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XX”同语素词语族研究

2010-12-06 12:23聂汉琳
关键词:活期否定性语素

聂汉琳

一 引言

早在1956年孙常叙就提出了“同族词”这一概念,指出“同族词”是同一个词根衍生出来的有亲族关系的词,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良心、耐心、雄心、野心、热心”等;第二,如“幕、膜”等。第二种情况应属于造字法,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1990年刘叔新进一步提出了“同语素词语族”这一概念,认为“同语素词语族”是具有同样一个语素而聚合在一起的成群、成组词语,简称“同素族”,如“低地、高地、谷地、盆地、脚踏实地、肝脑涂地、落地生根”等。

2006年符淮清又提出了“词群”这一术语,从同一语义场的角度切入,划分出了各种类型的词群,如同义词群、近义词群、关系词群等。其中也谈到了部分语素相同、语义关联的词群,如“猩红、橘红、枣红、桃红、肉红、宝石红”等。

综合以上各位专家学者的看法,我们认为“同族词”和“词群”这两个概念,外延失之过宽,“同语素词语族”是词汇中一种普遍的词语意义关联现象,这个术语更确切一些,我们予以采用。

二 “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语法特征

当下,“被”作为前缀,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一种现象,非常盛行。这种“被XX”同语素词语族具有名词的特征。请看下面的例子。

(1)业主在购买房子时都交了一笔“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这笔钱是业主所购楼宇的“养老、保命”钱。长期以来这笔完全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大量资金以莫名其妙的原因仅以活期低息存在个别银行。而这笔法律规定完全可由全体业主自主支配的资金如果由业主自行与银行磋商,将绝大部分资金转为定存,以5年期为例这笔资金的利差不算上利滚利也至少是十倍。一个新建小区前7、8年是不需要动用这笔资金的,那么这笔全体业主该得之利飞到哪儿去了?人们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莫名其妙的原因仅以活期低息存在个别银行的现象叫做“被活期”。——《谁动了房子的“养老、保命”钱?》(http://blog.cctv.com/html/94/1063094 -990512.html)

(2)网络本是公民表达意见相对畅通有效的渠道,但“九成网友”的名号被滥用,实际上是一种话语暴力,抹煞了个体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在“被代表”之下,个体被集体粗暴地掩盖,更何况“九成”这样一个看似庞大的集体,通常是随意统计出来、或是舆论编造出来的。作为现代公民,需要学会不随便代表别人,也不随便被别人代表——你只代表你自己。

——《“被”时代:逃不出的荒谬》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beishidai090724.html)

(3)一个人“被自杀”,却没有施动者出现,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1982年6月,意大利某银行行长被发现吊死在伦敦的桥下。所有证据都表明他是自杀,但外界却流传着关于他“被自杀”的阴谋,此案纠缠警方很多年,至今迷雾重重。

——《“被”时代:逃不出的荒谬》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beishidai090724.html)

(4)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最近“被就业”一词在网络迅速蹿红,指的是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却被所在学校统计进了就业率。“被就业”讽刺的是虚高的就业率,痛斥的是作假连年轻人的饭碗也不放过。

——《“被就业”暴露大学“七宗罪”大学圣地成为“造假胜地”》

(http://learning.sohu.com/s2009/bjy/)

(5)事故瞒报:新闻记者成帮凶,正义良知在哪里?在我所在的城市,最近发生了两起特大安全事故,其中一起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死者都是一个村的去南岳敬香的香客,当时死亡的人数就很多;另一起是矿难。两起事故,实际死亡人数比公开报道的死亡人数都要多。

——《死者“被活着”,记者成帮凶?》

(http://1home.hainan.net/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92325.shtml)

(6)这接连不断的披露,可都是想让群众感到幸福的数字。然而,为啥不少职工抱怨自家拿到的工资,似乎没有统计局公布的那么多?只像大学生“被就业”般“被幸福”着?

——《让群众从“被幸福”走向“真幸福”》

(http://www.jx.xinhuanet.com/review/2009 - 08/03/content_17279469.htm)

(7)2009年7月,全国6个城市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城市开心指数测试”,市民通过拍打公交站点的“笑脸”或“哭脸”装置,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最后北京以0.5个百分点的优势超越上海,摘得中国“最开心城市”的桂冠,网友戏称“被开心”。

——《被开心》

(http://baike.soso.com/v6310778.htm)

表一 “被XX”同语素词语族组合成分“XX”的词性

表二 “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语法特征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被XX”同语素词语族组合成分“XX”基本上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属于实词的范畴。“被XX”同语素词语族在句中作主语、宾语、介词宾语、定语和谓语,还可以带定语,总的说来体现的是名词的语法特征。虽然名词不能经常作谓语,但只是“经常”不能,不是“绝对”不能,如:今天星期一,“星期一”是名词作谓语。

三 “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语义属性

“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是非意愿范畴(unwillingness category),体现了说话人对已然事件的否定性评价并趋向于避免发生的态度。现代汉语中表达意愿范畴最常用的动词是“想”,因此,表达非意愿范畴的词,作宾语时,不能和动词“想”同现。如不可以说:想“被活期”、想“被时代”、想“被代表”、想“被自杀”、想“被就业”、想“被活着”、想“被幸福”、想“被开心”等等。“被 XX”同语素词语族,有表达非意愿范畴的语素“被”,已然性、致使性、否定性、无意识性是它们共同的语义属性。

1.已然性。“了”是表达已然事件最常用的助词,“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现象在客观上已经实际发生了,是已然的,可以和助词“了”同现,如可以说:“被活期”了、“被时代”了、“被代表”了、“被自杀”了、“被就业”了、“被活着”了、“被幸福”了、“被开心”了等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8)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7月12日发表在天涯论坛上,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就这样,“被就业”一词诞生了,并且在论坛转载的过程中被放到了标题里:《2009年的7月,我毕业了,我也“被就业”了》。

——http://www.hudong.com/wiki/%E8%A2%AB%E5%B0%B1%E4%B8%9A

2.致使性。“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现象不是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具有客观致使性。这种致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致使事件。客观上导致了一个事件的存在,组合成分一般为名词,如:“被活期”、“被小康”等。

(9)……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达标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就“被小康”了……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beishidai090724.html

致使行为。客观上导致了一个行为的发生,组合成分一般为动词,如:“被捐款”、“被自杀”等。

(10)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北大哲学系教授王海明赞同震后每个人都必须被强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当成善行,没有理解成责任和义务。”

……“被捐款”的背后体现出依法行政的不足,更是对私有财产的变相侵犯。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beishidai090724.html

致使性状。客观上导致了一个性状的呈现,组合成分一般为形容词,如:“被开心”、“被幸福”等。

(11)一个城市的人群是否开心,取决于经济收入是否有保障,取决于文化生活是否有质量,取决于民主是否充分、法制是否健全,取决于是否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切没有落实之前,所谓的“开心”、“幸福”、“和谐”,都只是强行戴在民众头上、遮住他们耳目的大帽子。也就是网民戏称的“被开心”、“被幸福”、“被和谐”。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beishidai090724.html

3.无意识性。“有意”和“无意”范畴,其“有意”和“无意”指的是有没有意识。在现象发生之前,被主体意识到的现象具有“有意”性;而在现象发生之前,没有被主体意识到的现象就具有“无意”性。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现象在客观上已经实际发生了,是已然的。但是,在这些现象发生之前,都没有被主体意识到,因而具有无意识性。

4.否定性。按说话人希望/不希望可以把现象分为下面两类:说话人希望出现的现象,如“幸福、优秀、领先、中奖、伟大”等;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现象,如“补考、车祸、坠机、落榜、失败”等。否定性与无主观意识性是无标记关联,“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现象是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现象,具有否定性和消极意义,可以和“省得”、“以免”、“以防”、“不至”等同现,如:省得“被活期”、以免“被代表”、以防“被自杀”、不至“被幸福”等等。

四 结语

本文通过对“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考察,发现了“被XX”同语素词语族所表达的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其组合成分局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范畴,“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在语义属性上具有已然性、致使性、否定性、无意识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家族成员将会不断增加,其组合成分的词性可能会进一步虚化,整个家族的语法特征、语义属性也许会有变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Bybee,Joan.Revere 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4.

[2]Hopper,Paul J.and E.C.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Lakoff,George,Johnson,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I[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陈珺.意欲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程琪龙.Jackendoff“致使概念结构”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7,(3).

[7]范晓.论“致使结构”[C].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李临定.被字句[J].中国语文,1980,(6).

[10]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

[11]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37-346.

[12]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1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

[14]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

[16]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活期否定性语素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活期”与“定期”
黑格尔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P2P 避监管红线 活期理财挥刀自宫?
中银基金:中银活期宝迎来收益释放期
论罗素和迪莫斯关于“否定性事实”的观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