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2010-12-08 12:09赵天英
关键词:双语城市规划考核

赵天英

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赵天英

依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城市规划双语教学模式:依托专业英语、进行试点教学、注重师资培养、注重教材编选、把握授课层次、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加考核方式,以期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

城市规划;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规划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国际市场的开放,使大量的外国规划设计机构和规划师涌入中国,给中国规划行业带来新鲜气息的同时也对行业造成了冲击。国家间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较大,外国设计师必须和本土设计师合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因此,理解西方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能够进行规划设计思想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专业技能。有鉴于此,城市规划专业实施双语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一下粗浅的探讨。

一 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中使用母语和一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基本上是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教授城市规划专业知识。

大约从90年代末期,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工作陆续在各高校摸索着展开。双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以一个专业为中心,就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用双语贯穿起来讲授和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能兼用两种语言掌握学科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进行思维和表达。大学双语教学实质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而非语言教学,其最终目的还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英语基础是其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二 双语教学的模式

双语教学模式是在国际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这种模式并非什么他人现成的结论,亦非某一权威观点的套用,而是双语教学实践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对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分析加工,抽象概括出其根本的要素,并进行精心归纳,而后提出来的一种简化的指导双语教学操作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双语教学实践,也可供他人效仿。

双语教学的模式是多样化的。迄今为止,国外的双语教学有过多种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主要模式:

(1)沉浸式——完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部分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我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针对性,应该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但学校的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实施双语教学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操作模式。

三 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城市规划专业双语教学在目前尚未全面展开,只有部分重点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开设双语教学,下面就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和双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七位一体”的双语教学模式,如图1

图1 “七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依托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是一种工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学科专业英语的特点、句法与语段的特点、科技英语的英语词汇、构词结构与特点、科技英语中重要的语法结构、表达法和篇章结构、专业文章阅读与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习的是大学英语Ⅰ、Ⅱ、Ⅲ、Ⅳ;到大三下学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开始学习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到大四、大五的时候,开设双语课程。以专业英语为依托开展双语教学,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双语课程内出现的专业术语与专业发展状况有先期的认识,通过适时的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转换,从而逐步实现了双语教学。

2.进行试点教学。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由于生源质量的原因,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双语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试点班的形式是个好方法。即在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中,设置一定的标准(如以英语四级为准),由学生自愿报名,最后合成一个新的试点班开展双语教学。普通班与双语班在同一学期开课,这样做既有利于考察双语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

3.注重师资培养。

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建设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各高校设立双语教学师资培训专项基金,英语基础好、专业功底扎实、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进行多途径的培训。双语教学的师资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请外籍教师与本校教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对新聘任的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进行考核,新进教师面试以及试讲考核中均加入外语听说水平的考察,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为高校推广双语教学提供优秀的师资资源。

由于双语课程比非双语课程具有难度大、准备工作多等特点,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配合并督促教师的双语教学,例如,高校应该在工作量及课时津贴方面对双语教师有所倾斜,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年终考评等方面予以侧重,以提高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4.注重教材编选。

在目前尚未合适的原版城市规划专业课程双语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多渠道来搜集相关适用于课程目标定位的外文著作、论文及资料。这些材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权威性。发表的媒体和机构有较高的声誉;

(2)针对性。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难易度适合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语词汇量与授课年级学生程度相仿或略大;

(3)全面性。案例的引用既要有国内的,又要有国外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成城市规划专业师资+外语专业师资的课程组,改编或自编双语教材。

5.把握授课层次。

目前,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还处于萌芽状态,一切经验尚不成熟,因此,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教师、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一个渐进式的熟悉过程。教学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几个层次:

(1)熏陶感受阶段。在课堂开始几个单元中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讲授上,全部用汉语完成,只在课堂用语(如师生问好、组织教学、引导纠正、提问等)时使用英语,让学生初步感受、熟悉双语气氛;

(2)母语维持阶段。在熏陶感受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入母语维持阶段。这一阶段除课堂用语外,在板书、重点内容及术语解释时加强英语渗透。但课堂大部分时间仍以汉语为主,英语使用的比例约占整个教学语言的10%左右;

(3)过渡式阶段。在这一阶段,对教师而言,开始引导学生在思考、理解教学内容时进行英语思维。根据具体情况,在讲授中应加大英语分析和总结的比重,并注意关键内容、学科目标中的术语和概念的中外文涵义对照比较,由此上升到对学术思想的文化背景的联系与区别。而对学生而言,尝试用外语发言、回答及讨论。如果英语表达难以完成,可辅之以汉语表达。这一时期英语使用比例依据具体情况在10-50%的范围内浮动;

(4)浸身式阶段:在过渡式双语教学阶段的基础上,突出英语的教学主导语言地位和强化英语思维。即便在设计理论分析和双语文化比较等环节,也尽量使用英语来完成。即:以英语解释英语,以英语解释汉语。尽管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但除非英语不能完成,不轻易使用汉语。这一层次英语使用的比例分别为:教师50-90%以上、学生50-70%以上。

6.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城市规划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专业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工作中。双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时量。设计课中融入一些国外的规划设计案例,以及外国规划师在我国境内设计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到外资规划设计事务所实习。

7.增加考核方式。

一般专业课程的考核通常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而双语课程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双语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对专业知识掌握外,对英文也要进行熟练地掌握,才能真正学好双语课程,这样学生平时的学习负担较重,因此,双语课程的考核应加大平时成绩的分量,由一般专业课程平时成绩占30%提升到50%,如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都可计入平时成绩,而期末成绩的比重由一般课程占70%降低到50%。期末考核的方式除了书面考核和设计成果作为衡量标准外,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采用口语考试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城市规划专业考核的内容主要以课程设计为主,因此,要尽可能使课程设计的成果逐渐向国际化要求的标准靠拢。

四 结语

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与目标,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一定能探索出适合城市规划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

[1] 周江评,邱少俊.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和不足[J]. 城市规划学刊,2008,(4):113.

[2]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4.

[3] 李惠娟.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4):162-163.

[4] 马江.对我国高校推进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35.

DiscussiononBilingualTeachingModeforUrbanPlanningMajor

Zhao Tianying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major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for the urban planning majo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major .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is on those problems ,such as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the choi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esting measures ,etc.

urban planning ;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s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黄其辉 郑英玲)

赵天英,硕士,讲师,南阳理工学院建筑系, 河南·南阳。邮政编码:473000

1672-6758(2010)06-0054-2

H319

A

猜你喜欢
双语城市规划考核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内部考核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