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0-09-20 02:27黄小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保健胎儿孕妇

黄小萍

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511480)

妊娠与生育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痛苦与诞生新生命,它更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和新生儿健康的科学。这门科学从妇女妊娠开始,经历分娩、产褥等全过程,并且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各种关于生理的、心理的、病理的改变进行全面诊断与处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孕期的妇女因在生理上经历怀孕和等待的过程,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多方面病症,孕期妇女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诊的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干预调查,来探讨孕期保健教育对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孕妇共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3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8.3±0.6)岁;其中初产妇118例,经产妇12例。对照组106例,年龄最22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8.9±0.8)岁;初产妇98例,经产妇8例。两组孕妇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新生儿异常和病症比较

1.2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均未经过系统性的孕期保健教育。导致未完成系统教育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①孕妇为他院转院而来,并非整个孕期均在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进行体检和教育;②孕妇未按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及健康教育;③产前临时来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分娩者;④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的未完成系统教育情况。

1.3 研究组各阶段保健教育方法

研究组所有孕妇均在入院检查并确认有孕时,由妇产科门诊人员进行孕妇保健卡的建立,并将每次孕妇体检、复查、发放资料、教育情况等记录在案,整个孕期阶段为孕妇安排约6次知识讲座与培训,并指导其进行乳房护理、胎教保健、孕期营养等。

1.3.1 妊娠早期保健

主要为孕妇受孕后的前3个月,这一时期是胚胎形成的主要阶段,也可称为胚胎期[2]。在这一时期内,孕妇的任何损伤都有可能影响到胚胎的正常发育,严重者极易引起早期流产或者是胎儿先天性畸形,因此妊娠早期阶段孕妇的健康与安全保障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对孕妇及其家属所做的培训或教育主要包括:①注意孕妇的工作条件与性质,对容易接触到有害物质(如苯、汞等化学元素、放射性物质、噪音、辐射等)的工作环境者,应注意申请调离工作岗位或暂时休假,以保证胚胎不受到这些有害物质的侵害,引起畸形;②孕妇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随时注意放松自己的思想,培养乐观心态;③妊娠反应是孕妇妊娠期常见现象,孕妇及家人需正确对待和处理,通常怀孕3个月后妊娠反应会逐渐减轻或消失;④为避免妊娠反应所造成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不适,孕妇可以适当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法,注意食物的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性寒等刺激性食物,但一定要保证进食,以免影响孕妇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胚胎的发育受限;⑤此阶段孕妇多喜酸,可多购买些如柑桔、杨梅、醋等酸性食品,以增加孕妇食欲,帮助消化;⑥可适当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片,补充营养,另外,可适当选用维生素B6来帮助减轻妊娠反应;⑦不可随意使用止吐类药物,对各类秘方、偏方也要敬而远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⑧妊娠阶段应注意卫生、少串门、少上街、不接触污染性强的环境,避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的感染,孕妇若患上风疹,易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心脏病、神经性耳聋等;如患感冒,则可引起胎儿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乙肝病毒、唇裂等。一旦出现各类病症,要及早就医,并说明自己怀孕情况,药物服用也定要遵从医嘱;⑨家属及朋友要多关心孕妇,尤其是丈夫要体贴,随时注意孕妇心理变化,且妊娠期不宜行房事,避免造成流产。

1.3.2 妊娠中期的保健教育

在妊娠中期,对孕妇进行以下内容的讲座与培训:①中期为胎儿发育较快的时期,因此要重视对孕妇营养的补给,注意补充钙质;②根据医师的建议定期进行化验,比如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等,以便妇产科医师能够根据各类检查结果进行高危评分,及时了解孕妇身体状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处理与建议;③对一些自身患有各类合并症但已被医师允许妊娠者,嘱咐其一方面在高危妊娠保健门诊处加强产前监护,另一方面妇科医师要与相关的科室进行会诊,协同治疗。④异常妊娠者要增加复诊次数,并教育其按时复查,如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及时复查的孕妇,则进行电话跟踪;对个别患者直接采取入院治疗;⑤注意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晚期流产的发生;⑥从妊娠20周开始计算,每位孕妇必须按医师要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测量血压、体质量、尿蛋白等,及早发现不利病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3.3 妊娠晚期的保健教育

①教育孕妇定期随诊,正常孕妇于28~36周间,每2周进行1次复诊;特殊病症孕妇,复诊次数加密,具体遵医嘱;②分娩计划要早做,并使孕妇全面了解计划内容,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难产的发生。如检查胎位有不正者,首先打消孕妇疑虑,以便获得孕妇配合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有合并症等的孕妇要求其提前入院观察,并与孕妇沟通后制定分娩三程计划;③分娩前需进行胎盘功能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慢性胎儿缺氧现象,提前教授孕妇学会自数胎动次数,以备不时之需。

1.4 研究指标

对所有孕妇的新生儿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先天畸形、腹泻、高胆红素血症、肺炎、呕吐、脐炎、脓疱疮、血型出血症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和t检验。

2 结 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表现异常者共4例(3.08%),新生儿患有各类疾病者5例(3.85%);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表现异常者共9例(8.49%),新生儿患有各类疾病者9例(8.49%)。研究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异常及疾病数据均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3.1 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对孕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出生时的异常情况以及新生儿患病率,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2]。其主要原因在于,胎儿的健康状况与母体息息相关,母体的健康以及孕期对胎儿的各类保护,都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质量[3]。进行孕期的保健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妇自身的保健意识,提高其对保健知识的理解水平,并使孕妇能够自觉地按照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及时治疗或处理,从而减少分娩时出现胎儿异常等情况。而未完成系统性保健教育的孕妇,因未能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或未能注意产前的各类自我保护措施,从而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先天性畸形情况发生,造成新生儿疾病。本组中6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就是因为脐带异常、羊水破裂较早等原因造成。

3.2 孕期的保健教育工作还需全社会关注

孕期保健并非单纯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妇女在怀孕期间大部分时间是融入家庭和社会的,要想进一步加强孕妇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关注,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理念与氛围。

3.2.1 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

医学模式在不断演进,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随之改变。如今多数人对于健康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开始关注起自己与家人的身体状况。但是针对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因其具有特殊性的保健方法仍未被大范围地认知,需要进一步地转变观念,加大宣教力度。

3.2.2 有关部门加大重视与支持力度

如今孕期保健工作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各级人民医院正在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手段完善产科的管理体系。但改革需要时间,仍需要各相关部门给予持续性及进一步的重视与支持。

3.2.3 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孕期保健工作的开展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也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因此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并发挥媒体的功能优势,对准爸准妈及其亲属们进行怀孕早、中、晚期的及时教育,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给予技术性指导。

[1]唐思,黄飘,陈火明.综合性医院孕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5):74-75.

[2]赵乐和.做好孕期保健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5):2274-2275.

[3]苏平五,高丽颖.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与新生儿健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105-106.

猜你喜欢
保健胎儿孕妇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