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征、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

2010-11-20 06:27徐珣王凤华石统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神经质人格

徐珣 王凤华 石统昆 董 波

嘉兴学院医学院实验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1

大学生人格特征、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

徐珣 王凤华 石统昆 董 波

嘉兴学院医学院实验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1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格特征、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随机完成511名大学生的各项测验。结果:人格特征中精神质、神经质与不成熟、中间型防御方式正相关,内外向与成熟防御方式正相关,掩饰性与不成熟防御方式负相关(P<0.05,P<0.01);人格特征中神经质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各因子均成正相关,内外向与健康适应因子、其它因子负相关,掩饰性与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它因子负相关(P<0.05,P<0.01);防御方式中不成熟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它因子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方式与健康适应因子正相关,成熟防御方式与其它因子负相关(P<0.05,P<0.01)。结论:人格特征是制约心理防御机制及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心理防御机制也影响制约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

大学生;人格特征;防御方式;生活事件

人格包涵了心理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1]。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生活事件冲突时,人格特征是否会影响、制约着大学生采用不同的防御方式,产生不同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不同的防御方式是否会引起不同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以及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同一研究对象采用EPQ、DSQ、ASLEC测验来探索人格特征、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关系,从而为大学生教育与心理疏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嘉兴学院大二、大三年级的本科学生552人,回收有效问卷511人,有效率92.6%,其中男生207人,平均年龄为20.4±3.4岁,女生304人,平均年龄为20.2±3.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用于评价人格特征,共88个项目,分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4个分量表。E、N、P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越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特征越明显。评分采用“是”或“否”来计分,计算分量表总分。

1.2.2 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 用于收集较完整的防御机制资料,能够提供一个连续的心理社会成熟程度的指标。共88个项目,分为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4个分量表。评分采用1~9级评分,越接近9表示应用某类防御机制的频度越大,掩饰程度越小。

1.2.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t Events Check List,ASLEC) 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共27个项目,已在临床精神科、心理咨询等工作中应用。包括6个因子,分别为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它因子。评分采用六级评分法,即:未发生记0分,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依次分为1~5级。

1.3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2双份录入,数据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见表1)

大学生人格特征中精神质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神经质与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内外向与成熟防御方式成正相关;掩饰性与不成熟防御方式成负相关。

表1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见表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中,神经质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各因子均成正相关;内外向与健康适应、其它因子成负相关;掩饰性与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其它因子成负相关。

表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

2.3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见表3)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不成熟防御方式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它因子成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方式与健康适应因子成正相关,成熟防御方式与其它因子成负相关。

表3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本研究中精神质与不成熟防御方式成较强的正相关,与中间型防御方式也存在正相关,说明精神质的人格的大学生常表现为孤独、不友好、挑衅、难以适应环境等,在遇到生活事件挫折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精神质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各因子虽未见显著性差异,但相关系数表明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趋势,说明精神质人格的大学生遇到生活事件挫折时的应激强度、痛苦程度呈现出一定增高趋势。

内外向用于评定人格内外倾向性。本研究中内外向与成熟防御方式成正相关,表明性格外向、好交际的大学生通常会采用成熟防御方式应对生活事件,而性格内向、好静、离群的大学生通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内外向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健康适应、其它因子成负相关,表明外向性人格会较少出现健康适应的问题,以及较少出现学业、情感、家庭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人格外倾的人可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2]。

神经质用于评定个性的神经质。本研究中神经质与不成熟防御方式成较强的正相关,与中间型防御方式也存在正相关,说明焦虑、担忧、易怒、不理智等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常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处理问题。神经质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各因子均成正相关,说明神经质人格的大学生遇到生活事件挫折时的应激强度、痛苦程度是最高的。

掩饰性用于评定“掩饰”倾向,也有测量被试纯朴性的作用。本研究中掩饰性低的大学生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处理问题。掩饰性高的大学生常表现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少出现健康适应,以及学业、情感、家庭等问题,社会适应性也较好,与李俊丽等[3]研究结论一致。

在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相关分析中发现,不成熟防御方式与多数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因子成正相关,表明不成熟防御方式在遇到生活事件问题时出现更高的应激强度、痛苦程度。中间型防御方式只与健康适应因子成正相关,而成熟防御方式与其它因子成负相关,表明趋向于成熟的防御方式在遇到生活事件困扰时出现的痛苦程度较低,一些学者与本结论相符。

人格特征、防御方式、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与Steiner等[4]结论相符。人格特征是制约心理防御机制及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心理防御机制也影响制约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提示我们在大学生教育及心理疏导时,对于不同的人格特征、防御方式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减少生活事件挫折的痛苦程度,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提升。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371-384.

[2] 马辉,张宁,孙越异.南京市市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36-538.

[3] 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00-601.

[4] Steiner H,Erickson SJ,MacLean P,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defenses,personality,and affect during a stress task in normal adolescents[J].Child Psychiatry Hum Dev,2007,38(2):107-119.

R193

A

1007-8517(2010)20-027-2

徐珣,女,讲师,嘉兴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青少年发育行为及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神经质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
寻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