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特征及意义

2010-08-15 00:49谢六玲
关键词:哲学思想特色思想

谢六玲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特征及意义

谢六玲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不仅具有内容的辩证性、思想的一贯性、全局的宏观性、现实的针对性、实践的创造性等特征,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富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个性特征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关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及其活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基本理论观点、原理、原则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这体现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共性。但作为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生产、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因而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个性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内容的辩证性。邓小平同志总是善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概括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全面系统地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种种内在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经济现象的深层本质,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处理和思考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时,总是辩证地加以思考。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经济思想,经济改革不能搞绝对化,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辩证协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先富与后富,发展与稳定,胆子与步子,两手抓两面三手都要硬,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计划与市场的互补等一系列思想,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因而都体现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其二,思想的一贯性。早在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太行山区经济建设的经验时指出:“敌后的经济战线斗争的尖锐程度,绝不减于军事战线。”[1]110全国解放后,1950年他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邓小平看来,“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148邓小平在文革前的“猫论”,即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1]323,文革期间的“唯生产力论”,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都体现了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的一贯思想。

其三,全局的宏观性。邓小平总是从全社会的宏观、政治角度谈经济,认为实现四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的各种经济思想也是直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出发、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尤其是在考虑经济时,邓小平往往从中国国情出发,从时代高度进行宏观思考,特别注重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五大要点,即发展论、富民论、市场论、开放论、非资本主义论,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从宏观上高度概括了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及其活动规律的最基本观点,从而构成了宏观经济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其四,现实的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当今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实践总结,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邓小平针对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计划经济,提出搞市场经济;针对过去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提出搞家庭联产承包;针对过去僵化的旧经济政治体制,提出改革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针对过去长期闭关锁国提出搞对外开放;针对大锅饭平均主义,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针对贫穷落后,提出要实现四化奔小康等等,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中的现实针对性特色,因而打上了极强的时代烙印。

其五,实践的创造性。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大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更是一条开创性的路,因而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实践的创造性。邓小平同志面对当代世界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面对落后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不唯书、不唯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的经济哲学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制、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办特区、两个文明一起抓等,都是创造性地从经济哲学角度高度概括了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他在南巡谈话中提出的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共富不等于同步富、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等思想,都是对实践的科学概括和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高度哲学升华。

二、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不但具有很高的科学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其一,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创造性地提出和阐发了许多新原理和新论断,揭示了在中国这一特定环境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改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探索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创造性实践,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一般要求与中国国情的统一,而且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些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恰恰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

其二,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际上就是在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指引下进行的。十多年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直接、最现实、最富成果的指导思想。现实的实践一再证明,当我们循着邓小平思想的指引前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顺利发展;当我们偏离邓小平思想的指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要遭受挫折。

其三,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深刻地指明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富强的必由之路。在世界大动荡、大调整的世纪之交,各个民族、国家无不面临着尖锐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思想,指引我们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和民族团结凝聚力,提高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参与能力。

其四,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是我们有效防止和反对“右”特别是“左”倾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本身就是克服我党史上受害时间最长、受害范围最广的“左”的错误倾向的产物,它为在两条战线的斗争中警惕“右”和主要是防止“左”,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强大的科学思想武器。

其五,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思想的强大武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经济哲学思想,都是解放思想的产物,都是再认识的科学成果。邓小平同志作为当今中国解放思想的卓越代表,为我们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榜样。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如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好了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将会推动我们更进一步的解放思想。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book=15,ebook=52

A49

A

1673-1999(2010)14-0015-02

谢六玲(1969-),河南洛阳人,女,硕士,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471023)社会科学系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04-10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思想与“剑”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完美的特色党建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