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治疗座疮方法的疗效比较

2010-09-20 02:27何卫国朱圆圆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痤疮西药皮损

何卫国 朱圆圆

1 宁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665100)

2 云南省中医院(650000)

痤疮是皮肤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男女,常发生于患者的面部、胸部以及背部等,患部常出现黑头、丘疹、粉刺以及结节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加以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目前痤疮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2]。虽然痤疮是较小的疾病,但其常常困扰着众多的青年男女,严重者甚至可以因此而有了自卑的心理,因此,尽快治好痤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宁耳县人民医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7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7例痤疮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将77例患者分为3组,即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西药治疗组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为15~33岁,平均年龄为(20.3±1.94)岁;病程为1个月~6年;Ⅰ级患者有6例,Ⅱ级患者有14例,Ⅲ级患者有5例。中药治疗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16~32岁,平均年龄为(20.9±2.21)岁;病程为2个月~7年;Ⅰ级患者有5例,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例,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为16~31岁,平均年龄为(21.6±2.18)岁;病程为2个月~6年;按皮损的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Ⅰ、Ⅱ、Ⅲ三级,该治疗组中,Ⅰ级患者有7例,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6例。3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以及病程的长短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组:本组25例患者,给予口服四环素片、三七丹参片以及维生素B6片。

中药治疗组:本组25例患者,给予口服皂刺、地丁、蒲公英、银花、三棱、野菊花、薏米、九里光、泽泻、石韦、鱼腥草、鹿角霜、川莲、红花、桑白皮、甘草。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同时外用“甲硝唑凝胶”,疗程均为3个月。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治愈:皮损的数目消退≥90%,并且炎症症状基本上消退,只是留有轻度的色素沉着或者个别瘢痕;显效:皮损的数目消退70%~89%,患者的面部油脂明显减少,没有出现新的皮疹,炎症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皮损的数目消退30%~69%,患者的自我感觉皮疹症状有明显的减轻,没有新的皮疹出现或者仅有少量的新疹发生;无效:皮疹的数目消退<30%,炎症的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加重的现象。

2.2 三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上述两组。3种方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西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或者中药的疗效,见表1。

表1 3组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痤疮是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经常好发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可表现为粉刺、囊肿、丘疹、结节、脓疮、瘢痕等多种形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的美观。

现代医学认为该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失调,从而使得雄激素的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皮脂代谢的旺盛,引起毛囊老化,因此导致粉刺的形成[3]。而在此基础上,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痤疮杆菌等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导致了囊肿、丘疹、结节、脓疮的形成。中医学认为痤疮的形成及发展与肺经热血、气血淤滞以及饮食不洁、过度饮食辛辣肥甘的食物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青年男女,肺热的症状非常明显。因此,在治疗上要以清肺泄热、解毒消肿以及凉血活血为主,同时消除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疗痤疮的关键之处[4]。我们所采用的西药方中的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棒状杆菌,同时也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维生素B,既补充了维生素的缺乏,又可以大大的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同时可以参与代谢以及患者的创伤愈合等。我们所采用的中药药方中,地丁和蒲公英均可清热解毒,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加强其清解的作用,而且可以凉血散结,从而达到消肿的功效;银花可以清气血热毒,野菊花可以清热宣肺;甘草可以清热解毒,并且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外加上涂抹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机的将中、西医治疗该病的优点结合起来,起到协同治疗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达到3个月的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统计学结果证实,西药组和中药组的总有效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或者中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1]张汝智.新编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15.

[2]徐守仁.中国医学论文汇集[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

[3]胡艳君.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120例[J].四川中医,2005,23(10):8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3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89-90.

猜你喜欢
痤疮西药皮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