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2010-08-15 00:48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准确性环境监测

叶 萍

(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淄博200504)

浅议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叶 萍

(淄博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淄博200504)

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中最后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针对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将“五性”质量指标贯穿于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当中,是提升监测数据的审核力度,保证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有力措施之一。

环境监测;审核;监测数据

1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性

依法取得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统计、排污审核核定、排污费征收、环境执法、目标责任考核的依据。一方面要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要严把相关工作数据使用,做到用监测数据,用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权威性、严肃性的根本保证和前置条件,是环境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环境监测数据的获得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实验室分析,而是包括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运输、样品交接、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综合分析和评价等多个技术环节的全过程。由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监测分析人员技术水平、监测因子的变异性以及各种干扰因素作用,造成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

在目前全面开展质量保证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数据的审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环境分析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中最后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在整个监测数据审核工作中,监测数据除了必须达到质量控制分析指标的要求外,记录、运算和报告中的有效数字以及数据之间的合理性关系问题都是数据审核的重点。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才能提高数据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环境监测站的现状来看,在经济发达的省市级监测站,稳定的人才队伍,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平,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各层次的环境监测分析、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基本达到了国家对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无论是从监测分析技术上,还是综合分析技术上,都领先于其他监测站,环境监测工作相对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体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许多监测站,特别是县级站,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环保主管部门重视环境管理、环境监督,忽视环境监测,经常借调监测人员,技术骨干流动性大。环境监测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只限于完成一般性任务,提供一般性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审核仅重视实验室样品分析和数据的填报汇总,审核得不到相应的重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手册》有明确的规定,环境监测结果除由分析人员自校、互校无误外,必须经实验室技术主管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填报报告单,质控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全部数据方能认为有效,最终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能生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级审核制度。然而,这种三级审核制度在许多县级站无法得到实施。

3 提升监测数据审核力度,保障监测数据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中,时常提到审核的监测数据必须达到具有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现就它们的具体含义以及与环境监测数据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3.1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审核

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特性,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反映总体的真实状况。

环境监测现场的审核人员要根据自己的审核内容严把现场采样的质量关;负责室内审核的人员应着重审核现场采样的原始记录是否完整,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尤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记录。要审核水文、气象特征的描述及污染源监测点位、生产工况、排污周期、取样方式的记录和污染企业相关人员的签名等。

如果发现监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首先应从采样原始记录开始详细分析原因,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如造纸厂排放污水的监测结果中BOD5≥CODCr,显然该组数据是错误的,应分析其原因,确定采样是否有误。

3.2 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审核

完整性则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整,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审核监测数据完整性时应着重审核不同监测对象的采样频次、监测项目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项目测试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缺测、漏测项目的现象;采样时其他相关的辅助参数项目测试是否全面、完整;分析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是否符合监测目的要求等,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带出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必要时监测工作能在最接近原来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3.3 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审核

可比性不仅要求实验室之间对统一样品的监测结果要相互可比,也要求每个实验室对统一样品的监测结果要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审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根据各种物质间关系,进行合理对比

物质本身的特性及各组分相互关系与实际情况存在必然联系,某些要素之间有很紧密的相关性,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审核。

如对于地表天然水体,水的色度与p H值有关,p H值高时,往往色度加深,故在审核水质色度数据时应关注其p H值。一般来说,水体中石油类质量浓度值高,则CODCr质量浓度值亦高。

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一环境某段时间的噪声测量结果,L10、L50、L90三者之间的关系为L10>L50>L90。

另外在煤烟型污染的环境中,其大气中的SO2体积质量一般比NO2的体积质量大。但在城市公路两侧及汽车较多的非煤烟型环境中,则NO2体积质量大于SO2体积质量。这种变化特点在审核中要加以注意。

利用各种物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对监测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分析其合理性。

3.3.2 利用同类监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进行类比分析

两个工厂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质、成分、排污状况大致都在一个范围波动。在准确掌握其中一个工厂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此数据对另一个工厂的排污监测数据的审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3.3 结合其它环境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及水文等资料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一年中不同时期,河水溶质成分呈现季节性变化规律。如对于较长河流,当其穿越降水量小和地表径流小的干旱地区时,水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一般大于其在降水量大和地表径流大的湿润地区。

3.4 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审核

精密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实现。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而精密性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在审核这两项指标时,除了要确保所用分析仪器的精度外,还要特别审核平行样和加标回收样的分析。如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有一定比例的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密码样分析等,由质控人员详细审查分析人员在分析全过程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写出相关的质控报表记录。

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校准曲线、空白实验值、方法检出限等进行审核。因此,只有全面审核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4 “五性”质量指标贯穿于环境监测审核体系

实验室分析人员对实验室样品分析全过程进行记录、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产生的监测数据方可进入到质量审核程序。

质量控制人员对实验室分析产生的监测数据要进行监测数据准确性、精密性的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监测数据在经过上述二级审核后进入最后审核程序。技术责任人需要对整个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以及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到监测数据的来源、空间属性、代表性、与上下游的关系、周围污染源的情况等等要通盘考虑。这就要求技术负责人不仅对监测分析理论有深厚的基础,更需要掌握监测数据审核的原则,认真审核,进行合理判断,确保所报出的数据完整、合理、准确、可靠、可比。

由上述可以看出,这“五性”质量指标贯穿于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保障,围绕这“五性”对监测活动过程中前后相互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是提升监测数据的审核力度,保证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有力措施之一。

5 结论

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耳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任何环境决策都离不开环境监测基础数据的支持,每一项环境管理措施的优劣成败都要依靠环境监测来验证。

环境监测的主要成果就是监测数据,如何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及时,为环境管理更好地服务,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严肃性、科学性。

[1]《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231-236.

[2]王俊荣.浅谈环境水质分析结果的审核工作[J].理化分析—化学分册,2005,41(07).

[3]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上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36-39.

[4]王美侠.关于环境监测数据达到“五性”的分析[A].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2006.2986-2987.

[5]杨驰宇.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2):72-73.

[6]杨驰宇,陈艳杰.浅论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监测数据审核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09,3(25):61-65.

[7]陆上岭,叶青.试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机制的建立及运作[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02).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2.

Analysis on the Audi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Ye Ping
(Zibo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Zibo Shandong 200504)

The audi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is the final and effectiv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quality control means.In view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 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uditing,five quality indicators running through the w 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data audit and ensuring monitoring data’s correct and reliabl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audit;monitoring data

X830

A

1008-813(2010)02-0054-03

10.3969/j.issn.1008-813X.2010.02.015

2010-01-18

叶萍(1964—),女,河南人,毕业于淄博师专化学分析专业,中级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准确性环境监测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