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几点思考

2010-09-25 05:21蔡霞霞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课政治思想

蔡霞霞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当前课堂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阐述了当前课堂教学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提出了科学教育大学生、正确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教育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学校教育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学堂教育,因为它是获取知识,懂得礼仪的最基本也是最规范有效的教学形式。从古代的私塾到现代的学校乃至是网络化教学都离不开学校这种主渠道教育的统一管理。

一、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校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

学校教育是获取知识的最直接形式。都说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这是指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行为处事的方法会对婴幼儿语言形成初期产生重要的影响。孩子刚来到这个社会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亲,所以双亲的一切行为会对孩子的最初的对待人事的方式形成一个初级的印象。孩子就在这种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学到初级的礼仪等。因而,要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这就要求父母有很好的涵养。而每对父母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孩子的起点也就参差不齐,要想更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只有通过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主渠道教育,即通过学校教育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纵观我国的教育模式,从小学到大学,最不可或缺的学科便是思想政治课,因为这门功课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人格,继承我国传统美德,以及树立正确,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学校有一系列的规范的教学体系,完整的教学模式,以及有一大批拥有完备知识储备的教师来引导我们学习,这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化,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但思想教育课课堂教学依然是宣传、学习、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 也是提高他们识别能力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1]

(二)学校是激发学生精神动力的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课就是为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人爱人民的热情而开设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有孔孟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孝悌礼仪之道;现当代有五讲四爱,四有新人,“八荣八耻”等爱国、做人的纲常,所以说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在学堂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更是如此。

虽然说一个国家发展最基本的基础是经济,但是如果思想道德教育没跟上经济的脚步,那么它也很难再持续稳定的发展,因为人是搞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一旦人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被激发出来,那么它所发挥出来的热量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教育建设祖国接班人的大学生更是非常重要。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P32)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经济的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各方面的利益带来的调整,面对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要使我们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年轻一代始终保持昂扬的士气,在党的指引下前进,就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激发我们学生的精神动力。因为“思想、理论、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3](P17)。

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形式呆板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积极主动灌输,学生不假思索的接收,让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探索学习的习惯。而且教学过程也是以考试为目的,只要是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教师必定一再强调并让学生牢记,而不太重要的就一带而过,这就使得一些过渡性的知识被忽略掉。因此也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联系不紧密。本来思想政治课就不像其它课程形式灵活,充满趣味,再加之老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得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单一输出的授课模式使得思维活跃的学生味同嚼蜡,很难与教师产生知识的共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单调

思想政治教育不像自然、地理、生物等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它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逻辑性和专业性越来越强。课堂教学比较专业术语化,脱离了社会实际,而且部分教师还忽视了课程教学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思想积累、文化环境的联系,而以同样的标准来教育,这就使得一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很费事,无异于在建空中阁楼,教学理论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被架空了,使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捉襟见肘。加上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的说教,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语言缺乏启发性和生动性,使得师生都很难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逐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一体的教学机制

现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都是以高校为主,家长、社会参与的较少,家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忽视。大学不再像小学中学一样的和家庭有互动。其实学生家长对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往往起着表率作用,比如教育子女知礼仪、讲诚信。因此,高校应当与家长积极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同时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效应。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不再单一。

(二)明确思想政治学科地位,加强教材建设

在各高校里,都有思想政治课这一公共理论课,虽然这一教材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是理论体系、框架和内容仍显陈旧。社会在发展进步,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一直在发展,但教材内容还停留在重复叙述指导思想的层次,缺乏深入的、多学科的、突破性的分析,未能及时有效地吸纳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关于全人类发展的最新理念,也没有改变以往的话语表达形式,教材相对来说有点陈旧。因此,首先应尽快明确高校公共理论课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内涵,使其拥有统一的学科名称、学科发展空间和学术团队建设。其次,加强内容创新,促进公共理论课的教材建设。针对法治教育、日常道德、时评和现代公民教育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的现状,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增加现实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化与实践化。同时,要改变现有教材的"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做到愿意学、真正学,并学有所获。

(三)注重教师与学生课堂讨论互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变灌输为启发,变一唱到底为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变压力接受为轻松接受。多举办知名学者讲座。有的教师和的大学生认为,知名学者的讲座与公共理论课教师的授课相比,前者的效果更好。为此,笔者觉得应当适当压缩公共理论课的课堂授课时间,多安排一些知名学者的专题讲座。给学生提供一个和专家进行课堂讨论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教育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来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希望通过本人的几点思考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全社会一起努力把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赵常丽 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G] (2003)03-0071-03.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0.

[3]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政治课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