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降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58例

2011-01-18 05:26王国耀汪海洲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内科常州213161
陕西中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疏肝反流胆汁

王国耀 汪海洲 王 斌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内科(常州 213161)

疏肝降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58例

王国耀 汪海洲 王 斌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内科(常州 213161)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肝降逆汤(柴胡、炒枳壳、香附、苏梗、佛手、陈皮、半夏、代赭石、焦六曲、炒白芍等)治疗本病 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对照组总有效率 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的功效;可控制胆汁返流,改善胃动力和幽门功能。

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指发生在非手术胃患者,由于十二指肠液长期过多反流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变化[1]。 笔者自 2006年 6月至 2009年 6月运用疏肝降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入选病例 102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均经本院电子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剔除胃镜发现食管糜烂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胃肿瘤、有慢性肝胆胰病史、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嗜酒或近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 58例 ,男 34例 ,女 24例;年龄 18~ 70岁 ,平均年龄 41.7岁;病程 3个月~ 18年,平均 7.2年。 对照组 44例 ,男 26例 ,女 18例;年龄 19~ 74岁 ,平均年龄 43.3岁;病程 3个月~21年,平均 6.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均符合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重点依据完整胃内镜下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和(或)胃窦、体部黏膜胆汁染色斑,同时伴明显炎症表现(黏膜充血红斑、水肿、糜烂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降逆汤:柴胡、炒枳壳、香附、苏梗、佛手、陈皮、半夏各 10g,代赭石30g,焦六曲 15g,炒白芍 20g,炙甘草 3g。兼证加减:肝胃郁热者,加黄芩、山栀、蒲公英、左金丸;湿阻气滞者,加厚朴、砂仁、豆蔻、藿香、佩兰;中虚气滞者,加党参、白术、茯苓、黄芪;胃阴不足者,加沙参、生地、麦门冬、石斛、山药;兼见血瘀证者,加当归、延胡索、三七粉、五灵脂;呕吐较甚者,加姜竹茹、旋覆花。水煎服,1d1剂,分 2次服,4周为 1疗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13410)1g,3次 /d,餐后 1h嚼碎服,4周为 1疗程。

两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饥过饱,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煎炸之品,禁烟酒,保持性情平和。疗程结束后均进行胃镜复查。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均运用 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2]拟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改善,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改善,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活检组织病理证实胃镜所见。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 96.6%,对照组总有效率 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讨论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乃由十二指肠内容物长期过量反流入完整胃,其中胆汁酸、胰酶及形成的溶血卵磷脂等成分可造成黏膜损伤,破坏胃黏膜屏障,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黏膜炎症[3,4],且炎症程度与严重的胆汁反流密切相关。受损的胃黏膜更易遭受酸和胃蛋白酶的破坏,长期可形成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严重问题。西药多采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或)促消化道动力剂治疗。铝碳酸镁是第 3代抗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对胆汁返流性胃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胃痞”、“呕吐”等范畴,多因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逆乱,影响胆汁正常分泌与排泄,或脾胃升降功能失司,脾失升清,胃失通降,土壅木郁,胆汁不能随胃气下降,均可导致胆汁排泄失常,胆汁上犯而发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虽然本病多呈虚实兼夹,但肝胆之气失于疏泄、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胆汁上逆胃腑为其病机关键,无论食滞、热郁、湿阻、血瘀或气虚、阴虚等虚实之证总不离此基础病理,故以疏肝和胃、理气降逆为基本治法。方中柴胡、枳壳一升一降,合香附、苏梗、佛手、陈皮疏肝利胆、调畅气机、降逆止痛;半夏、代赭石和胃降胆;焦六曲助运消痞;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且能防止他药伤伐胃阴。全方共奏疏肝利胆、理气和胃、升清降浊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痛、利胆作用;香附可抑制胃肠痉挛,促进胆汁排泄,保肝利胆;甘草可促进胃黏液分泌,提高胃黏膜氨基己酸水平,增强胃黏膜—黏液屏障,防止胆汁的侵害;陈皮、枳壳可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运动,防止胆汁反流;半夏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胃内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5]。柴胡、枳壳合用明显增强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芍药、甘草又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幽门括约肌的张力,控制胆汁反流。方中诸药从不同角度控制胆汁反流,对胃肠道有多重调节作用,能改善胃动力和幽门功能,促进胃排空及肠道传输,促进炎症消退与损伤黏膜的修复。本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收到了理想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在本病的远期疗效和复发率方面未行深入研究,因此开展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研究,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1] GirelliCM,Cuvello P,Limido E, etal.Duodenogastricreflux:anupdate[J].AmJGastroenterol,1996,91:648-653.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7-2700.

[3] 李兆申 ,湛先保,许国铭.胃黏膜损伤与保护—基础与临床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47-548.

[4] 王兴鹏.现代胃肠病学高级进修教程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9.

[5] 张廷模.中药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53,176,140,67,170,229.

胆汁返流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剂 /治疗应用 @疏肝降逆汤

R57

A

1000-7369(2011)01-0018-02

(收稿 2010-07-19;修回 2010-08-11)

猜你喜欢
疏肝反流胆汁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