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血行气舒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010-09-20 02:27邬淼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行气萎缩性胃镜

邬淼林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51008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较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主要病理特征,难治愈。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胃脘痞满胀痛、暧气、食欲减退、泛酸等。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将CAG列入到胃癌的癌前状态之列,可见对CAG的及时确诊与治疗不容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在利用中医药治疗和调养慢性萎缩性胃炎积累了大量经验[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选取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间入院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28例给予自拟活血行气舒胃汤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58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分析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30)。

研究组患者,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47.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3.9年。患者病症情况:轻度10例,中度13例,重度5例;患者伴有异型性增生者3例,伴有肠上皮化生者6例。脾虚湿热型3例,肝郁犯胃型6例,胃阴亏损型12例,心脾两虚型7例。

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46.6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4.8年。患者病症情况:轻度11例,中度15例,重度4例;伴有异型性增生者4例,伴有肠上皮化生者4例。脾虚湿热型5例,肝郁犯胃型11例,胃阴亏损型9例,心脾两虚型5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28例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为行气补气、活血化瘀,故采用自拟的活血行气舒胃汤施治。以生黄芪、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仙鹤草、紫丹参、乌药各15g,当归、制香附各12g、大黄5g为基本配方,并根据中药辩证治疗法进行分症施治。具体如下:

脾虚湿热型:基本西方基础上加杏仁、茯苓、党参、半夏、黄连、黄芩、薏苡仁、豆蔻仁等;肝郁犯胃型:增加郁金、柴胡、陈皮、厚朴、苍术、牡丹皮、山栀子等;胃阴亏损型:增加玉竹、沙参、乌梅、麦冬、石斛、法半夏等;心脾两虚型:增加白术、白芍、赤芍、党参、全当归等。所有患者用药均以水煎服,用量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用药时间为餐后半小时。

另外,对于临床表现出各种不适症状的患者可适当选择以下处方。胃部有疼痛感者,可选良附丸、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草豆蔻等;痞满者可选砂仁、丁香、茯苓、枳实、白豆蔻等;烧心或反酸感的患者可选用茯苓、芍药草汤、乌贼骨、煅瓦楞子等;食欲不振者可选生姜、木香、丁香、谷芽、莪术等。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服用由杭州胡庆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胃复康片,每日3次,每次4片。

1.3 疗程与护理方法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中医药施治后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为3个月1个疗程,且施治2个疗程后,暂时停药1周,进行胃镜复查。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护理,调整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营养全面,且忌辛辣、生冷、腌制食品、咖啡、浓茶、烟酒等。保持睡前4h内不进食,避免食物刺激患者胃黏膜从而造成重复性损伤[2]。

1.4 疗效标准[3]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过胃镜复查显示黏膜为红色,血管暴露情况消失,病理分析患者黏膜萎缩或异型性增生已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发现黏膜呈红色,血管暴露现象不显著,但隐约可见,病理活检发现胃黏膜萎缩减轻,异型性增生情况减弱;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但未全部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减轻,范围减小,活检病理程度下降一个级差;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胃镜复查黏膜病变未得到改善甚至情况加重,病理活检亦然。

2 结 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痊愈和显效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无效比例低于对照组,表明自拟活血行气舒胃汤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中的胃痞、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该病常以虚、热、滞相兼,邪实为标,正虚为本[4]。脾胃蕴热、脾胃气虚、气滞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邪和扶正。即一方面抑制患者胃黏膜腺体的炎症,修复和改善胃黏膜功能,另一方面改善黏膜的血液循环状况,促进腺体及胃黏膜的再生。气虚易导致血液的运行不畅,气滞则引起血液的瘀滞,它们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的,都易造成血瘀[5]。

自拟活血行气舒胃汤采用香附、丹参活血理气,再以大黄化瘀,从而改善萎缩性胃黏膜通畅血液循环,抑制炎症扩散,缓解肌群痉挛,促进组织再生,同时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另外,乌药和香附具有理气通络之功效,有助于行气和改善内循环,增强胃肠的蠕动能力;当归、黄芪和仙鹤草具有补气和补血的作用,先祛邪后扶正;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的功效。该方主要是以理气、补气的药材配合以活血化瘀,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气滞、气虚之症对症下药,因此获得良好疗效。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胃复春,其主要成分包括三七、菱角、红参、枳壳等。三七、菱角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液通畅、加快循环、清除炎症;红参的功效在于健胃活血、健脾益气;枳壳有理气化瘀的效果。胃复春能够促进病变部位黏膜再生,消除肠上皮化生,恢复患者肠胃正常功能,临床上常被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的治疗。本实验中采用胃复春治疗普遍疗效不如研究组,经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①未能根据中医学辩证分症方法进行施治,其针对性不强;②汤剂较片剂的药效渗透更快更强,加快患者的康复。

[1]王立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J].黑龙江中医药,2010(2):60-61.

[2]王尚全,周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疗效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65-66.

[3]马洁.膈下逐瘀汤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江苏中医药,2005,26(4):18.

[4]胡克晋.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4):45-46.

[5]谭永红.白花蛇舌草治疗胃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180-181.

猜你喜欢
行气萎缩性胃镜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