。然而迄今为止,英语还没有从汉语借用过词缀,也就是说,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英语的词缀产生过任何影响。

英语没有向汉语借用过词缀,这并不意味着汉语是一种没有词缀的语言。在较长的时间里,一些专家学者一直认为汉语是孤立(isolating)语言,在词法变化上较英语简单。Li and Thompson(2009)认为,汉语中的绝大多数词汇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形式(immutable form)。也就是说,汉语与具有屈折变化的语言不同,绝大多数汉语词汇不会因格(case)、性(gender)、情态(mood)、数(number)、时态(tense)等而发生词形变化。他们进一步指出,与印欧语系中的语言相比,汉语几乎没有词缀法,在仅有的变化形式中,绝大多数是派生形式而非屈折形式。Sapir(1949)更明确地指出,就构词法而言,汉语没有词缀法。

根据史存直(1986)、万惠洲(1989)和吴东英(2001)的研究,汉语本族语前缀有:阿-,老-,可-,第-,相-,有-,畴-,初-,本-,打-;后缀有:-子,-者,-然,-自,-尔,-而,-若,-得,-著,-取,-却,-地,-了,-其,-将,-生,-巴,-汉,-鬼,-品等。这些词缀都是由实词虚化演变而来。

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缀。受英语借词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缀。根据谢耀基(1989)等人的研究,受英语借词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前缀有:不-(如:不科学,不卫生);多-(如:多功能,多媒体,多音节);反-(如:反革命);负-;预-;微-。受英语借词的影响新近出现的后缀有:-主义;-性;-化;-迷;-世界;-中心。这些词缀多来自借用词语时产生的对译词缀。现代汉语不仅借用了一些英语借词中的词缀,更为有趣的是,有的英语借词整个被演变成为汉语词缀,如现代汉语的词缀“-吧”,源自英语借词“吧”,能派生出很多词,如书吧、网吧、氧吧、水吧、陶吧。有的英语借词则在现代汉语中被进一步分解成若干语素,有些被分解开的语素又演变成为构词能力较强的词缀,如从英语借词“的士”演变而来的“的-”或“-的”,所构成的词就有:打的、的哥、的姐、面的、摩的等等。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英语借词对汉语词缀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汉语借词对英语词缀的影响。

(二)对接受语书写习惯的影响

汉语有两套拼写方案,其一是传统的汉字拼写方案,其二是国家文字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以拉丁字母构建的汉语拼音方案。到目前为止,传统的方块形汉字还没有被借入到英语,而有不少汉语词被英语以拼音的形式,亦即拉丁字母的组合形式,借入了英语词汇库,如:baiyao(白药)、chi(尺)、cun(寸)、dizi(笛子)、doufu (豆腐)、erhu(二胡)、fen(分)、Han(汉)、huqin(胡琴)、jiao(角)、jiaozi(饺子)、jin(斤)、Jingpo(景颇)、Lahu(拉祜)、li(里)、liang(两)、maotai(茅台)、mu(亩)、Pinyin(拼音)、pipa(琵)、putonghua(普通话)、qigong(气功)、quyi(曲艺)、renminbi(人民币)、suona(唢呐)、taijiquan(太极拳)、weiqi(围棋)、wenli (文理)、wushu(武术)、xiao(箫)、yuan(元)、zhang(丈)、zheng (筝)。由于英语采用的是语音拼写系统,该系统内的字母也源于拉丁字母,因此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虽然给英语的书写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但这种影响实际上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汉语中的一些英语借词经过汉语的同化作用已经完全融入了汉语词汇库而不易被人识别出其外来身份,而另外一些英语借词还带着明显的外来特征。汉语中的字母借词,包括英文首字母缩略语借词和英汉混合型借词,就是带着明显特征的英语借词。实际上,汉语借用了数量较大的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如ATM(自动柜员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D(激光唱片,compact disk),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T(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computerized tomography),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OS(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DVD(数字式激光视盘,digital video disc), EMS(邮政特快专递,Express Mail Service),IQ(智商, intelligence quotient).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T(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MBA(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TV(音乐电视,music television),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TOEFL(托福,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WW(万维网,World Wide Web)。汉语中的英汉混合型借词也不在少数,如B超(B型超声诊断, type BULtransonic diagnostic machine),T恤衫(T-shirt),Inter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PC机(私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维C(维他命C,vitamin C),三I革命(社会信息化、机械智能化和产业综合化,information,intelligence and integration),三C革命(计算机、控制和通讯,computer,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汉语的书写系统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字母借词主要应归因于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信息的大量交流。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信息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大量的信息交流与处理需要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必须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也就是说,可以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代表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即符合经济原则的要求。而字母借词以简洁的字母代表冗长的字、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经济原则的要求。字母借词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信息交流及处理的效率。当然,字母借词的出现也与当代中国努力推广和普及英语教育、大量地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史有为(1997)指出,在汉语书写系统中出现拉丁字母(词语)是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可避免的。

受字母借词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自创拉丁字母词,如:BJ(北京),CQ(重庆),GB(国家标准),RMB(人民币),HSK(汉语水平考试),WSK(外语水平考试)等等。

通过上述比较,笔者认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对英语书写习惯的影响较小,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汉语书写习惯的影响较大,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四、结束语

英、汉是两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英语和汉语相互借用了部分词语。通过对英、汉相互借词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英、汉在词语互借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借词的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的更多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这对于了解英、汉两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英、汉两语的动态发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促进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1]Li,C.N.andS.A.Thompson.Chinese[A].InB.Comrie(ed.). The World Major Languages(2nd)[C].Oxon:Routledge,2009.

[2]常骏跃.英语中汉语借用成分语音、语法特征变化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3]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史有为.汉语如是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汪榕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1).

[6]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2).

book=109,ebook=251

H035

A

1673-1999(2010)14-0109-03

刘祖勤,西南林学院(昆明650224)讲师,西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张琪,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

2010-06-08

猜你喜欢
借词词缀英汉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阿鲁科尔沁土语的汉语借词研究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释西夏语词缀wji2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南村辍耕录》借词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