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性别、年龄和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2010-11-30 08:46066100国家电网公司北戴河疗养院曹晓艳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三酰高血脂甘油

066100 国家电网公司北戴河疗养院 曹晓艳

066100 北戴河人民医院 牛婵娟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随着肥胖、血脂异常及低龄化,脂肪肝已成为富裕地区第一大肝病,并有望在数十年后跃居肝硬化的首要原因。只有全面评估脂肪肝对健康的影响,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本文对2008年秦皇岛电力公司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体检总人数3 546例,其中男性2 496例,占70.39%,女性1 050例,占29.61%;年龄在20~89岁之间,平均41.30岁。

1.2 方法

1)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时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并空腹作肝脏B超检查。

2)血生化指标均采用日产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固定专业技术人员测定,血脂异常标准TG>1.88 mmol/L,TC>5.17 mmol/L。

3)B超检查采用东芝140A超声诊断仪,依据《实用超声诊断学》的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表1~3)

1)脂肪肝的检出情况,3 546例中脂肪肝患者1 319例,患病率37.20%,高血脂1 967例,患病率55.47%。

2)3 546例受检者中血脂异常1 967例,男1 525例,女442例,男女高血脂检出率分别为61.10%(1 525/2 496),42.10%(442/1 050)。单项血脂增高1 031例,两项血脂增高936例,分别占高血脂的52.41%、47.59%。

3)经B超探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1 319例,男1 022例,女297例,男女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40.95%(1 022/2 496),28.29%(297/1 050)。脂肪肝与高血脂的关系,对脂肪肝发生率的影响(表1)。

表1 高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

表2 高血脂与正常血脂组脂肪肝检出率比较

表3 不同年龄组脂肪肝、高血脂发病情况分析

3 讨论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正常人每100 g肝湿重约含4~5 g脂类,当肝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脂肪肝的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关于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下列因素在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①脂肪代谢紊乱。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它在脂类的吸收、运输合成、储存、分解等过程中起枢纽作用,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小肠中合成乳糜微粒(CM),CM形成后,从黏膜细胞吸收,经乳糜管、胸导管进入体循环,而短、中链脂肪酸经门静脉入肝。当人体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就会引起血脂升高。②激素水平的影响。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升糖素、肾上腺素等均可影响肝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辨率,从而影响血脂水平。③游离脂肪酸(FFA)的作用。储存于脂肪组织细胞中的三酰甘油经脂肪分解可提供大量的FFA,血浆FFA上升表示脂肪动员加强。FFA的代谢有两个途径,一是被肌细胞利用给组织提供能量,二是被肝细胞摄取,再合成三酰甘油,组成VLDL或氧化为乙酰辅酶A。

本组资料显示脂肪肝的检出率在37.20%,而伴随高血脂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在55.47%,明显高于正常血脂组,并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出女性12.66%。这充分说明了血脂升高的人患脂肪肝要比血脂正常的人几率大,男性要比女性几率大。此次检查,职工平均年龄为41.30岁,表3说明了脂肪肝发病率在30~50岁年龄段高发,因此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血脂情况、年龄、性别密切相关。然而,脂肪肝多数是可逆的,一般预后良好,因此除了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还要服用降脂药物、限酒、严格控制饮食及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等综合治疗措施,才能够达到防治脂肪肝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三酰高血脂甘油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追踪指纹的“证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