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锉配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方法

2010-10-27 02:45李宝章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钳工操作技能原则

李宝章

(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 河北 唐山 063000)

技校生锉配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方法

李宝章

(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 河北 唐山 063000)

锉配技能是钳工专业各项基本技能的综合,锉配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操作者能否通过专业技能的等级考核,同时影响今后专业技能的高低。本文提出了锉配的含义、种类和原则,分析了各种锉配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钳工专业;锉配;锉配方法

锉配的目的和意义

锉配也叫“镶嵌”,是钳工综合运用基本操作技能和测量技术,使工件达到规定的形状、尺寸和配合要求的一项操作技能。锉配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操作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技术的能力以及熟练程度,更是按照工艺技术要求完成各项装配任务的基础,有利于检查操作者分析、判断、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锉配技能在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配钥匙,机械生产中的配键,各种样板、专用检具的制作,各种模具的制造、修理、调试等。

锉配的种类

锉配按其配合形式可分为平面锉配、角度锉配、圆弧锉配和上述三种锉配形式的组合在一起的混合式锉配。按其种类不同可分为开口锉配、半封闭锉配、内镶锉配和多件配;按照配合基准可分为定向锉配、对称锉配。

开口锉配 锉配件可以在一个平面内平移,要求翻转配合、正反配合均达到配合要求,但工件外围没有固定不可超越的限制。其典型题例如图1所示。

半封闭锉配 轮廓为半封闭形状,腔大口小,锉配键只能垂直方向插进去,一般要求翻转配合、正反配合均达到配合要

求。其典型题例如图2所示。

图1 开口锉配题例图

图2 半封闭锉配题例图

内镶配 轮廓为封闭形状,一般要求多方位、多次翻转配合均达到配合要求。其典型题例如图3所示。

图3 内镶配题例图

图4 多件配题例图

多件配 多个配合件组合在一起的锉配,要求互相翻转、变换配合件中任一件的位置均能达到配合要求。其典型题例如图4所示。

定向配 即内配合件只有一个配合位置,不能进行换向配合,是最简单的基础锉配工件。

对称配 即内配合件可以按中心翻转配合,如图2中的燕尾型配合,图3中的四种配合工件。

锉配的一般性原则

为了保证锉配质量,提高锉配的效率和速度,锉配时应遵从以下一般性原则:(1)凸件先加工、凹件后加工的原则。(2)按测量从易到难的加工原则。(3)按中间公差加工的原则。(4)按从外到内、从大面到小面加工的原则。(5)按从平面到角度、从角度到圆弧加工的原则。(6)对称性零件先加工一侧,以利于间接测量的原则。(7)最小误差原则(为保证获得较高的锉配精度,应选择有关的外表面作为划线和测量的基准,因此,基准面应达到最小形位误差要求)。(8)在运用标准量具不便或不能测量的情况下,优先制作辅助检具和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的原则。(9)综合兼顾、勤测慎修、逐渐达到图纸配合间隙要求。(10)在做精确修整前,应将各锐边倒钝,去毛刺,清洁测量面,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造成错误判断。配合修锉时,一般可通过透光法和涂色显示法确定加工部位和余量,逐步达到规定的配合要求。

学习锉配的几点要求

循序渐进,忌急于求成 锉配是一项综合性的操作技能,涉及工艺、数学、材料、公差、制图等多学科知识,且要运用划线、钻孔、锯割、锉削等多种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锉配到复杂锉配,从初等精度要求做起,再到中等精度要求一步步做下去。首先打好基础,以后各种锉配类型都要做一点,从而了解和掌握其典型加工工艺特点和锉配方法,逐步积累经验熟练技能。具体到一个题型,不能只求快,而应先求好,在好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精益求精,忌粗制滥造 每做一个类型的锉配都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要求,无疑都是一次挑战,因此,要勇于接受挑战,并做到精益求精,努力达到规定的锉配要求。勤于总结,忌苛求完美。每做完一个锉配题,都可能留下一些遗憾,难免有做得不如意的地方,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找到原因、吸取教训。既要精益求精,又不必苛求完美无缺。综合兼顾,这是学习锉配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锉配方法

加强基本功训练,巩固实际操作能力 锉配是一项综合性的操作技术,练习时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渐进地从易到难。从简单锉配到复杂锉配,从初等精度要求到中等精度要求,一步步完成。首先要打好基础,了解和掌握各种典型加工工艺的特点,逐步积累经验和熟练技能。例如,我们在锉配练习中,锉配件加工到只能配入到小部分而不能完全配入时,我们可试用三种方法确定加工面:(1)进行相关配合面的尺寸检测,超差者为需加工的点或面。(2)采用试配透光性检测。将配合件配入小部分,并令凹凸件两大基准平面平行,然后对光检查,透光的一侧为修配移动方向,修配加工面位于透光配合面同一侧不透光的点或面(一般修整加工配作件上的点或面)。(3)采用漆色法检测。首先在所有配合面上漆上一层薄薄的红丹,试配凹凸件,并施加轻微压力,然后分开配合件,配合面有压痕的地方为接触点,再按合平面度与尺寸测量,则可确定是凹件还是凸件上的面超差,最后修整。另外,还需要把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结合起来。例如,锉配时的间接测量尺寸数值就需要用《钳工工艺学》中的尺寸链计算方法来确定。这样才能加快对锉配技能技巧的领悟和掌握。

加强工艺理解 锉配训练不同于单件的锉削训练,锉配件通常是由2~3件组合而成,因而加工先后顺序就需要预先确定,即制定加工工艺路线。例如,锉配时为何要先加工凸件后加工凹件?如果调换加工顺序有何影响?为何在加工对称件时应先加工一侧,再加工另一侧?可否两侧同时加工?如果两侧同时加工应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等等。我们应归纳总结出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只有符合锉配原则,方能以简便有效的方法保证加工精度,即为可行工艺步骤。

激发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激发创造性思维是我们钳工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钳工,作为手工操作的工种,更有先天的优势。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运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枯燥的手工操作练习为趣味性练习,变任务性练习为自觉性练习,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

重视道德教育

目前的装备制造业对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同时,装备制造业加工种类繁多,各种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不仅包括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等,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等基本道德素质。钳工实习为德育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教学中,应按照“锤炼技能、锻造品格”的原则,有意识地引导,努力使素质教育取得实质上的效果。

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和安全生产规则,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另外,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也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爱学习,不守旧,这些方方面面的融合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及各项基本素质,我们还从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更新,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跟紧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了解新工艺、新方法并用于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在实际加工中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灵活利用现有条件,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中来。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让他们进行划线、钻孔、攻丝等加工,或者是整机的装配,让学生在真切的产品加工中学习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来说将是很好的经验积累。采用案例教学法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台已损坏的机械设备,如台钻或液压泵甚至自行车等,让学生综合运用车、铣、钳、锻等操作工艺对其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学生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维修原理自行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创造出更先进、更便捷的工艺技术,在动手训练中加深对机械制造的认识。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注重品德教育,夯实基本操作技能基础,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锉配练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更多的品德优秀、技能过硬的技术工人。

[1]中国北车集团公司.钳工生产实习[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85.

[2]王兴民.钳工工艺学(96新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G712

A

1672-5727(2010)05-0123-02

李宝章(1955—),男,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钳工实习指导。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本栏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钳工操作技能原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钳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及培养对策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