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合用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63例临床观察

2010-09-20 02:27黄以隋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神经炎甘露醇面瘫

黄以隋

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421800)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为一种神经科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其基本的病理为面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改变,骨性的面神经管空间狭窄并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一旦面神经发生水肿定会压迫神经,因而加重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乳突等部疼痛,并可以出现周围性面瘫,目前治疗多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消肿配合甲钴胺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耒阳市人民医院在原有的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20%甘露醇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神经病学指南》中关于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筛选病例[1],且起病均在48h以内。

1.2 一般病例

2006年至2009年耒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住院病例63例,其中治疗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15~49岁,中位年龄36岁;对照组31例,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16~50岁,中位年龄3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强的松10mg,3次/d,连用10d,同时辅以抗病毒药物及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强的松和抗病毒药物及甲钴胺的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0mL20%甘露醇注射液,用法:2次/d,静脉滴注,在连续使用5d之后减少为1次/d,静脉滴注,继续使用5d后停用该药。对照组及治疗组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以及疗效观察的时间共计21d,药物治疗时间10d。在治疗期间给予相同物理治疗、针灸治疗以及运动治疗等的辅助治疗。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方法

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参照的是王维治主编2006年第一版《神经病学愈后分析综述》关于疗效的评定标准[2]。标准分为三级分别为,治愈:眼睑闭合良好,露齿时无口角歪斜,鼓腮时无漏气及口角歪斜;好转:症状较急性期减轻,但仍有面瘫的症状;未愈:面瘫的程度未较急性期减轻,遗留有后遗症。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2.2 统计分析方法

对实验结果分别采用SPSS15.0进行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结果

表1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表2为综合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而对照组为80.6%,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的比较[例(%)]

3 讨 论

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确切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面神经周围血管受风寒发生痉挛导致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3]。关于面神经炎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血管痉挛学说:认为风寒刺激面部以至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从而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压迫神经致病;病毒的感染:主要是感染带状疮疹病毒可从而直接导致面神经水肿改变、脱髓鞘改变以及轴索变性改变等炎性改变,以至自身免疫机制紊乱,导致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了毛细血管通透性,致使面神经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多种原因所导致的面神经局部小动脉痉挛或面神经周围组织水肿导致了面神经炎的发生。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梢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面神经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急性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面神经水肿来缓解神经受压迫症状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配合维生素B族药物的应用以促进神经髓鞘的恢复。而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是甲基化维生素B,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参与核酸、蛋白质、脂质的代谢,刺激轴突[4]。体外研究表明,甲钴胺可促进培养的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从而达到修复损伤神经的作用[5]。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而使组织间液水分转移向血浆,极大缓解了面神经的水肿,从而减轻了面神经骨管对面神经的压迫,保证了面神经的神经传导能够畅通,并且具有脱水、扩溶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本此临床资料提示,甲钴胺加用甘露醇的治疗组和单用甲钴胺的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65.6%和45.2%,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0.6%,表明两组对面神经均有促进面神经恢复的作用,但加用甘露醇的疗效明显优于未用甘露醇的对照组,从而说明甲钴胺加用甘露醇能更有效的促进面神经炎的神经功能恢复。通过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照,笔者认为甘露醇联合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1]王纪佐,朱克,陈清棠.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194.

[2]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7-499.

[3]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5.

[4]鲁红云,孙辽,叶礼红等.爱维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08,3(9):536.

[5]曾繁银,钟欣.甲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114.

猜你喜欢
神经炎甘露醇面瘫
视神经炎的悖论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飞针刺入手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